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凌俊
-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一种羧甲基纤维素和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羧甲基纤维素和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取自然发酵的椰子水、蒸馏水、硫酸铵、硫酸镁、磷酸氢二钠、蔗糖配制培养基,然后加入羧甲基纤维素,调节培养基的pH为3.9~4.2,接着进行高温高压灭菌...
- 曹献英杜晶晶林强冯玉红王锡彬吴周新牛成庞素娟尹学琼朱清梅吴敏徐田军鲁战平胡凌俊
- 文献传递
- MTT法在木醋杆菌活力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采用MTT法测定木醋杆菌静置培养时的活力,旨在探索一种快速检测木醋杆菌生长及繁殖的方法。[方法]以木醋杆菌为研究对象,探讨MTT法用于细菌计数的可行性及测量细菌数量的范围,并研究反应时间、MTT的用量、离心力等试验条件对MTT法的测定效果的影响。[结果]木醋杆菌活菌数在3.90×105~1.25×107cfu/ml范围内测出的OD570值与细菌浓度呈良好的正相关,且MTT法最优的试验条件是离心力7 000 g、孵育时间4 h,MTT添加量30μl,测量前用DMSO溶解。[结论]MTT法可快速、方便的检测木醋杆菌活力。
- 陈胜杰陈欢胡凌俊曹献英
- 关键词:MTT木醋杆菌
- 木醋杆菌的培养基优化研究
- 2011年
- 采用六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对木醋杆菌Acetobacter xylinum HN001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0 g/L,蛋白胨7.5 g/L,酵母粉10 g/L,磷酸氢二钠7.5 g/L,柠檬酸0.5 g/L,pH 5.0,30℃。采用优化的培养基制备细菌纤维素,应用傅立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红外光谱测试显示含有纤维素的特征吸收峰。热重分析结果表明细菌纤维素最大失重温度为319.06℃,热稳定性较好。扫描电镜观察到细菌纤维素的纳米网状结构。
- 杜晶晶曹献英林强陈胜杰胡凌俊
- 关键词:木醋杆菌培养基优化
- 一种利用发酵椰子水合成氨基糖改性细菌纤维素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发酵椰子水合成氨基糖改性细菌纤维素的方法,以发酵椰子水为培养体系,辅以适量碳源、氮源,添加氨基糖后,接种木醋杆菌培养可得到改性细菌纤维素,其过程包括:1.种子液培养;2.培养基的制备;3.改性细菌纤维...
- 冯玉红朱清梅林强曹献英王锡彬吴周新牛成庞素娟尹学琼杜晶晶吴敏徐田军鲁战平胡凌俊
- 文献传递
- 一种羧甲基纤维素和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羧甲基纤维素和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取自然发酵的椰子水、蒸馏水、硫酸胺、硫酸镁、磷酸氢二钠、蔗糖配制培养基,然后加入羧甲基纤维素,调节培养基的pH为3.9~4.2,接着进行高温高压灭菌...
- 曹献英杜晶晶林强冯玉红王锡彬吴周新牛成庞素娟尹学琼朱清梅吴敏徐田军鲁战平胡凌俊
- 文献传递
- 密闭法生物合成小口径细菌纤维素管
- 2012年
- [目的]采用间歇式密闭培养法培养木醋杆菌,探讨该方法合成小口径细菌纤维素管的可行性并对管进行表征研究。[方法]以椰子水为培养基、硅胶管为渗氧载体,在密闭罐中培养木醋杆菌,以合成小口径细菌纤维素管,之后测定产物的湿态含水率,孔隙率,比较热干燥与冷冻干燥2种干燥条件的差异,并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培养产物的形貌。[结果]密闭式间歇培养法能生物合成小口径细菌纤维素管;通过不同干燥条件的比较发现,相比于热干燥,冷冻干燥更适合于管的储存及后续工作;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合成的管壁及横截面结构,发现该管壁处有较致密的网孔结构,且管断面有明显的层状结构。[结论]小口径细菌纤维素管可通过间歇式密闭法合成,且管的管壁有纳米级孔径,提示其有作为分离膜的潜力。
- 陈欢胡凌俊陈胜杰曹献英
- 关键词:小口径生物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