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缺血多层CT灌注成像的研究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多层CT灌注成像各参数在急性脑缺血中心梗死区及周围半暗带区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对19例急性脑缺血患者行CT灌注成像,分别测量CBF、CBV、MTT、TTP的数值变化,并于1周后再行CT平扫复查。结果:中心梗死区各参数的平均阈值为CBF<15.1%,CBV<25.7%,MTT>253.3%,TTP>106.3%。半暗带区各参数的平均阈值为CBF>34.7%,CBV>62.7%,MTT<230.6%,TTP<115.0%。对两区域相应参数差别行秩和检验,其中CBF、CBV、MTT的P值<0.001,而TTP的P值>0.05。结论:急性脑缺血多层CT灌注成像CBF、CBV、MTT的差别可以很好地反映中心梗死区及半暗带区,为溶栓治疗提供依据。 刘新爱 史大鹏关键词:脑缺血 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脊椎骨巨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与MRI表现分析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脊椎骨巨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MSCT)与MRI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分析19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椎骨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SCT、MRI表现。结果 19例脊椎骨巨细胞瘤中发生于胸椎5例、腰椎4例、骶椎9例,同时累及骶尾骨1例。MSCT显示椎体呈不同程度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内见骨嵴分隔;病灶呈偏侧性生长,大部分累及一侧附件;椎体呈不同程度压缩改变。MRI显示除1例因病灶内出血T1WI序列呈高低混杂信号外,其余T1WI序列均为低或等信号,T2WI序列高信号,病灶信号不均匀,内可见多发囊变、坏死信号;Gd-DTPA增强后,病灶呈不均匀中度到明显强化。结论 MSCT、MRI结合,能提供比较全面的影像学信息,对准确诊断脊椎骨巨细胞瘤具有很高的价值。 付芳芳 沈海林 刘新爱 王聚宝关键词:脊椎骨巨细胞瘤 多层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胸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MSCT表现与手术病理 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胸部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14/16)或穿刺活检(2/16)病理证实的胸部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及手术病理。所有病例行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CT表现为胸部单发肿块,11例病灶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5例病灶中央可见坏死区,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地图样强化),内见低密度无强化区,8例见增强血管影。2例内散在钙化。5例位于肺内,11例位于肺与胸膜之间,与邻近胸膜呈宽基地。5例见蒂状结构,1例见血管蒂。病理:瘤细胞稀疏区(胶原化明显)和密集区(由梭形细胞构成)共存,可见血管外皮瘤样分支状血管。免疫组化:所有肿瘤CD34、Vimentin阳性,大部分肿瘤Bcl-2(14/16)、CD99(13/16)阳性。结论:MSCT及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胸部孤立性纤维瘤的大小、形态、位置、血供、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仔细分析可提高其诊断准确性,确诊仍需要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 王同明 任月勤 刘新爱关键词:孤立性纤维瘤 病理学 婴幼儿螺旋CT增强扫描的方法探讨 2008年 目的探讨总结婴幼儿CT增强扫描的技术特点。方法选取受检患儿30例,造影剂为非离子型造影剂欧乃派克,镇静催眠药物10%水舍氯醛或安定,剂量按公斤体重计算。结果30例中,28例一次检查成功,2例首次检查患儿无法镇静入睡,再次检查成功。结论婴幼儿属于高危人群,在CT增强扫描中,正确使用造影剂,合理应用镇静催眠药物,作好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和急救工作,可降低婴幼儿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发生率。 刘新爱 付芳芳 黎明关键词:婴幼儿 造影剂 过敏反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发性肝脏透明细胞癌的MSCT影像表现分析 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脏透明细胞癌(primary clear cell carcinoma of the liver,PCCCL)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PCCCL患者的临床及MSCT资料。结果 8例均有乙肝病史,其中男性患者7例,甲胎蛋白(AFP)阴性6例。8例均为单发病灶,6枚病灶发生于肝右叶,多呈圆形、椭圆形或浅分叶,无包膜,边界不清,以实性成分为主,瘤内可见坏死区。CT平扫示肿瘤实性部分呈低密度或等密度。CT双期增强扫描,5枚病灶呈轻度强化,以病灶的边缘区强化明显,1枚病灶呈斑片状不均匀强化;2枚病灶呈典型普通型肝细胞癌的"速升速降"强化方式;1枚病灶呈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强化程度高于动脉期;病灶中心的坏死区均不强化。结论 PCCCLMSCT影像学表现,结合相关的临床资料,对该病的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确诊依赖病理。 付芳芳 沈海林 刘新爱 王聚宝关键词:肝脏 透明细胞癌 磁共振三维增强在头颈部的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 2012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增强在头颈部的成像技术、影响影像质量的因素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德国SIEMENS ESSENZA 1.5 T型磁共振扫描机对105例疑有头颈部动脉疾病患者进行头、颈部动脉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ontrast-enhanced MR angiography,3D CE-MRA)检查。