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峰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动力学模型
  • 2篇力学模型
  • 1篇玉米芯
  • 1篇溶剂
  • 1篇溶剂萃取
  • 1篇生物油
  • 1篇树脂
  • 1篇水溶
  • 1篇水溶性
  • 1篇水溶性组分
  • 1篇酸催化
  • 1篇热重
  • 1篇热重分析
  • 1篇萃取
  • 1篇硫酸
  • 1篇硫酸催化
  • 1篇氯丙烷
  • 1篇木质素
  • 1篇木质素合成
  • 1篇糠醛

机构

  • 4篇安徽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王君
  • 4篇杨忠连
  • 4篇刘少敏
  • 4篇陈明强
  • 4篇李峰
  • 3篇张晔
  • 1篇胡青松
  • 1篇汪娟

传媒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林产化学与工...
  • 1篇石油学报(石...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年份

  • 4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常压下硫酸催化玉米芯制备糠醛的实验研究(英文)被引量:4
2013年
常压条件下,以玉米芯为原料,硫酸为催化剂,甲苯为萃取剂,分别考察了加热温度、反应时间、酸质量分数及液固比对糠醛得率的影响。糠醛得率随着加热温度及反应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当加热温度为160℃,反应时间为90 min时,糠醛得率达到极大值,8.43%。糠醛得率随着硫酸质量分数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当硫酸质量分数为25%时,糠醛得率最大。继续提高硫酸质量分数,糠醛得率降低,当硫酸质量分数为35%时,糠醛得率在90 min时仅为0.62%。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范围内,玉米芯水解制备糠醛的理想条件为: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60 min、酸质量分数25%、液固比为10∶1(mL∶g)。在该反应条件下,糠醛得率为8.15%。
张晔陈明强李峰杨忠连王君刘少敏
关键词:糠醛硫酸酸催化溶剂萃取
工业碱木质素合成环氧树脂的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以工业碱木质素(LG)为原料,先用环氧丙烷(PO)在2MPa下对LG改性获得丙氧基化木质素(HLG),再将HLG与环氧氯丙烷(ECH)进行反应合成了木质素基环氧树脂(LGEP);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LGEP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盐酸-丙酮法测定了LGEP的环氧值(EV)。通过正交实验确定LGEP的最佳合成条件为:m(ECH)∶m(HLG)=3.5∶1、m(KOH)∶m(HLG)=1∶1、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80℃,在此条件下制得的LGEP的环氧值最高,为0.397。
李峰陈明强杨忠连刘少敏张晔王君
关键词:木质素环氧氯丙烷环氧值
固定床反应器中生物油水溶性组分热解反应动力学被引量:6
2013年
在空气气氛下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固定床反应器中生物油水溶性组分的热解特性,利用Achar微分法和Coats-Redfern积分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动力学分析,计算了挥发和热分解的活化能、反应级数和动力学参数,确定了机理函数,并建立了热解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生物油水溶性组分的热解可分为3个阶段,即轻组分挥发段、重组分热解段和焦炭燃烧段,重组分热解段活化能较轻组分挥发段的活化能低很多。轻组分挥发段反应级数近似为一级,可采用一级反应模型来模拟,而重组分热解段反应级数近似为二级,可采用二级模型来表示。
刘少敏陈明强胡青松杨忠连李峰汪娟王君
关键词:生物油热重分析反应级数动力学模型
木质素基环氧树脂固化动力学模型及固化特征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工业碱木质素合成环氧树脂,在空气气氛下利用非等温热失重技术研究木质素基环氧树脂(LGEP)固化特征。采用自催化反应模型计算得到了LGEP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并得到LGEP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自催化反应模型得到的模拟曲线与实验得到的DSC曲线的一致性较好。利用外推法得到了LGEP体系的固化凝胶温度Ti0=454.88K,固化温度Tp0=507.55K,后处理温度Tf0=598.77K。通过比较得出实验结果与模型计算值较一致。
刘少敏李峰陈明强杨忠连张晔王君
关键词:动力学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