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善武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内孤立波
  • 3篇孤立波
  • 2篇南海北部
  • 2篇内波
  • 2篇非线性
  • 2篇变系数
  • 1篇大洋
  • 1篇荧光
  • 1篇跃层
  • 1篇温跃层
  • 1篇夏季
  • 1篇裂变
  • 1篇反演
  • 1篇高阶
  • 1篇高阶非线性
  • 1篇V模型
  • 1篇KDV

机构

  • 5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船舶信息...

作者

  • 5篇张善武
  • 3篇范植松
  • 1篇陈旭
  • 1篇刘海龙
  • 1篇贾晓娜
  • 1篇胡瑞金
  • 1篇司宗尚
  • 1篇石新刚
  • 1篇王真
  • 1篇孟静
  • 1篇张莹

传媒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水动力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内孤立波绕岛三维演化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南海是内孤立波的多发地带,内孤立波形成后向西传播,绕过东沙岛时,波形、振幅等波参数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该文主要运用实验方法来研究内孤立波绕岛后三维特性的演化。实验中内孤立波在两层流体中传播,其中上层为清水,下层为等密度的盐水。实验技术运用荧光方法直接得到内孤立波引起的波形变化与合成孔径雷达(SAR)拍摄到的东沙群岛附近内孤立波作定性的比较,并与染色方法相结合反演出内孤立波绕岛后的各个位置处的振幅变化,体现出内孤立波绕岛后的三维演化特性。染色方法和荧光方法的结合在定性观测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孤立波的定量分析结果。
张莹陈旭贾晓娜孟静张善武
关键词:内孤立波荧光反演
内波混合方法与Mellor-Yamada混合方案在黄海和东海夏季温跃层模拟中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观测显示夏季黄海和东海存在强温跃层,同时存在强内潮和内孤立波。考虑内潮和内孤立波的混合作用对于黄海和东海夏季温跃层以及环流的模拟工作是重要的,本文使用POM数值模式,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在考虑风场和不考虑风场的强迫作用下,分别使用Mellor-Yamada混合方案和本文提出的内波混合参数化方法,对8月份的黄海和东海温度的垂直结构进行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Mellor-Yamada二阶湍流混合方案主要反映风场对上层海洋的混合作用,对于内波引起的混合作用反映较差;内波混合参数化方法主要考虑内潮和内孤立波的混合作用,兼顾风场和底摩擦的混合作用,模拟结果较为理想。
王真范植松司宗尚张善武
关键词:温跃层
基于变系数KdV-type理论模型的南海北部内孤立波传播演变过程研究
海洋内孤立波的研究在军事和海洋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近二十年来,由于海洋石油开采设施频繁遭受内孤立波破坏等事件的报导,研究人员开始将海洋内孤立波的研究重点集中到了南中国海。大量的遥感观测和现场调查表明南海北部是世...
张善武
关键词:南海北部内孤立波高阶非线性
文献传递
变系数EKdV模型在模拟南海北部大振幅内孤立波传播和裂变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5年
利用垂向连续分层变系数EKdV模型,模拟了南海北部海域大振幅内孤立波的传播和裂变过程,并与观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连续分层变系数EKdV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振幅小于100m的内孤立波的振幅和波宽,对于更大振幅的强非线性内波,该模型模拟的振幅和波宽均较实测较小;非线性模态函数能够较准确地反映温度振荡的垂直结构,而水平流速的大小和垂直结构则与线性模态较符合。研究结果表明,变系数EKdV模型能够为研究和理解大振幅内孤立波的传播和裂变过程提供较好的理论支持。
张善武范植松石新刚
关键词:内孤立波非线性裂变
LICOM模式中不同混合方案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在LICOM模式中,分别使用2种不同的海洋内部垂直混合方案,对气候平均态全球大洋环流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试验结果的分析比较表明,在添加F方案之后,对全球大洋,尤其是对中高纬度海域的中层水和深层水的温盐状态的模拟有显著的改进;对北冰洋中层水的核心温度及其所在深度的模拟有较大的改进。但是在本文中对于次表层水的模拟在添加F方案后结果欠佳。
尚真琦刘海龙范植松胡瑞金张善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