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洪波

作品数:22 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农药
  • 4篇杀菌剂
  • 4篇金线莲
  • 3篇杨梅
  • 3篇病菌
  • 2篇蛋白
  • 2篇多糖
  • 2篇枝叶
  • 2篇植物源
  • 2篇植物源农药
  • 2篇质谱联用
  • 2篇色谱
  • 2篇松墨天牛
  • 2篇炭疽
  • 2篇炭疽病
  • 2篇炭疽病菌
  • 2篇天牛
  • 2篇苹果
  • 2篇苹果腐烂病
  • 2篇苹果腐烂病菌

机构

  • 2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安徽飞天农用...

作者

  • 21篇刘洪波
  • 6篇陈安良
  • 5篇毛胜凤
  • 5篇马良进
  • 5篇张立钦
  • 4篇邵清松
  • 4篇马建义
  • 3篇胡加付
  • 3篇童森淼
  • 3篇王勇军
  • 3篇林海萍
  • 3篇杨萍
  • 2篇张昕
  • 2篇张绍勇
  • 2篇赵晓芳
  • 1篇喻卫武
  • 1篇杨潮锋
  • 1篇潘佳佳
  • 1篇胡润淮
  • 1篇徐川梅

传媒

  • 3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中草药
  • 1篇农药
  • 1篇浙江林业科技
  • 1篇核农学报
  • 1篇高校实验室工...
  • 1篇实验室科学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竹子学报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种生物质醋液的除草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农林废物资源化利用于新生物农药。[方法]通过气质联用(GC-MS)分析了3种生物质醋液的成分,用不同有效含量的醋液对4种杂草防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醋液均以乙酸为主要成分、质量分数大小为竹醋液56.7%>木醋液37.0%>秸秆醋液14.2%;除草效果试验表明药后7、14 d,有效含量10.8%竹醋液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均表现最佳,对牛筋草、小飞蓬、狗尾草和龙葵株防效分别为74.6%~93.4%和83.7%~92.4%,鲜重防效为85.9%~89.9%,大小为竹醋液>草铵膦>木醋液>秸秆醋液。
孙付超袁静刘洪波刘庆梅艳艳崔桂侠马建义陈杰
关键词:生物农药除草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浊点萃取反萃取-气质联用测定金线莲中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被引量:18
2014年
建立浊点萃取反萃取-气质联用测定金线莲中甲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选用聚乙二醇6000作为浊点萃取的提取剂、异辛烷为反萃取剂,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检测,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表明,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15~2 000μg·kg-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55~0.999,加标回收率85.12%~101.6%,RSD 3.1%~8.4%,检出限0.63~3.10μg·kg-1,定量限2.10~10.31μg·kg-1。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应用于金线莲中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
刘洪波赵晓芳石贵英邵清松李明焱
关键词:金线莲浊点萃取反萃取气质联用菊酯类农药
一种能抑制生物体内皮细胞分化的喜树碱制剂及用途
一种能抑制生物体内皮细胞分化的喜树碱制剂及用途,属于植物源农药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含有0.5-2.3%喜树碱提取物干粉,1.2-5.3%无机碱,82-97%溶剂,0.7-2.1%增效剂,1-5%稳定剂。上述一种能抑制生物...
张立钦童森淼陈安良胡加付马建义王勇军毛胜凤刘洪波张绍勇
杨梅枝叶提取物杀菌剂及其生产方法
杨梅枝叶提取物杀菌剂及其生产方法,包括下列工序:干燥与粉碎、回流溶解、离心分离得提取液、真空浓缩得提取物,再用30-80重量份的提取物、20~50重量份(下同)溶剂、10~20份农药助剂配制成杀菌剂乳油或用20~40份提...
陈安良张立饮刘洪波马良进张昕史东辉
气质联用测定杭白菊等3种中药中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被引量:29
2015年
采用浊点萃取反萃取样品前处理方法,建立气质联用测定杭白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和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中甲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等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选用聚乙二醇6000作为浊点萃取的提取剂,异辛烷为反萃取剂,HP-5MS色谱柱为分析柱,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检测,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表明: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15.00~2 000.00μg·kg-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55~0.999,检出限为0.63~3.10μg·kg-1,定量限为2.10~10.31μg·kg-1。3种中药的加标回收率为71.22%~91.0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20%~8.20%。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应用于杭白菊、白术、山茱萸中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
