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惠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文学
  • 2篇社会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山水
  • 2篇生态批评
  • 2篇荒野
  • 1篇得失
  • 1篇都市
  • 1篇学术
  • 1篇学术交流会
  • 1篇学术视野
  • 1篇意象
  • 1篇有感
  • 1篇原始意象
  • 1篇中国古代山水...
  • 1篇山水诗
  • 1篇审美
  • 1篇审美价值
  • 1篇生态时代
  • 1篇师古
  • 1篇诗话
  • 1篇田野考察
  • 1篇田园

机构

  • 6篇苏州大学

作者

  • 6篇王惠
  • 1篇张守海
  • 1篇韩玉洁
  • 1篇鲁枢元
  • 1篇王慧
  • 1篇李勇
  • 1篇徐燕
  • 1篇张雅玲

传媒

  • 2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时代文学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履南北之地还山水之魅——韩少功《山南水北》读后有感
2008年
  在韩少功先生笔下,八溪峒的山山水水是一个充满魅惑的世界.   先说动物:这里有能从脚步声中辨出宿敌之所在,迅速互通信息并作出紧急反应--各自潜伏一声不吭的塘中"智蛙";有懂得寻到两座大山以外的人家给狗崽送去吃食、能够拼得一死拿自己的命换主人之命、知道横叼着一截树枝自封嘴巴以安抚客人的各种"山中异犬";   ……
王惠
关键词:《山南水北》彼岸世界乡下人
论《沧浪诗话》的“师古”思想体系及其得失
2007年
本文从师法的对象——“以汉魏晋盛唐为师”、师法的原因——“盛唐诸人惟在兴趣”和师法的方法——从“识”到“妙悟”三个角度对严羽《沧浪诗话》“师古”思想体系进行了梳理和阐发,并对之作出了准确的特点、原创的意义和超越性的价值等正面评价以及矛盾、错讹和疏漏的负面评价。
王惠
关键词:《沧浪诗话》师古
现代都市:让我们失去了什么——关于现代都市生活的生态批评
<正>时间:2005年11月现代都市让我们失去了种族的童年和个人的童年现代都市让我们失去了自然的根基和自然的庇护现代都市加大了贫富悬殊,更多地失去了社会公平现代都市失去了亲情与同情心,失去了诗意和浪漫情调现代都市让人们增...
鲁枢元张雅玲王惠张守海韩玉洁徐燕王慧
文献传递
魂归荒野:论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回归主题被引量:6
2007年
在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创作中,回归是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除了朝向田园故里的回归之音,还有更为深远的指向荒野的回归之唱。因为与作为诗人个体故乡的田园不同,荒野是人类种群的原乡、人类童年的家园和精神的起点。诗人因为在世的异己体验和基于集体无意识根源的乡愁冲动,在诗中进行魂归荒野的自由之旅。
王惠
关键词:田园荒野原始意象乡愁
论荒野的审美价值被引量:11
2006年
荒野与人类的深刻联系在于:从时间的维度上来说,荒野是人类的根系和故园;从空间的维度上来说,荒野是人类的邻居。但是,当人类在空间的维度上与荒野对峙,却总是遗忘自己在时间维度上的荒野渊源,从情感的维度上把荒野视为遭遇陌生者的地方。人类的文明史因此经历了荒野之魅、荒野祛魅的时期。在人类对现代性的反思之中,理应发现荒野与文化的对立是文明的偏颇。面对荒野,通过敬畏与亲近两种情感的熏陶,人类可以实现自由精神的回归与超越,人类文明史进入了荒野复魅时期,荒野因而具有审美价值。
王惠
关键词:荒野敬畏审美价值
开放的学术视野 清洁的生态聚会——“生态时代与文学艺术”田野考察暨学术交流会侧记被引量:1
2007年
  2006年12月8日至12日,由苏州大学文学院、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和学林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生态时代与文学艺术"田野考察暨学术交流会在海南岛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6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海南大学党委书记赵康太教授、苏州大学文学院院长王尧教授、海南省文联主席韩少功先生、海南大学社科研究中心主任曹锡仁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王惠李勇
关键词:生态批评田野考察文艺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