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素娟 作品数:9 被引量:127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盐湖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生物学 更多>>
河套盆地西缘山前低台地沉积特征对“吉兰泰-河套”古湖消退过程及其控制因素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17 2013年 河套盆地西缘与北缘发育一系列山前台地,台地沉积物记录了盆地环境变化。高台地沉积物记录了"吉兰泰—河套"古大湖形成过程,而低台地记录了古大湖的消退过程。盆地东部与西部低台地沉积特征不同,东部低台地由全新世冲洪积物组成,西部狼山山前低台地由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14 C年龄(15 260±60)a cal BP与(9 810±40)a cal BP)湖相沉积组成。低台地沉积特征及测年结果表明,1.5万年至1.0万年前后,河套盆地东部湖泊消失,而西部仍发育湖泊,古湖经历了自东向西的退却过程。古湖消退受盆地周缘断裂活动的差异性控制,1.5万年至1.0万年前后,盆地周缘断裂活动性总体上东强西弱,东部大青山山前断裂活动速率较高,大量碎屑物质进入盆地,呼和坳陷湖泊萎缩甚至消失,西部狼山山前断裂活动速率较低,进入盆地碎屑物质较少,临河坳陷大部分地区发育湖泊。 公王斌 胡健民 李振宏 吴素娟 刘洋 阎纪元关键词:河套盆地 湖相沉积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赵老峪剖面奥陶系凝灰岩锆石SHRIMP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8 2014年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奥陶系赵老峪组的时代一直是依据古生物化石组合确定的,但基于笔石带其时代为晚奥陶世,而依据牙形石组合则为中奥陶世或者中奥陶世晚期,存在明显的差异,缺少高质量同位素年龄的约束。本文选择富平赵老峪剖面赵老峪组凝灰岩夹层进行精确的SHRIMP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了453.2±6.9 Ma年龄结果,将此前认为的中、晚奥陶世沉积严格地确定为晚奥陶世。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讨论,认为鄂尔多斯南缘上奥陶统凝灰岩层的形成与古秦岭洋壳向北的俯冲有关,可能记录了与这个过程伴生的火山喷发事件。该同位素年龄表明这里的奥陶纪地层在华北克拉通是最年轻的,故它不仅准确地确定了地层的形成时代,而且对华北克拉通早古生代地质演化史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吴素娟 李振宏 胡健民 公王斌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晚奥陶世 锆石SHRIMP U-PB测年 桌子山地区奥陶系乌拉力克组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物源的制约 被引量:15 2016年 子山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段,保留相对完整的奥陶统地层。本文通过对该地区中-上奥陶统乌拉力克组16件碎屑岩样品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对碎屑岩的源区特征和形成构造环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拉力克组碎屑岩主要为成熟度较低的岩屑砂屑岩,SiO2 为 62.74%~85.47% , K2O/Na2O比值为2.2~12.9,tFe2O3+MgO值为2.6%~7.21%。稀土元素标准化配分曲线呈现轻稀土富集、 重稀土平坦和 Eu、 Ce 负异常特征。砂岩风化蚀变指数(CIA)为 66~75,反映温暖、湿润条件下中等的化学风化程度。Zr /Sc 和 Th /Sc 比值共同表明乌拉力克组的碎屑组成不具备“沉积再旋回” 的特征。砂岩物源区组成判别图研究表明,乌拉力克组碎屑岩的物源区主要出露长英质沉积岩。砂岩形成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及特征指数分析表明,乌拉力克主要形成于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相关沉积盆地,具有多物源的特征。 吴素娟 张永生 邢恩袁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构造环境 陕北奥陶纪盐盆海相钾盐调查新进展 张永生 郑绵平 邢恩袁 桂宝玲 王振涛 樊馥 吴素娟 施立志 张震 孔凡晶 王卓卓 苏奎 于冬冬 赵海彤 商雯君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马家沟期岩相古地理演化与成钾意义 被引量:32 2015年 本次研究主要依据龙探1井、镇钾1井等8口基干井,通过岩心观察、测井解释、镜下薄片鉴定、沉积微相分析,结合区域构造资料并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对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沉积相进行了识别和划分,编制或修编了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一期至马家沟六期各时期的岩相古地理图。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主要发育碳酸盐岩台地相,包含开阔台地和局限蒸发台地两种亚相,与成盐成钾密切相关的局限蒸发台地可进一步划分为云坪、盐湖、膏湖、淡化泻湖等微相;平面上,马家沟组一段—六段主要发育陆(隆)、云坪、盐湖、膏湖、开阔台地及浅滩6个古地理单元,每个古地理单元在各段的分布情况有所不同。在半封闭的构造格局、华北古陆表海为主的预备卤水补给方式和奥陶纪极端干旱的古气候条件共同作用下,使有利成钾区最终定位在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盐坳绥德地区。 