王育红
- 作品数:27 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清远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生物学更多>>
- 丁丙诺啡、异丙嗪与东莨菪碱联合使用对大鼠空间记忆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通过观察丁丙诺啡、东莨菪碱与异丙嗪三药联合使用(简称"1+1")对大鼠空间记忆的影响,探索这三种药物之间是否存在协同作用。方法:161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9组,分别采用丁丙诺啡、丁丙诺啡+东莨菪碱、丁丙诺啡+异丙嗪、丁丙诺啡+东莨菪碱+异丙嗪、东莨菪碱、异丙嗪、东莨菪碱+异丙嗪、吗啡、以及生理盐水等进行腹腔内注射10天,10天后开始进行Morrris水迷宫训练,连续4天,每天5次,然后隐去平台,测定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等指标。结果:单独使用丁丙诺啡、东莨菪碱及异丙嗪对大鼠空间记忆损害轻或者不明显,而丁丙诺非与东莨菪碱或异丙嗪合用则加重空间记忆损害,三者联合使用对空间记忆损害最大。结论:丁丙诺啡单独使用对大鼠空间记忆损害轻微,而与东莨菪碱及异丙嗪合用则可能产生协同作用而加重对记忆的损害。
- 黄劲松王育红周旭辉王全升张向慧郝伟
- 关键词:丁丙诺啡异丙嗪记忆MORRIS水迷宫
- 电针对条件线索诱导的大鼠觅药行为及相关脑区CRE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研究电针对大鼠海洛因觅药行为及成瘾相关脑区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影响。方法:用累进固定比率程序建立大鼠海洛因复吸模型,动物随机分为3组(n=8):捆绑组、留针组、电针组,用条件性线索引燃诱导大鼠海洛因觅药行为;运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CREB表达。结果:(1)与捆绑组相比,电针组(P<0.01)和留针组(P<0.05)第1h和2h有效鼻触数均明显降低。(2)与捆绑组相比,在扣带前皮质(ACd),电针组的CREB阳性细胞数有显著升高(P<0.01);与捆绑组、留针组相比,在伏隔核核区(NAc core),电针组的CREB阳性细胞数有显著升高(P<0.05)。在伏隔核壳区(NAc shell),与捆绑组相比,电针组的CREB阳性细胞数有大幅升高(P<0.01),与留针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在腹侧被盖区(VTA),与捆绑组相比,电针和留针两组的CREB阳性细胞数都有大幅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电针对线索诱导的大鼠海洛因觅药行为有明显抑制作用,可能与扣带前皮质、伏隔核核区、伏隔核壳区CREB的表达增强及腹侧被盖区抑制有关。
- 王育红甑利波刘义军黄劲松郝伟张富强周文华刘惠芬唐甩恩杨国栋
- 关键词:电针海洛因觅药行为CREB
- 低频电针足三里对酒依赖大鼠饮酒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研究低频电针(2Hz)足三里对酒依赖大鼠饮酒行为的影响。方法:共24只SD大鼠(酒依赖模型组18只,对照组6只)。采用6%(v/w)的酒精水溶液作为SD大鼠唯一的饮水来源共30天建立酒精躯体依赖模型,进一步将其分为戒断组、捆绑组、电针组各6只大鼠。分别对酒精依赖大鼠进行急性(电针一次)和慢性(电针六次)低频电针足三里处理,观察急慢性电针对大鼠饮酒量和酒精偏爱程度(酒精/水自由选择)的影响。结果:急性电针足三里处理大鼠饮酒量和酒精偏爱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2,15)=7.034,P=0.007;F(2,15)=4.810,P=0.024),电针组饮酒量和酒精偏爱较对照组(捆绑对照和非捆绑对照)均降低,其中三组饮酒量和酒精偏爱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4.2±0.4,9.6±0.9,8.0±0.7)及(4.3±0.2,7.5±0.7,7.8±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慢性电针足三里处理后大鼠饮酒量和酒精偏爱程度与对照组(捆绑对照和非捆绑对照)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低频电针足三里能抑制酒精依赖大鼠的饮酒行为。
- 王育红俞建良黄劲松郝伟张富强周文华谌红献周旭辉王绪轶刘义军刘惠芬唐甩恩杨国栋
- 关键词:成瘾行为酒依赖电针足三里穴饮酒行为动物试验
- 人类尼古丁成瘾行为相关岛叶皮质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3年
- 亚皮质系统在动机性寻药和强迫性觅药行为中起重要作用,是药物依赖研究热点。岛叶与边缘前脑交互投射,并接受丘脑及頂、枕、颞叶皮层投射;近年证实,岛叶在迫促性觅药和风险抉择中起关键作用,其毁损使人类尼古丁成瘾者彻底忘却吸烟,同时使苯丙胺依赖大鼠停止用苯丙胺,强烈提示岛叶在烟草"内感受性"和"线索诱导迫促性"及尼古丁"精神依赖"中的作用。
- 王育红郝伟
- 精神分裂症相关MTHFR基因研究现状被引量:2
- 2005年
- 石玉中王育红成爽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研究
- 精神分裂症糖代谢相关因子研究进展
- 2012年
-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出现的肥胖和糖代谢异常问题非常多见,特别是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用于临床治疗以来,该问题更加突出。然而,对该问题目前尚没有可靠的预测性指标,也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血糖、胰岛素、IGF-1、IGFBP-1、IGFBP-3、GH1等糖代谢相关因子业已证实与糖代谢综合征发生密切相关。
- 王育红成爽郝伟许明智贾福军谢玲银张智勇林永雄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胰岛素IGF-1IGFBP-1IGFBP-3
- 核心家系5-羟色胺2A受体T102C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关联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5-羟色胺2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56个先证者及其父母组成的核心家系进行检测并对5-HT2A基因分型,精神分裂症的5-HT2AT102C多态性运用传递不平衡(TDT)检验。结果Hardy-Weinberg平衡吻合度患者组2=1.147,P=0.563,父母组2=4.423,P=0.110;患者组和父母组整体比较发现,两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数(22.3%,64.3%,13.4%vs26.8%,58.9%,14.3%)差异无显著性(2=0.506,P=0.777;2=0.096,P=0.756);精神分裂症与5-HT2A受体基因无显著关联(TDT值为2=2.703,P>0.05)。结论本实验结果提示5-HT2A受体基因T102C在中国汉族人群中与精神分裂症无关联。
