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俊莉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育性
  • 2篇育性恢复
  • 1篇性状
  • 1篇雄性不育
  • 1篇雄性不育系
  • 1篇羊草
  • 1篇育性恢复基因
  • 1篇杂种
  • 1篇杂种优势
  • 1篇粘果山羊草
  • 1篇山羊草
  • 1篇相关性状
  • 1篇小麦
  • 1篇小麦雄性不育
  • 1篇小麦雄性不育...
  • 1篇恢复基因
  • 1篇基因
  • 1篇AEGILO...
  • 1篇K型不育系
  • 1篇K型小麦

机构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2篇曾俊莉
  • 1篇胡甘
  • 1篇钱焕焕
  • 1篇宋喜悦
  • 1篇拉拉古丽
  • 1篇刘婷婷

传媒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及产量相关性状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为了给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恢复系的选育及杂种组合选配提供依据,以4个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与9个恢复系组配成36个杂交组合,探讨不同小麦雄性不育系的易恢性差异和恢复系的恢复力差异,并对杂种F1代的有效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产量性状进行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4个小麦雄性不育系中,A116的易恢性最好,A306、A1129的易恢性适中,KJ32A的易恢性最差。9个恢复系中,RE9、R92、RE6、R45233是一组恢复力较强且稳定的恢复系,平均恢复度均超过70%;R538、R45231、R159、R198的平均恢复度在64%~70%之间,是一组恢复力中等的恢复系;R417的恢复力较弱。本研究还表明,不育系与恢复系间存在一定互作效应。在产量性状上,有效小穗数及穗粒数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说明在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选育上,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A116的应用价值较大,同时还应注意优势组合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的选择。
曾俊莉拉拉古丽钱焕焕刘婷婷胡甘宋喜悦王宏生
关键词:小麦K型不育系杂种优势
K型CMS小麦恢复系的鉴定及育性恢复基因的效应分析
利用雄性不育系生产杂交种是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具有易保持、易恢复、恢复源广、种子不皱缩、发芽率正常等特点,因此被认为是最具利用价值的不育系类型。本研究以三个具有粘果山羊草细胞质(Aegilo...
曾俊莉
关键词:醇溶蛋白育性恢复恢复基因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