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蕊

作品数:62 被引量:25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49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消化酶
  • 12篇尖吻鲈
  • 11篇金枪鱼
  • 9篇幼鱼
  • 9篇免疫
  • 8篇形态性状
  • 8篇性状
  • 8篇体质量
  • 7篇免疫酶
  • 7篇骨骼
  • 7篇方斑东风螺
  • 6篇养殖
  • 6篇稚鱼
  • 5篇氧化酶
  • 5篇通径
  • 5篇通径分析
  • 5篇消化酶活性
  • 5篇小头
  • 5篇陆基
  • 5篇酶活性

机构

  • 59篇中国水产科学...
  • 28篇三亚热带水产...
  • 10篇三沙美济渔业...
  • 7篇天津农学院
  • 7篇上海海洋大学
  • 4篇海南大学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海南热带海洋...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教育部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仲恺农业工程...

作者

  • 61篇杨蕊
  • 45篇马振华
  • 29篇胡静
  • 26篇于刚
  • 19篇赵旺
  • 17篇杨其彬
  • 14篇陈旭
  • 8篇吴开畅
  • 5篇温为庚
  • 5篇王江勇
  • 4篇姜敬哲
  • 4篇谭春明
  • 3篇吴洽儿
  • 3篇严俊贤
  • 2篇顾志峰
  • 2篇刘广锋
  • 2篇王雨
  • 2篇叶乐
  • 2篇郑兴
  • 2篇陈明强