张永生 邢恩袁 王卓卓 郑绵平 施立志 苏奎 桂宝玲 吴素娟 蒋苏扬 朱常伟关键词:奥陶纪 马家沟组 岩相古地理 鄂尔多斯盆地变质基底中碎屑锆石的LA-ICP-MS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2 2015年 根据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钻孔的资料显示,鄂尔多斯盆地基底主要由一套变质沉积岩组成,对其中的二云母斜长片麻岩和矽线石片麻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两件样品单颗粒碎屑锆石共获得96个具有地质意义的年龄资料。二云母斜长片麻岩的部分锆石显示清晰的韵律环带,具有岩浆锆石的特征,其获得的207Pb/206Pb年龄介于1898.2-2047.2Ma之间,综合前人的研究数据,显示鄂尔多斯盆地基底东北部在古元古代2.0-2.1Ga左右曾有岩浆活动。二云母斜长片麻岩的部分锆石和矽线石片麻岩的锆石具有变质锆石特征,获得的变质锆石年龄数据支持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在古元古代发生过两期变质作用,早期的变质作用峰值年龄约为1.83Ga,代表着东部陆块和西部陆块碰撞拼合这期构造事件;晚期变质作用发生在约1.78Ga,可能记录了这一阶段的拉张抬升事件。 吴素娟 张永生 邢恩袁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基底变质岩 锆石U-PB定年 古元古代 阿拉善地块东北缘变质变形研究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巴彦乌拉山-狼山断裂带是阿拉善地块东北缘北东走向的一条大型断裂带,延伸长度约为500公里。长期的研究表明这条断裂带经历了长期、复杂的的演化历史,也是记录阿拉善地块东北缘和华北克拉通地球动力学演变的重要地点。该断裂带的前寒... 吴素娟关键词:韧性剪切 变质基底 U-PB年龄 文献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奥陶纪凝灰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7 2017年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段奥陶纪剖面中出露有火山凝灰岩夹层,它们是火山喷发的凝灰物质沉积的产物,其研究对于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年代地层格架的厘定和构造背景的确定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了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段乌海地区哈图克沟剖面乌拉力克组顶部火山凝灰岩的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特征。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454.9±3.4Ma,SHRIMP U-Pb年龄为456.4±4.2Ma,结合古生物地层学,将乌拉力克组的沉积时代厘定为中奥陶世达瑞威尔阶晚期—晚奥陶世桑比阶。锆石原位微区Hf同位素εHf(t)=+4.02^+10.98,n(176Hf)/n(177Hf)值变化范围为0.282 619~0.282 963之间,二阶段模式年龄变化范围为729~1178Ma。根据凝灰岩与研究区周缘造山带的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特征对比判断火山凝灰岩物质应主要来自于其西南方向的北祁连造山带和/或北秦岭造山带。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和南缘广泛分布的火山凝灰岩具有一致的就位时间和物源,表明盆地西缘和南缘都受到了中—晚奥陶世北祁连和/或北秦岭洋壳俯冲引起的火山弧喷发的影响。 吴素娟 张永生 邢恩袁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纪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内蒙古狼山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时间及意义 被引量:15 2017年 华北克拉通北缘渣尔泰-白云鄂博-化德元古宙裂谷带,是一条重要的成矿带,发育一系列大型、超大型矿床。裂谷带自西向东分别沉积了中元古代渣尔泰群、白云鄂博群和化德群。最近的研究表明,分布在狼山地区的渣尔泰群中火山岩夹层锆石U-Pb年龄及碎屑锆石年龄将其时代限定为新元古代,而渣尔泰山一带的渣尔泰群碎屑锆石年龄最小峰值大于1 700 Ma,二者很可能不是同一套地层。前者被从原渣尔泰群中解体出来,称为狼山群。但由于狼山群与渣尔泰群岩石组合的相似性,以及地层展布在区域走向上相连,特别是它们都是华北北缘重要的含矿层,矿化特征也具相似性,导致目前为止这两套地层的叠置关系还不清楚,这对于认识华北北缘中新元古代裂谷发育特征和演化,以及对认识相关矿化规律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和难度。本文对发育于狼山地区平行山体走向的韧性剪切变形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狼山韧性剪切带内变形岩石糜棱面理走向NE-SW,向NW或SE陡倾,矿物拉伸线理向SW或NE缓倾,野外及显微运动学标志显示为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剪切带内两个糜棱岩化云母石英片岩样品中变形白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356.7±2.5)Ma和(379±4.7)Ma,表明剪切带形成于晚泥盆世。狼山韧性剪切带很可能是古亚洲洋闭合过程中导致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发生相对滑动所形成的。该剪切带晚泥盆世的左行走滑导致新元古代狼山群和中元古代渣尔泰群叠置到一起。因此,在渣尔泰山北侧和狼山南部及阿拉善块体北缘的覆盖层之下,很可能分别存在隐伏的新元古代成矿带和中元古代成矿带。 公王斌 胡健民 吴素娟 刘洋 赵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