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朝玲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纳米
  • 2篇辐照
  • 1篇导电填料
  • 1篇电腐蚀
  • 1篇电性能
  • 1篇电学性能
  • 1篇电子束辐照
  • 1篇电子束固化
  • 1篇粘结
  • 1篇粘结强度
  • 1篇溶胶
  • 1篇溶胶一凝胶
  • 1篇溶胶一凝胶法
  • 1篇树脂
  • 1篇双酚
  • 1篇双酚A型环氧...
  • 1篇探针
  • 1篇轴向
  • 1篇轴向位移
  • 1篇钨丝

机构

  • 5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民航大学

作者

  • 5篇李朝玲
  • 4篇姚琲
  • 4篇李轩
  • 2篇房东玉
  • 2篇许军
  • 1篇付晶晶
  • 1篇薛涛
  • 1篇戚雯

传媒

  • 2篇纳米技术与精...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纳米材料电性能的在线研究
传统的纳米材料性能测试技术往往局限于同时对大量的纳米材料进行测试,给出许多纳米材料性能的总体效果或者平均值,很少可以只测定单一纳米结构(如单个纳米粒子、单根纳米线、纳米带、纳米管、纳米棒等)的性能。  显微操纵仪和扫描电...
李朝玲
关键词:纳米材料电学性能
超声辐照条件下HCl掺杂聚苯胺纳米棒的结构和性能被引量:1
2012年
在超声辐照条件下,以HCl为掺杂剂、(NH4)2S2O8为氧化剂,通过溶液聚合得到了HCl掺杂聚苯胺(PA-NI)纳米棒.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四电极电导率仪、热重分析(TGA)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超声辐照条件下HCl掺杂PANI具有较高的掺杂程度和结构规整度,形成直径为50~65 nm左右的纳米棒状结构.与传统方法相比,超声辐照法所得材料的热稳定性在270~500℃有明显上升,室温电导率升至0.25 s/cm,并具有较好的电容行为和较高的电化学活性.
李轩李朝玲王娟许军姚琲
关键词:聚苯胺纳米棒超声辐照
一种金属钨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钨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按照下述步骤进行,首先对金属钨丝的表面进行电腐蚀以去除表面的氧化层,然后将清洗后的钨丝作为阳极,铜棒作为阴极,置于腐蚀液中,接通电源开始腐蚀,在腐蚀开始的同时利用单片机步...
姚琲李朝玲房东玉薛涛李轩
文献传递
一种电子束固化环氧树脂导电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电子束固化的环氧树脂导电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先将导电填料分散在丙酮中,加入双酚A型环氧树脂,使树脂与导电填料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电子束固化剂,搅拌使之溶解并与导电填料和环氧树脂混合均匀,最后在60~80℃...
姚琲付晶晶许军李朝玲李轩
文献传递
Mg-Al共掺杂ZnO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学特性被引量:6
2013年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旋涂法在载玻片上制备了不同Al掺杂量的Mg-Al共掺杂ZnO薄膜.在室温下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致发光(PL)谱仪等手段分析了Mg-Al共掺杂ZnO薄膜的微结构、形貌和发光特性.XRD结果表明Mg-Al共掺杂ZnO薄膜具有六角纤锌矿结构;随着Al掺杂量的增加,共掺杂薄膜呈c轴取向生长.由SEM照片可知薄膜表面形貌随Al掺杂量的增加由颗粒状结构向纳米棒状结构转变.透射光谱表明共掺杂薄膜在可见光区内的透射率大于50%,紫外吸收边发生蓝移.在室温下的PL谱表明Mg-Al共掺杂ZnO薄膜的紫外发射峰向短波长方向移动;Al掺杂摩尔分数为1%和3%的Mg-Al共掺杂ZnO薄膜的可见发射峰分别为596 nm的黄光和565 nm的绿光,黄光主要与氧间隙有关,而绿光主要与氧空位有关.
房东玉李朝玲李轩戚雯姚琲
关键词:ZNO薄膜溶胶一凝胶法光致发光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