传媒

  • 11篇南方水产科学
  • 8篇南方农业学报
  • 5篇海洋科学
  • 5篇水产科学
  • 4篇天津农学院学...
  • 3篇水产科技情报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海洋渔业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科学养鱼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饲料工业
  • 1篇海洋学报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水产学杂志
  • 1篇中国渔业质量...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6篇2022
  • 11篇2021
  • 10篇2020
  • 8篇2019
  • 9篇2018
  • 8篇2017
  • 4篇2013
  • 1篇2012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体中轴骨骼特性分析
2021年
文章采用X光射线法结合生物生态消化法,对高体(Seriola dumerili)个体中轴骨骼进行了消化、拍照及描述性统计。研究发现高体中轴骨骼包括头骨和脊柱,头骨分为脑颅和咽颅两部分,脑颅分为筛区、眼区、耳区、枕区4区及围眶骨系,咽颅分为颌弓、舌弓、鳃弓3区及鳃盖骨系;高体躯干支撑结构为脊柱,脊柱由前后连接的椎骨组成,每节椎骨均由形态不同的椎体、髓棘、髓弓组成,部分椎骨分化出椎体横突、肋骨、脉弓和脉棘。结果表明,高体头部主要骨骼约为128块,其中脑颅(包括围眶骨系) 39块,咽颅(包括鳃盖骨系) 89块;包括尾杆骨在内,高体脊柱椎骨数目为24,脊柱共有髓棘、髓弓23枚,脉棘14枚、脉弓15枚,椎体横突10对,无背肋,腹肋9对。
胡静周胜杰杨蕊杨蕊吴林玉马振华
关键词:X射线
3月龄斜带石斑鱼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为明确斜带石斑鱼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互关系,对3月龄斜带石斑鱼体质量、头长、躯干长、体长、全长、体高、体宽、眼间距、眼径、吻长、尾柄高、尾柄长等12个性状的测量数据进行多元分析。结果显示,斜带石斑鱼各形态性状间的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体长、体高、体宽和眼间距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达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体长的直接作用最大,体高、体宽和眼间距主要通过体长间接影响体质量,这4个性状对体质量的共同决定系数之和为0.954。可见,体长、体高、体宽和眼间距是影响3月龄斜带石斑鱼体质量的主要性状。
赵旺严俊贤马振华于刚杨蕊王理
关键词:斜带石斑鱼形态性状体质量
温度胁迫下卵形鲳鲹仔鱼骨骼组织病理及分子表征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究不同养殖水温对卵形鲳鲹仔鱼骨骼组织病理和分子表征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鱼类骨骼发育的分子机理和骨骼畸形发生可能的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技术对分别在24、28和32℃水温下养殖一周后的卵形鲳鲹仔鱼头部和脊柱的骨骼组织进行观察,并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探究不同温度处理下骨骼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随着水温的升高,卵形鲳鲹仔鱼头部软骨的细胞增大,软骨基质增多;高温下更多仔鱼的脊索向脊柱转变,软骨组织增多增大。头部骨骼中BMP2、BMP4、RUNX2、MMP9、MMP13和OCN的原位杂交信号均随水温的升高而有所增强;而在脊柱中,BMP2和BMP4的原位杂交信号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强,RUNX2、MMP9和OCN在不同处理组之间的差异不明显,MMP13的信号则先增强后减弱。【结论】水温的升高会影响一系列骨骼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卵形鲳鲹仔鱼头部骨骼的发育,在促进脊柱软骨组织增殖肥大的同时抑制脊柱的矿化。
韩明洋周胜杰杨蕊胡静胡静
关键词:卵形鲳鲹温度胁迫骨骼发育HE染色
一种方斑东风螺与玉足海参、江蓠工厂化混养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斑东风螺与玉足海参、江蓠工厂化混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养殖前养殖用水与底沙活化;(2)方斑东风螺苗种放养与投喂;(3)环境控制。该方法为生态养殖方法,其在陆基工厂化养殖条件下以东风螺养殖为主,混...
赵旺吴开畅于刚王江勇叶乐杨蕊
文献传递
黄鳍金枪鱼体质量与消化酶和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为积累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幼鱼陆基循环水养殖基础数据,测定了不同体质量的黄鳍金枪鱼幼鱼血清、肌肉、肝脏、胃、肠道等组织的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等活性。结果显示,ACP活性在各组织中由高至低为肠道>肌肉>肝脏>血清,AKP活性则为肠道>肝脏>肌肉>血清。随着体质量的增加,ACP活性在肌肉、肠道和肝脏组织中差异较小,而AKP活性在肝脏中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且相邻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在肠道、肌肉中呈波动性变化;黄鳍金枪鱼幼鱼消化酶活性整体稳定,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仅在体质量达1000 g时肠道胰蛋白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随后小范围浮动,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ACP和AKP活性在黄鳍金枪鱼幼鱼组织中较高且稳定,这种稳定的高活性模式可保证机体对磷(P)高效分解、吸收、再利用,提供对外源物的持续免疫力;黄鳍金枪鱼在养殖期间营养需求稳定,且蛋白质需求旺盛。
周胜杰杨蕊于刚马振华