刘洪波
关键词:杭白菊白术山茱萸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杨梅枝叶提取物杀菌剂及其生产方法
杨梅枝叶提取物杀菌剂及其生产方法,包括下列工序:干燥与粉碎、回流溶解、离心分离得提取液、真空浓缩得提取物,再用30-80重量份的提取物、20~50重量份(下同)溶剂、10~20份农药助剂配制成杀菌剂乳油或用20~40份提...
陈安良张立饮刘洪波马良进张昕史东辉
高校实验室智能化建设与管理被引量:6
2017年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教学实践场所,是开展重大科技研究的重要基地。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进入到智能化时代。充分发挥楼宇自控系统、安防联动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互联网平台等软硬件技术资源在实验室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构建了实验室信息高度共享、动态实时监管、高效安全可控的智能化模式,实现了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和网络化。
杨萍杨潮锋刘洪波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智能化互联网
金线莲茎腐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5种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被引量:12
2014年
采用十字交叉法和血球计数板法分别测定不同培养温度、pH和光照条件对金线莲茎腐病菌菌丝生长状况和产孢量的影响;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5种杀菌剂对金线莲茎腐病菌的抑制作用,为金线莲茎腐病的防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该病菌菌丝生长、产孢的最适温度都为28℃,最适生长的pH为6~7,且光暗交替可促进菌落的生长和产孢。在5种杀菌剂中,戊唑醇乳油的EC50为10.02mg·L-1,为多菌灵的92.50倍;其次是腈菌唑和福星乳油,EC50分别为91.23,96.68mg·L-1。戊唑醇乳油对金线莲茎腐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防治效果较好。
邵清松刘洪波赵晓芳胡润淮李明焱
关键词:金线莲茎腐病菌生物学特性杀菌剂毒力测定
4种竹种竹叶挥发油四季主要成分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为了对竹叶进行有效利用,提高竹子的附加值,采用同时水蒸气蒸馏萃取法提取春、夏、秋、冬4个季节石竹、毛竹、雷竹和高节竹的竹叶挥发油,用GC-MS对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并对含量>5%的物质成分进行统计,测得石竹春、夏、秋、冬4个季节含量>5%的物质有5、5、3、6种,分别占精油总量的51.261%、61.784%、34.304%、59.580%;毛竹春、夏、秋、冬4个季节含量>5%的物质有5、7、7、5种,分别占精油总量的43.753%、61.319%、67.437%、65.114%;雷竹春、夏、秋、冬4个季节含量>5%的物质有5、7、5、6种,分别占精油总量的54.668%、64.814%、46.556%、62.312%;高节竹春、夏、秋、冬4个季节含量>5%的物质有5、5、5、5种,分别占精油总量的44.480%、63.500%、52.643%、75.366%。含量>5%的物质种类主要有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蒎烷、十六酸、亚麻酸、叶绿醇、2,3-二氢苯并呋喃、异植物醇、十二酸等。结果显示:不同竹种、不同季节,竹叶挥发油成分种类及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罕柯孜.艾依提刘洪波杨萍
关键词:竹叶精油GC-MS
不同季节毛竹竹叶挥发油成分与抑菌效果比较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为了对毛竹资源进行更深入的开发利用,试验以毛竹为研究材料,用同时水蒸气蒸馏萃取法提取不同季节毛竹叶片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其化学组分。同时,选取植物病原菌玉米大斑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为供试菌,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比较各季节挥发油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毛竹竹叶挥发油的提取率春季时最高,为0.418%,秋季时最低,为0.190%,夏冬季分别为0.392%、0.306%;挥发油的成分主要以醇类、酸类、烷烃类、酚类、酮类等为主,不同季节竹叶挥发油中相同化合物数约占总化合物的1/3,但具体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冬季竹叶挥发油对3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相对较好,夏季的相对较差。本研究为毛竹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杨萍刘洪波潘佳佳陈东明
关键词:毛竹挥发油竹叶化学组分抑菌活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