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旭
- 作品数:23 被引量:6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一种地面集油总机关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面集油总机关,包括底座、集油阀组和踏步平台,集油阀组和踏步平台均设于底座上,该底座在地面上,集油阀组的管线通过支撑件固设于底座上,踏步平台可移动;集油阀组的进油管线为多条且互相平行,进油管线与混进汇...
- 吕旭黎成赵晓辉张明王义邓智东马相阳杨晓辉胡剑董昭
- 文献传递
- 一种井口压差伴气回收系统
- 本发明提出一种井口压差伴气回收系统,包括:第一单流装置、第二单流装置和套气回收管,第一单流装置的入口连接在套气管线上,出口连接在出油管线上;第二单流装置连接在出油管线上,第二单流装置的入口与第一单流装置的出口相连通;套气...
- 侯宁章旭黎成孙浩王凯杨晓辉程小波冯建设吕旭马乐谭坤郝鹏飞石百平张纪录
- 文献传递
- 移动式油井质量计量装置
- 移动式油井质量计量装置,应用于油田采油井日产液量、含水量计量。在卡车上固定有储油箱,在卡车上固定有线分离计量装置;在线分离计量装置由罐状旋流分离器、气体流量计、质量流量计、进口阀门、出口阀门和管线组成。在罐状旋流分离器的...
- 申坤陈琛郭发荣吕旭王中海刘玉梅赵金玲
- 文献传递
- 安塞油田集输工艺的优化被引量:2
- 2011年
- 针对新区需要降低产建投资、老区安全环保风险大和计量系统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等问题,安塞油田开展了集输工艺的优化研究。应用示功图计量和数字化监控技术,开展了产建集油工艺的优化;应用多种管网优化技术,开展了环境敏感区域输油系统优化和集输管网整体优化,高回压和拉油井组集油工艺优化;应用多种计量新技术,开展了单井计量系统优化和站点三级产量监控体系建设。
- 吕旭朱洪征郭发荣
- 关键词:安塞油田集输工艺安全环保管网
- 安塞油田油气分离计量系统的应用被引量:4
- 2009年
- 为了有效解决这部分油井的计量问题,安塞油田开展了DFCM油气计量装置(基于质量流量计的多相流计量装置)的应用试验。该装置利用油气旋流分离、液体质量计量原理实现单井在线计量。现场应用试验表明,DFCM油气计量装置在计量准确性、环境适应性、设备稳定性等方面均能满足要求。安塞油田根据生产实际开展了DFCM油气计量装置的应用推广,解决了各类油井的计量问题,实现了地面工艺流程的优化简化。
- 陈琛陈华伟吕旭马丽张建红
- 关键词:安塞油田单井计量
- 安塞油田输油管道腐蚀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 陈琛吕旭张建红刘玉梅郭敏马丽赵金玲郭发荣张海峰董昭
- 项目来源:该项目属于2007年长庆油田公司低渗透油气田研发中心下的一个子项目。应用领域:该技术主要应用在油田集输、注水管道的腐蚀检测与剩余寿命评价。技术原理:防腐层检测采用多频管中电流技术,该技术通过检测外加交流信号随距...
- 关键词:
- 关键词:输油管道安塞油田
- 安塞油田高回压井组的优化治理被引量:1
- 2017年
- 安塞油田地形复杂、相对高差较大,地层低渗低产、土质具有湿陷性,井组出油管线距离长,冬季气温低,原油凝固点高,这些均是安塞油田井组高回压的主要原因。安塞油田实施水套炉加热、电加热、黄夹克保温、走向优化、管线插输、大管径串管集油和油气混输等优化措施,有效减少冬季高回压井组数量;实施管线投球、水力顶替、热洗清蜡、机械清垢等治理措施,确保冬季高回压井组正常生产。
- 吕旭马力张明鹏陈鸿鹍张明
- 关键词:安塞油田油气混输
- 杏南区采出水配注合格率的影响因素及治理措施被引量:1
- 2015年
- 安塞油田杏南区属于特低渗透砂岩油藏。注水系统能力不足、计量误差、阀门腐蚀失效和地层堵塞等因素导致注水井欠注和隐形超注,是影响杏南区采出水回注配注合格率的因素。因此,在杏南区采取了强化水质监控,强化活动洗井车闭路循环洗井,强化注水系统流程维护,利用移动式洗井车挤注活性水,以及实施酸化压裂增注等措施。通过采取上述措施2014年杏南区采出水回注系统平均消除注水井欠注200 m3/d,平均消除注水井隐形超注90 m3/d,采出水配注合格率从91.7%提高到97.6%。
- 吕旭张智斌金小壮吕磊
- 关键词:特低渗透欠注
- 安塞油田输油管道腐蚀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5
- 2009年
- 安塞油田输油管道大部分位于环境敏感区,管道腐蚀检测技术对于安塞油田输油管道的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国内外管道腐蚀检测技术调研的基础上,优选出一套适合安塞油田输油管道的腐蚀检测及评价技术,并应用该技术对不同区块、不同介质、不同年限的14 km输油管道开展了腐蚀检测,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剩余强度、剩余寿命评价,取得了一定的结论和认识。
- 陈琛吕旭郭发荣刘玉梅董昭
- 关键词:输油管道
- 低渗透油藏水平井深抽工艺技术探讨
- 2014年
- 近年来长庆油田开始规模应用水平井开发低渗透油藏,由于受常规抽油泵工作倾角局限性以及抽油杆、油管偏磨问题限制,目前大多数水平井采取抽油泵-抽油机方式在直井段生产,不能满足水平井深抽,降低流压的要求,充分发挥长水平段生产潜力,研发了抽油泵深抽及配套防偏磨工艺。现场试验表明:改进的抽油泵在倾角80°井段工况正常,实现了水平井接近水平段深抽,获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朱洪征张建魁吕旭
- 关键词:水平井深抽偏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