关键词:黄鳍金枪鱼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消化酶
鲍肌肉萎缩症病毒(AbSV)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杂色鲍是一种重要的养殖海产品,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沿海.然而,自1999年以来,持续暴发的传染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我国鲍养殖业的发展.一种新型的双链DNA病毒——鲍肌肉萎缩症病毒(AbSV)被证明是一个主要的病原体.继巢氏PC...
杨蕊姜敬哲王江勇
关键词:九孔鲍环介导等温扩增
杂色鲍低温病毒病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杂色鲍是一种重要的养殖鲍品种,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沿海。但是近年来,鲍的病害频发,尤其是1999年以来暴发的鲍低温病毒病严重影响了鲍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首先对鲍低温病毒病的发现及其相关病原的鉴定进行综述,重点讨论了其主要病原——鲍肌肉萎缩症病毒(AbSV)的基因组及其与血蓝蛋白的关系,并介绍了最新建立起来的两种AbSV的快速检测方法。对10多年来鲍低温病毒病的研究进行系统总结,并提出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科学问题,为日后病毒形态及其与血蓝蛋白关系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杨蕊姜敬哲王江勇赵旺
关键词:杂色鲍
氨氮胁迫对方斑东风螺溶菌酶及3种常见消化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10
2019年
为揭示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应对氨氮(NH4-N)急性胁迫时的生理变化,分别于不同NH4-N浓度和时间下测定其体内溶菌酶及3种消化酶的活力。结果表明,实验剂量和实验时间均显著影响这4种酶的活力(P<0.05)。与对照组比较,方斑东风螺经NH4-N胁迫后:1)溶菌酶活力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总体呈现"抑制–诱导"趋势;2)低质量浓度NH4-N (22 mg·L^–1)对胃蛋白酶活力随时间的延长表现出"诱导–抑制"趋势,而其他质量浓度总体表现为"抑制–诱导"趋势;3)脂肪酶活力随着NH4-N处理时间的延长,总体上呈现抑制作用或与对照组呈相似水平;4) NH4-N处理时间显著影响方斑东风螺淀粉酶的活力,但各处理组的淀粉酶活力相比对照组在处理时间较短的情况下并无太大的诱导或抑制作用。综上,水体中的NH4-N会影响方斑东风螺这4种消化酶的活力。
谭春明赵旺赵旺吴开畅于刚温为庚吴开畅张玥
关键词:方斑东风螺氨氮胁迫消化酶酶活力
尖吻鲈仔、稚鱼异速生长研究被引量:11
2018年
以16日龄尖吻鲈(Lates calarifer)为仔、稚鱼发育的区分节点,采用Auto CAD 2014软件对尖吻鲈(孵化后1~36 d)关键器官进行测量和分析。研究发现,在尖吻鲈仔、稚鱼的感觉、呼吸、摄食和游泳等重要器官分化的过程中,均表现出异速生长现象。头部器官中,吻长、口宽在仔、稚鱼期表现出生长速率不同的正异速生长;眼径在仔鱼期为等速生长,稚鱼期转化为负异速生长;仔鱼期的头高为正异速生长,稚鱼期转为负异速生长。在躯干部分器官中,头长在仔、稚鱼阶段均为快速生长,体高及躯干长为等速生长。游泳器官中,仔鱼期,尖吻鲈胸鳍保持等速生长,稚鱼期转为正异速生长;尾鳍在仔鱼期为负异速生长,稚鱼期转化为等速生长,而稚鱼期起始分化的背鳍、臀鳍、腹鳍为快速生长。
刘亚娟程大川周胜杰马振华胡静胡静
关键词:尖吻鲈异速生长早期发育
尖吻鲈幼鱼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影响的通径分析及生长曲线拟合被引量:25
2017年
【目的】探明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幼鱼形态性状对其体质量的影响程度,为尖吻鲈优良形态性状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分别测量4月龄尖吻鲈的体质量(Y)和25个(X_1~X_(25))形态性状,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找出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并结合逐步回归分析建立4月龄尖吻鲈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回归方程,筛选出最优拟合曲线模型。【结果】4月龄尖吻鲈体质量与各形态性状间均呈正相关,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发现吻至第2背鳍终点的距离(X_(12))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0.589),其次为全长(X_4),而吻至第1背鳍起点的距离(X_(11))主要通过X_4、体高(X_5)、体宽(X_6)和X_(12)间接影响体质量;决定系数分析结果显示,这5个性状对体质量的共同决定系数之和为0.982,说明体质量主要受这些性状的影响;经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4月龄尖吻鲈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多元回归方程:Y=-148.455+0.506X_4+1.382X_5+2.268X_6-0.064X_(11)+0.342X_(12)。将回归方程中的X_4、X_5、X_6、X_(11)和X_(12)等5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分别进行模型拟合,最优拟合模型均为幂函数模型,分别为Y=1.18E-05X_4^(3.011)、Y=0.001X_5^(2.851)、Y=0.033X_6^(2.501)、Y=0.001X_(11)^(2.636)和Y=0.001X_(12)^(2.799)。【结论】对4月龄尖吻鲈进行以体质量为主目标亲本选育时,应以吻至第2背鳍终点的距离(X_(12))为主要选择性状,全长(X_4)、体高(X_5)、体宽(X_6)和吻至第1背鳍起点的距离(X_(11))为辅助选择性状。
赵旺胡静胡静于刚马振华王理
关键词:尖吻鲈形态性状体质量通径分析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