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仲荣
- 作品数:11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甘肃社会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转型期民族地区社会矛盾的系统形态研究——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藏区为例被引量:1
- 2011年
- 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系统,考察了转型期甘南州的社会矛盾,分析了现阶段甘南州"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具体矛盾"三层次社会矛盾的生成诱因和矛盾性质;从加强执政党能力建设、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优化社会发展机制、提高多元文化整合能力等方面,探索了通过建立多元治理化解社会矛盾的新型机制。
- 马仲荣
- 关键词:社会转型
- 转型期藏区社会矛盾及其治理研究——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被引量:7
- 2011年
- 文章分析了现阶段甘南藏族自治州社会矛盾的表现及各种矛盾的生成诱因;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慎重稳进"地推进政府体制改革、建立社会利益共享机制、建设多元文化整合能力等方面探索了建立化解甘南州社会矛盾的多元治理与调处机制。
- 马仲荣
- 关键词:社会转型社会矛盾调处
- 民国时期西道堂在青海的发展及其结构特征被引量:1
- 2016年
- 民国时期,西道堂在青海获得很大发展,不仅表现在宗教上,也在经济、社会活动等方面产生较大影响。尤其重视与外界的交往,如与"青马"的联系,如与蒙藏地区群众的交往等,扩大了自身影响。
- 马仲荣
- 关键词:隐形结构商业贸易社会活动
- 转型期民族地区法制建设调整目标取向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 2015年
- 综合考察当前甘南州法制环境,分析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特殊性,以转型期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在构建"一元法律秩序"的前提下,有选择地尊重民族地区传统法价值中的积极因素,这是转型期民族地区法制建设调整的目标取向。
- 高君智马仲荣
- 关键词:社会转型法制建设
- 甘肃伊斯兰教界人士积极作用发挥的实践及其建议
- 2016年
- 甘肃省是全国伊斯兰教工作重点省份之一。当前,全省穆斯林群众183.4万,占全省总信教人口(351万)的52%;登记的清真寺4570座、拱北196处、道堂7处;伊协组织55个;伊斯兰教教职人员7978人,其中4733人担任主要教职,418人在各级人大、政协中担任代表、委员。
- 马仲荣
- 关键词:伊斯兰教教职人员穆斯林清真寺信教
- 伊斯兰教本土化视域下的西道堂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西道堂是中国伊斯兰教本土化的一个典型案例,它既是时事的产物,也是回族在伊斯兰教本土化的过程中自觉探索的结果。本文在综述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伊斯兰教本土化为视角,对西道堂产生的历史背景、西道堂的称谓及其意义、马启西的思想渊源等问题做了考察。
- 马仲荣
- 关键词:本土化马启西
- 转型期民族地区政策调整目标取向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 2011年
- 作为社会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的性质、内容会随着社会问题的变化而变化。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面临着一定的考验,民族政策的调整既是当前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发展型"民族政策的必然要求。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对其出现的社会矛盾和民族关系的现实表现、相互作用进行调研分析,可以对调整转型期中国民族政策的目标取向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 马仲荣
-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民族政策
- 社会转型期的甘肃藏区社会矛盾与民族关系相互作用问题研究
- 随着民族地区社会转型速度加快,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对不同地区发展规划的次序安排、甘肃省在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发展统筹规划,以及甘南州在社会转型中的原点结构,甘南地区社会矛盾系统构成在我国宏观社会矛盾系统中表现出自身的一系列特征...
- 马仲荣
- 关键词:社会转型社会矛盾民族关系相互作用
- 文献传递
- 社会转型期的甘肃藏区社会矛盾与民族关系相互作用问题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 随着民族地区社会转型速度加快,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对不同地区发展规划的次序安排、甘肃省在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发展统筹规划,以及甘南州在社会转型中的原点结构,甘南地区社会矛盾系统构成在我国宏观社会矛盾系统中表现出自身的一系列特征...
- 马仲荣
- 关键词:民族关系社会矛盾相互作用社会转型期
- 论西道堂处理民族关系的思想渊源及实践路径被引量:2
- 2012年
- 西道堂关于民族关系的思想既是时事的产物,也是在融汇贯通伊斯兰教人际关系和民族关系思想、儒家大同思想、明清以来回族知识分子伊斯兰文化—儒家文化同一观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时代特征和文化特点的思想。系统研究西道堂关于民族关系的思想及其实践对宗教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 马仲荣
- 关键词:伊斯兰教民族关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