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春
- 作品数:7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更多>>
- 高效沥青质沉积抑制剂的筛选评价被引量:15
- 2011年
- 原油中的沥青质、胶质等重有机质会在岩石和油管表面形成有机垢,给油田生产带来诸多麻烦,而预先注入化学抑制剂来保持沥青质稳定是一种有效的防沥青质沉积方法。通过沥青质溶液吸光度的变化对聚醚多元醇、烷基苯磺酸和阳离子表活剂等沥青质沉积抑制剂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抑制剂加量为250mg/L时,聚醚多元醇抑制剂JHIA1~4的抑制率均在50%以下,抑制效果不理想;烷基苯磺酸抑制剂JHIA5的抑制率在60%以上,抑制效果较好;而阳离子表活剂抑制剂JHIA6和JHIA7的抑制率均在75%以上,抑制效果显著。JHIA7在加量为300mg/L时,抑制率高达90%以上,且对于不同的稠油沥青质也有很好的抑制效果,说明具有强碱性的抑制剂抑制效果优于其他类型的抑制剂,并且随抑制剂加量的增大而增大。
- 简洁佘跃惠何延龙喻高明舒福昌韩春春
- 关键词:沥青质沉积抑制剂强碱性
- 注采水样微生物群落与高凝原油的相互作用被引量:7
- 2015年
- 在高凝油藏开发过程中,原油易在孔隙中析蜡、发生胶质和沥青质沉积等。研究不同水驱环境中内源微生物群落及其与高凝油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河南魏岗油田高凝油藏产出水样为研究对象,优选最佳激活体系;通过微生物驱油物理模拟实验考察内源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情况,研究激活前后内源微生物的群落变化以及原油组分、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注采水样中微生物群落差异明显,内源微生物被激活后优势菌为芽胞杆菌(Bacillus sp)和梭菌(Clostridium ultunense)等,原油乳化分散等级最高可达5级,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最高为12.51%;凝点最多降低5℃,蜡含量降低3.95%以上,同时多环芳烃萘、菲及其同系物等降解较为明显;不同水驱环境中内源微生物在驱油、原油降解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何延龙张凡柴陆军蒲春生董浩韩春春佘跃惠
- 关键词:原油降解物理模拟
- 聚合物驱后油藏本源微生物采油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驱后油藏利用本源微生物采油的方法。本发明采用激活油藏本源微生物的方法,激活剂包括磷酸氢二铵,硝酸钠、糖蜜或蔗糖、复合氨基酸、钼酸铵、硫酸铜,氯化铁和硫酸锌。还可以进一步通过注入缓释营养剂和无机凝胶段塞...
- 佘跃惠张凡舒福昌王正良孔淑琼喻高明周玲革马莎莎韩春春董浩
- 文献传递
- 长庆油田延9低渗透油藏微生物群落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长庆油田延9低渗透油藏微生物群落,为实施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长庆油田延9油藏三口不同油井(柳28-46、柳28-47和柳27-45)的油水样品建立16S rDNA克隆文库进行研究。结果:构建了柳28-46、柳28-47和柳27-45油井样品的微生物基因克隆文库,其分类操作单元(OUT)数分别为21、20和20个;序列分析比对表明,3口井的共同的优势微生物菌群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分别占各文库的32.8%、32%和42.9%,它是最常见最主要的采油功能菌之一。此外硫酸盐还原菌(SRB)和铁细菌也处于优势地位,它们是原油开采中的有害菌。结论:延9低渗透油藏微生物群落和其潜在功能的分析为开展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资料。
- 韩春春佘跃惠张凡柴陆军苏超王正良舒福昌
- 关键词:微生物群落低渗透油藏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
- 延9低渗透油藏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研究
- 目前,人们对低渗透油藏微生物的生态结构、功能和微生物驱油机制等缺乏系统认识,从而限制了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因此,深入了解低渗透油藏微生物的生态组成与活动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应用16S rDNA分子克...
- 韩春春
-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铜绿假单胞菌微生物降解
- 文献传递
- 厌氧微生物对新疆六中区稠油的降解特性被引量:8
- 2012年
- 厌氧微生物作为油藏中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关于对原油的降解效果和降解机制的研究报道较少.对发酵菌富集培养物和产甲烷菌富集培养物作用前后的原油进行色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产甲烷菌富集培养物作用后的原油,其原油族组成变化明显,饱和烃和胶质相对含量降低,而芳香烃和沥青质相对含量上升,其中正构烷烃的含量有所增加,尤其是大于C22的正构烷烃的含量增加明显,藿烷及其同系物的含量也都有所上升.而发酵菌富集培养物作用后,饱和烃、芳烃以及胶质含量都略有上升,变化最明显的沥青质作用后下降了2%,发酵菌富集培养物降解了原油中的杂环芳烃二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呋喃.同时两种富集培养物对二环芳烃的降解作用明显.产甲烷菌富集培养物和发酵菌富集培养物作用后,新疆六中区原油中短链正构烷烃含量相对增加,而长链正构烷烃含量则相对减少,∑nC21-/∑nC22+值由作用前1.033分别下降到1.023和1.015,Pr/Ph的值基本都保持在0.945左右,但是Pr/nC17和Ph/nC18都有所增大.总的来说,产甲烷菌富集培养物对原油的降解作用更明显,两种不同厌氧微生物的富集培养物对原油的作用表现出了一定的选择性.
- 胥元刚何延龙张凡简洁韩春春佘跃惠
- 关键词:稠油微生物降解
- 水力脉冲波协同多氢酸酸化解堵反应动力学模型被引量:13
- 2016年
- 水力脉冲波协同多氢酸酸化技术对于高压注水、注汽井近井区域的储层堵塞具有高效的解堵效果。但目前针对该项技术的模拟理论及动力学研究较少,现场工艺参数设计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基于多氢酸活性酸组分的酸岩反应模型,以水力脉冲波传播动力学为基础,构建了水力脉冲波协同多氢酸酸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孔隙度、渗透率、酸液及矿物浓度随时间和距离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水力脉冲波协同多氢酸酸化解堵的参数敏感性,并进行了矿场应用分析。研究表明: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储层的酸化解堵效果,明显改善了酸液流速、酸液及矿物浓度的分布;振幅、频率较高时,酸液流速的径向差异直接影响相邻位置的解堵效果。针对不同类型的砂岩油藏设计了水力脉冲波协同多氢酸酸化解堵参数,并成功开展11井次矿场试验,注水压力平均下降6.3MPa,注汽压力平均下降3.5 MPa,起到了显著的解堵降压增注效果。
- 何延龙蒲春生董巧玲景成谷潇雨韩春春纪超刘洪志李晓
- 关键词:多氢酸解堵酸岩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