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波

作品数:8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电阻率
  • 4篇反演
  • 3篇电阻率法
  • 3篇数值模拟
  • 3篇值模拟
  • 2篇有限元
  • 2篇有限元法
  • 2篇三维反演
  • 2篇勘探
  • 2篇勘探数据
  • 2篇二维反演
  • 2篇高密度电阻率
  • 2篇高密度电阻率...
  • 2篇FPS
  • 1篇地下管线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污染
  • 1篇地形
  • 1篇地形条件
  • 1篇渗漏

机构

  • 5篇中南大学
  • 2篇广东省电力设...
  • 2篇中国能源建设...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南方电网
  • 1篇中国能源建设...

作者

  • 8篇肖波
  • 5篇戴前伟
  • 3篇刘海飞
  • 3篇冯德山
  • 2篇丁金伟
  • 1篇黄小卫
  • 1篇郑文棠
  • 1篇王鹏飞
  • 1篇刘伟

传媒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南方能源建设
  • 1篇工程勘察
  • 1篇物探化探计算...
  • 1篇科技广场
  • 1篇Transa...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地下电学特征变化监测城市垃圾场有害液体的渗漏被引量:3
2017年
对城市垃圾场有害液体通过渗漏污染地下水问题的解决已迫在眉睫,而目前对垃圾场有害液体渗漏监测的方法存在各种问题,传统的环境地球物理的方法是垃圾场有害液体渗漏监测的主要手段之一,但该方法存在监测范围少,时间间隔长的缺点。介绍了垃圾渗漏污染的基本机理和使用环境地球物理电阻率法监测渗漏的原理,通过引用了一个数据模拟的例子对比全通道方法与其他传统方法,表明了全通道方法明显的优势。同时讨论了使用永久埋地电极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的优点,并且提出该监测方法分阶段的数据处理和解释的主要思路和原理。针对垃圾场的极大市场规模,采用全通道电阻率法作为数据采集方案,可有效对垃圾场进行实时、高效、全方位的监测,可在全行业范围内推广应用。
肖波郑文棠丁金伟折京平刘伟
关键词:电阻率法地下水污染
海底电缆检测中ROV与非动力定位平台自适应匹配被引量:2
2017年
针对海底电缆检测过程中DP船造价昂贵的特点以及普通船只抛锚定位的局限性,提出采用非动力定位平台配合水下机器人进行海底作业的方式。根据实际需求,从动力定位船原理出发论述了非动力定位平台的选型、与水下机器人之间的配合操作流程,论证了双体船作为非动力定位平台与水下机器人自适应匹配的可行性,为后续海洋施工及运维检测的可行性方案提供依据,同时也为非动力定位平台的设计及研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黄小卫肖波丁金伟张维佳
关键词:ROV
基于二维高密度电阻率勘探数据的三维反演及应用被引量:25
2012年
针对目前高密度电阻率法所采用的数据处理方法主要是把地质结构体视为二度体进行二维处理,从而二维数据资料处理结果只是一种近似解释,其计算精度与反演效果达不到精确反演的要求,设计一种典型的地质体模型,利用有限单元法进行正演计算,对含有高斯随机误差的各测线二维正演数据分别进行高密度电阻率法二维、三维反演,对比二维和三维的反演结果。最后在广东某场地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岩层划分,利用二维勘探的数据进行二、三维反演。研究结果表明:三维反演受高斯随机误差的影响更小,反演结果与实际地质模型更接近;三维反演在岩层划分中更能凸显岩层分界面区域,岩层的空间分布及岩层、覆盖层的整体连续性能更真实地体现,与钻探结果吻合程度更好。
戴前伟肖波冯德山刘海飞王鹏飞
关键词:高密度电阻率法数值模拟二维反演三维反演
探地雷达在城市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2013年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地下错综复杂的新老管线及空洞已严重阻碍着施工进程。然而传统的高密度电法及浅层地震探测技术在城市勘探中受到明显的场地限制和工业干扰;管线仪在探测非金属管线时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探地雷达作为一种原位浅层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凭借其快速无损、分辨率高、实时剖面记录图像清晰直观等特点在地下管线及空洞探测中备受欢迎。本文从探地雷达原理出发,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探地雷达在地下管线、防空洞的实际应用效果,为后期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地球物理依据。
肖波
关键词:探地雷达地下管线
起伏地形条件下FPS不同解释方法对比
2014年
固定点源激电测深(FPS)是一种有效的激发极化测深勘探方法,但在数据解释中,常规的定量解释法只适应较为简单的地电条件,在起伏地形条件下其解释效果会受到较为明显的影响。针对常规的定量解释方法所存在的不足与缺陷,这里从有限单元法正演模拟入手,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反演计算,实现了在起伏地形条件下的对地电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并将圆弧交汇-相对强度计算结果与最小二乘反演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最小二乘反演方法能适应起伏地形对模型进行反演计算,其反演效果优于圆弧交汇-相对强度法计算结果。
肖波刘海飞戴前伟
关键词:数值模拟有限元法反演起伏地形
Contrast between 2D inversion and 3D inversion based on 2D high-density resistivity data被引量:2
2014年
The 2D data processing adopted by the high-density resistivity method regards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s as two degrees, which makes the results of the 2D data inversion only an approximate interpretation;the accuracy and effect can not meet the precise requirement of the inversion. Two typical models of the geological bodies were designed, and forward calculation was carried out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forward-modeled profiles were obtained. 1% Gaussian random error was added in the forward models and then 2D and 3D inversions using a high-density resistivity method were undertaken to realistically simulate field data and analyze the sensitivity of the 2D and 3D inversion algorithms to noise. Contrast between the 2D and 3D inversion results of least squares inversion shows that two inversion results of high-density resistivity method all can basically reflect the spatial position of an anomalous body. However, the 3D inversion can more effectively eliminate the influence of interference from Gaussian random error and better reflect the distribution of resistivity in the anomalous bodies. Overall, the 3D inversion was better than 2D inversion in terms of embodying anomalous body positions, morphology and resistivity properties.
冯德山戴前伟肖波
FPS异常的2种不同解释方法对比
2015年
从有限单元法正演模拟入手,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反演计算,通过VC++程序实现,对多个地电模型实例进行计算,并将最小二乘法反演结果与圆弧交汇-相对强度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圆弧交汇-相对强度法对简单模型适用性高,由其反演成果所确定异常体中心位置甚至会优于最小二乘法最优化反演结果;最小二乘法能适应各种地电条件对多种模型进行反演计算,其计算结果优于圆弧交汇-相对强度法计算结果。
肖波刘海飞戴前伟
关键词:电阻率极化率数值模拟有限元法反演
高密度电阻率法多剖面二维勘探数据的三维反演及应用被引量:5
2011年
目前高密度电阻率法所采用的数据资料处理方法主要是把地质结构体视为二度体进行二维处理,而实际的地质结构体大都为三度体或似二度体,从而二维数据资料处理结果只是一种近似解释,其计算精度与反演效果都不佳,对测区多条断面进行综合解释的难度大。然而在实际勘探工作中,受自然条件和工作成本的影响,三维勘探原始数据的获得一般较少,数据勘探仍以二维为主,这样利用二维勘探数据进行三维反演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了广东某地高密度电阻率法对岩层划分的工程勘察实例,利用二维勘探的数据进行三维反演,并对二、三维反演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三维反演在岩层划分中更能凸显岩层分界面区域及岩层的空间分布,而岩层与覆盖层的整体连续性也得以更真实的体现,与钻探结果吻合更好。
戴前伟肖波冯德山
关键词:高密度电阻率法二维反演三维反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