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艳荣
- 作品数:17 被引量:145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7储层特征及石油聚集规律
-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长7油层组勘探和研究程度比较低,对长7勘探潜力还不明确。近年来,随着致密砂岩型油藏的不断发现,长7已成为一个迫切值得研究的勘探新领域,因此开展长7储层特征和石油聚集规律的研究,对明确长7致密砂岩储层的...
- 郑艳荣
- 关键词:储层特征浊积扇鄂尔多斯盆地南部
- 文献传递
- 澳大利亚西北陆架深水盆地油气分布规律被引量:13
- 2011年
- 澳大利亚西北陆架边缘海型被动大陆边缘是目前全球深水区油气勘探的热点地区之一,近年来的一系列深水(>500m)油气重大发现使其备受关注。澳大利亚西北陆架油气分布总体上具有显著的不均一性。平面上呈"内油外气"的分布特征,油气主要分布于富烃凹陷的凹边隆和凹中隆。远岸带深水区发育大型、超大型气田且成群成带分布,近岸带浅水区以发育中、小型油田为主,亦成群成带分布。纵向上呈"上油下气"的分布特征,天然气和凝析油主要富集于上三叠统和中—下侏罗统,石油主要富集于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
- 冯杨伟屈红军张功成郑艳荣
- 关键词:被动大陆边缘深水区
- 一种球坐标系下重震联合反演密度界面分布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球坐标系下重震联合反演密度界面分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估算初始的密度界面深度,计算修正后的密度界面深度<Image file="DDA0002768102320000011.GIF" he="90...
- 郝奥伟陈冀郑艳荣徐多勋杨可杨瀚文
- 文献传递
-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长7致密油储层特征被引量:29
- 2015年
-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7油层组致密油储层开展研究。综合利用铸体薄片、压汞分析、X-衍射全岩和黏土矿物分析、扫描电镜等技术,对工区长7致密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微观孔喉特征及有利成岩相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研究表明工区长7储层属特低孔、超低渗致密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浅灰绿色细粒长石砂岩,填隙物以(铁)方解石为主,绿泥石、伊利石和伊/蒙混层次之,孔隙类型以溶蚀粒间孔、长石溶孔为主,原生粒间孔次之;长7储层毛细管压力曲线特征总体表现为高排驱压力、细歪度,孔喉分选性及连通性较差;平均孔隙度为6.83%,平均渗透率为0.24m D,属小孔、微喉道型储层;长7油层组有利的成岩相类型为长石溶蚀相、绿泥石薄膜胶结原生粒间孔相和高岭石晶间溶孔相。
- 屈红军蒲仁海曹金舟郑艳荣董文武郭鹏戈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储层特征成岩相
- 环北极深水盆地群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被引量:7
- 2011年
- 环北极深水盆地群油气资源丰富,资源量达2 200亿桶油当量,但总体勘探程度较低,是未来深水油气勘探开发重要的战略接替区。对环北极深水盆地群中巴伦支海盆地、东格陵兰盆地、北极斜坡盆地和斯沃特里普盆地4个含油气盆地做了详细调研,得出以下结论:环北极深水区油气主要富集在中生界,本区共发育有三叠系、中—上侏罗统泥页岩2套区域性主力烃源岩和上二叠统、下侏罗统和白垩系泥页岩3套局部主力烃源岩;发育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砂岩4套储集岩;发育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页岩3套盖层。根据生储盖组合的沉积环境及主力烃源岩及储层所处的构造期次得出本区的主力生储盖组合为裂谷期海生海储海盖型生储盖组合,主要圈闭类型为构造圈闭。
- 李敏屈红军张功成冯杨伟王云王力郑艳荣
- 关键词:油气生储盖组合勘探潜力
- 世界主要被动大陆边缘深水含油气盆地生储盖组合发育规律被引量:9
- 2011年
- 世界被动陆缘深水含油气盆地的演化可划分为裂前期、裂谷期以及裂后期(被动陆缘期),裂后期又可划分出热沉降期和漂移期两个亚期。裂谷期发育的裂谷层序和漂移期发育的漂移层序是构成生储盖组合的主要层序。统计发现,盆地的生储盖组合主要有裂谷期生储盖、裂谷期生或混生-漂移期储盖和漂移期生储盖三种组合。三种生储盖组合类型均主要发育海陆过渡相烃源岩、深海相浊积砂岩储层以及海相泥页岩盖层。不同生储盖类型均有较大油气储量。裂谷期生储盖组合的勘探程度较低,潜力巨大;裂谷期生或混生-漂移期储盖组合的储量贡献较大,仍有较大潜力;漂移期生储盖组合的勘探程度高,储量贡献大,是现阶段深水油气勘探的热点目标。
- 王力屈红军张功成范玉海关利群冯杨伟郑艳荣李敏
- 关键词:被动大陆边缘陆缘盆地
- 鄂尔多斯盆地罗庞塬地区长8储层成岩相及其对物性的控制作用被引量:11
- 2013年
- 罗庞塬地区长8油层组是定边油田重要的产油层段之一,但总体研究程度较低。文中综合利用物性分析、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等资料对罗庞塬地区的成岩相及其对物性的影响做了详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研究区长8油层组主要发育四种成岩相,绿泥石环边胶结—长石溶蚀相、长石溶蚀—铁方解石胶结相、铁方解石连晶胶结相和泥质胶结压实相。储层的物性分布规律明显受成岩相控制,绿泥石环边胶结—长石溶蚀相区储层物性最好,为最有利储集层发育的相带;长石溶蚀—铁方解石胶结相区储层物性稍差,为较有利储集层发育的相带。
- 张彬屈红军李敏杨欢王力郑艳荣
- 关键词:成岩相物性鄂尔多斯盆地
- 陕西定边罗庞塬地区延长组双物源岩石学特征类比
- 陕西定边罗庞塬区是定边油田近年来一个油气勘探新区域。前人对该区的物源方向认识不一,特别是对该区长4+5、长8油层组是东北物源、西北物源或是混源区具有一定的争议性。因此深入研究该区主要目地层长4+5、长8的物源方向,对于分...
- 李敏屈红军郑艳荣杨欢
- 关键词:轻矿物岩屑延长组
- 文献传递
-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7湖底扇发育特征
- <正>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勘探程度尚低,湖底扇浊积岩成为继三角洲之后又一重要勘探领域,是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新的资源接替层系,也是未来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而明确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长7湖底扇发育特征将为该...
- 郑艳荣屈红军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发育特征油气勘探
- 文献传递
-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延长组下组合异常压力与油气分布被引量:15
- 2013年
- 利用声波时差等资料,通过平衡深度法,对鄂尔多斯盆地西部151口探井的延长组下组合异常压力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综合探讨该地区异常压力与已发现油藏的分布特征及其油气运移聚集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研究区长7和长8油层组均有异常压力,长7油层组较下部长8油层组普遍高出8~12MPa的异常压力,二者之间较高的异常压力差是油气向下运移的主要动力。在长8和长7油层组异常压力差低值背景下,该区已发现的大多数油藏分布在异常压力差高值区。
- 范玉海屈红军王辉冯杨伟李敏郑艳荣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油气运移油气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