- 王育红石玉中赵国秋吕路线李文强郭素芹王义强娄百玉成爽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5-羟色胺2A受体基因多态性
- 单胺氧化酶A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河南地区汉族人群单胺氧化酶A(monoamine oxidase A,MAOA)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参照CCMD-3诊断标准,选取2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168名正常对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MAOA基因多态性,采用病例一对照的关联分析方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正常对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进行分析。结果(1)MAOA基因的基因型在患者组和对照组中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X^2=0.618,dr:2,P〉0、05;X^2=3.173,df=2,P〉0.05)。(2)MAOA基因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患者组与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按性别分组,男性患者组中CT基因型分布频率显著高于男性对照组(X^2=7.654,P=0.022)。(4)MAOA基因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家族史阴、阳性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没有发现MAOA基因多态性与汉族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有关联,但对性别发病有影响,基因型CT可能是男性精神分裂症发病的易感因素。
- 石玉中王从辉吕路线王育红张红星娄百玉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多态性
- 核心家系5-羟色胺2A受体T102C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英文)被引量:1
- 2006年
- 背景: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是世界各国重点研究课题,其遗传学尤其是分子遗传学研究近来较受瞩目,其中对相关候选功能基因的研究显示出较好的前景。目的:分析5-羟色胺2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观察,关联性分析。单位: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及中原油田总医院13分院。对象:患者组为2003-08/2004-04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先证者56例,父母组为患者组的健康双亲112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PCR-RFLP)对符合精神分裂症(CCMD-3)诊断标准的56个先证者及其父母组成的核心家系进行检测,并对5-羟色胺2A受体基因分型,精神分裂症的5-羟色胺2A受体T102C多态性运用传递不平衡(TD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5-羟色胺2A受体基因的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分布与H-W吻合度检验结果及5-羟色胺2A受体基因的分析结果。结果:56例患者及其父母112名全部采集到各项指标,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组与父母组的基因型频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4.423,P=0.110),等位基因分布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χ2=1.147,P=0.563),Hardy-Weinberg平衡吻合度良好。②在56个家系中,采用传递不平衡检验考察39个父亲或母亲为杂合子基因型的核心家系的传递不平衡性,显示精神分裂症与5-羟色胺2A受体基因无显著关联(χ2=2.703,P=0.10)。结论:5-羟色胺2A受体基因T102C在中国汉族人群中与精神分裂症无关联。
- 张荣石玉中王育红吕路线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受体基因
- 产后抑郁患者团体人际心理治疗效应研究被引量:15
- 2007年
- 目的探讨团体人际心理治疗(IPT)方案治疗产后抑郁(PPD)患者的效果。方法对23例确诊为产后抑郁患者,采用团体人际心理治疗。总治疗次数12次,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第6个月随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1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人际间问题问卷(IIP)和夫妻适应量表(DAS)评估。结果(1)23例患者治疗后抑郁均分显著低于治疗前(EPDS-10:t=5.10,P<0.001;HAMD-17:t=6.40,P<0.001;治疗前、后DAS和IIP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4例痊愈患者与9例未愈(部分缓解+无缓解)患者治疗前抑郁评分(EPDS-10和HAMD-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该两组患者治疗前IIP的社交回避、复仇2个子量表比较结果显示:痊愈患者较少回避社交(t=3.50,P<0.01)和较少复仇(t=2.80,P<0.01);(3)23例产后抑郁患者治疗后第6个月抑郁分显著低于治疗前评分(EPDS-10:F=24.30,P<0.001;q=6.44,P<0.01;HAMD-17:F=33.59,P<0.001;q=4.88,P<0.01)。上述时点IIP和DAS总分比较无显著性改变。结论团体人际心理治疗方案对产后抑郁有较好的治疗效应。
- 雷俊王育红谢日华张勇黄劲松何国平
- 关键词:产后抑郁团体人际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