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斌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中文系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乡村
  • 2篇乡土
  • 2篇小说
  • 2篇城市
  • 1篇道德
  • 1篇叙事
  • 1篇生存伦理
  • 1篇农村
  • 1篇农村包围城市
  • 1篇农村城镇化
  • 1篇奴隶
  • 1篇女人
  • 1篇权力叙事
  • 1篇族长
  • 1篇作家
  • 1篇魅惑
  • 1篇乡村文化
  • 1篇乡土社会
  • 1篇乡土作家
  • 1篇祥林嫂

机构

  • 7篇安徽大学

作者

  • 7篇赵斌

传媒

  • 2篇湖南城市学院...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电影评介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小学德育
  • 1篇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

  • 5篇2011
  • 2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两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女人——论祥林嫂与田晓娥形象的异同
2010年
祥林嫂和田晓娥是两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女人。不过祥林嫂是从自我救赎者、本能反抗者走向灵魂拷问者的身份认同,而田晓娥是从自我救赎者、本能反抗者走向本能复仇者的身份认同。
赵斌
关键词:祥林嫂
传统伦理道德的完美范型——论金庸小说中郭靖形象被引量:3
2011年
《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是金庸先生的代表作,其中小说人物郭靖得到广大阅读者的喜爱,学界对其研究不少,其中的争议也颇多。在这两部小说中,金庸没有像其他武侠小说家那样宣扬尚武精神,而是从人性、伦理道德的角度来考察人物的人格理想、精神在人生遭际中的嬗变和完善。细读文本,会发现在人物郭靖身上有很深的"孝"与"义"的传统伦理胎记,且随着故事的不断深入,孝与义在人物内心也有纠结和嬗变。
赵斌
生存伦理挤压下的乡村权力叙事——20世纪90年代小说中两类“乡村代言人”形象
2010年
20世纪90年代小说中的族长、村长两类"乡村代言人"形象,虽然指称符号不同,人物活动的历史舞台也不同,但两类形象从总体上看是共性大于个性。一方面,他们都经受着生存伦理的考验;另一方面,无不在乡村的土地上建立起自己的"权力王国"。既进行着地缘性、血缘性乡村权力叙事;也进行着颠覆性、计谋性乡村权力叙事和贪欲性、情欲性乡村权力叙事。
赵斌
关键词:族长村长权力叙事
从“农村包围城市”到“农村城镇化”——论乡村、城市文化在乡土作家内心深处的纠结与嬗变被引量:1
2011年
纵观现当代文学,乡土作家的内心深处自始至终都被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纠结着,而且乡土作家对两种文化还要忍痛作出选择。由于这种选择受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宰制和牵引,其选择从整个历程上看是从"农村包围城市"到"农村城镇化"的演进过程。
赵斌
关键词:乡土作家乡村文化城市文化
赵本夫《即将消失的村庄》中城市魅惑下的“乡土坍塌”被引量:2
2011年
赵本夫的文学创作深受乡土文化的影响,通过分析现实家园的失陷、村民价值观的裂变和乡村权力的衰落三方面来揭示他的小说《即将消失的村庄》中城市化对乡土社会的巨大冲击,以引起研究者对当下乡村生存状态的思考。
赵斌
关键词:城市化乡土社会
教育的“父者”想象及其消解——由《爸爸就是班主任》所引起的思考
2011年
在《爸爸就是班主任》这部作品中,作家用细腻的笔触把儿童视角下的“父者”刻画得形象、生动,且发人深思:当今的家长们和老师们都是从成人的文化心理和生活体验出发,把传统的“父者”强权植入孩子稚嫩的心灵,无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呼请家长、老师们要多理解孩子,指导孩子,解放孩子,给孩子多一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真正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赵斌
关键词:消解
《向阳坡》上的规训权力解析
2011年
所谓的规训权力在现代社会各个部门有着很强的渗透力,能抵达最细小,最偏僻的地方,如一只无形的手伸展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即使在幽闭的乡村也是一样,随着市场经济的植入,资本伦理逐渐取代了曾经固守在人们灵魂深处的传统民间伦理,在个人化日常生活叙事中,也充满了如福柯所言的"规训权力"。通过仔细阅读文本《向阳坡》,发现体制化规训权力是外在的,显形的;潜伏在乡村里的生活化规训权力是内在的,隐形的,并且对人的钳制力更大。
赵斌
关键词:规训权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