所有影像用最大强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进行三维血管重建。结果 105例患者均获得清晰影像,可直观、完整地显示动脉正常结构和疾病分布情况,其中正常19例,异常86例,(分为动脉硬化狭窄闭塞84例,动脉瘤4例,动脉变异7例,烟雾病1例)。结论 3D CE-MRA无创、简便快速,且能了解病变的范围和程度,清楚地显示血管本身病变、病变与血管关系、血管与周围组织关系,在临床预防和治疗动脉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孙红梅 刘新爱 史志勇关键词:血管造影 减影技术 动脉硬化闭塞 三种病理类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体征及多层螺旋CT征象特点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46 2017年 目的分析坏疽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单纯性阑尾炎三种病理类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体征及多层螺旋CT(MSCT)征象特点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9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7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12例,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进行MSCT扫描,分析所有患者MSCT图像征象并与最终病理结果对照,比较不同病理类型急性阑尾炎患者MSCT征象特点差异。结果单纯性阑尾炎组患者CR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较化脓性阑尾炎组、坏疽性阑尾炎组均显著较低(P<0.05);化脓性阑尾炎组CR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较坏疽性阑尾炎组显著较低(P<0.05)。单纯性阑尾炎MSCT显示阑尾轻微肿胀,阑尾处边缘不清,管腔内存在液体样的阴影;化脓性阑尾炎阑尾明显肿胀,边界模糊,可见絮状以及条索状的阴影,盲肠壁增厚;坏疽性阑尾炎阑尾明显增粗,阑尾周围积气明显,阑尾与盲肠壁增厚,边界模糊不清。结论急性阑尾炎不同病理类型临床表现不典型,而MSCT征象具有典型差异性,MSCT对诊断不同病理类型急性阑尾炎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刘新爱 王同明 任月勤关键词:坏疽性阑尾炎 化脓性阑尾炎 单纯性阑尾炎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腕关节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MRI不同序列成像在腕关节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不同序列对4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行腕关节MRI检查,观察滑膜增厚、软组织肿胀、关节积液、骨髓水肿、骨质破坏、肌腱炎和腱鞘炎显示情况。结果 T1fl3D water和T2me-3D序列显示异常征象阳性率最高,PDWI脂肪抑制、T2WI脂肪抑制序列、T1WI序列显示异常征象阳性率次之,T1water序列显示异常征象阳性率最低。不同序列在观察滑膜增厚、关节积液、骨髓水肿及骨质破坏方面差异显著,P值均小于0.05。结论 T1fl3D water、T2me-3D等序列在显示病变方面明显高于PDWI脂肪抑制、T1WI、FS-T2WI序列,可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常规MRI的补充。 刘新爱 史大鹏 付芳芳 孙红梅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腕关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 MR三维动态增强成像在下肢动脉血管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三维增强MR血管成像(contrast-enhanced MR angiography,CE-MRA)在腹部及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0例疑有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行CE-MRA。采用德国Siemens Essenza1.5T全身MR扫描仪,Body线圈,运用3D快速小角度激发成像(FLASH)扫描序列,自动移床采集双下肢血管图像。结果 3DCE-MRA可直观、完整地显示腹腔、盆腔和下肢动、静脉正常结构和疾病分布情况。30例患者中,动脉硬化狭窄20例,动脉瘤2例,动脉瘘1例,动静脉畸形1例,动脉变异1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2例;正常3例。结论 3DCE-MRA对腹部及下肢大血管病变显示良好,能清楚显示血管本身病变、病变与血管、血管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具有很好临床实用价值。 孙红梅 刘新爱 史志勇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术 急性肾上腺血肿的螺旋CT诊断价值 2010年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急性肾上腺血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CT检查、随访观察证实的外伤性肾上腺血肿,1例经手术证实非外伤性血肿的CT表现特点.9例病人中男6例,女3例.急性期8例均有CT平扫,1例有平扫加增强扫描;亚急性期8例有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单侧肾上腺血肿8例(右侧6例,左侧2例),双侧1例.急性期肾上腺血肿的主要CT表现为肾上腺区类网形、卵圆形、类三角形高密度影,肾上腺周围脂肪出血9例,肾周脂肪囊出血2例,肾前筋膜增厚3例,伴随其他脏器损伤7例.CT追踪观察,8例外伤性肾上腺血肿伤后8~9d血肿密度盯开始缓慢均匀减低,大小无变化,肾上腺周围出血逐渐吸收;1例18d后复查血肿密度均匀减低.略有缩小,肾上腺周围出血基本吸收;增强血肿均无强化,8例肾上腺呈条状强化,内外支受压.结论 肾上腺血肿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动态随访可为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王同明 沈海林 刘新爱 付芳芳关键词:肾上腺 血肿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