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梓松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双酚
  • 2篇双酚A
  • 1篇絮凝
  • 1篇絮凝体
  • 1篇饮用水
  • 1篇饮用水处理
  • 1篇剩余污泥
  • 1篇剩余污泥减量
  • 1篇嗜热
  • 1篇嗜热菌
  • 1篇水处理
  • 1篇水体
  • 1篇炭吸附
  • 1篇污泥
  • 1篇污泥减量
  • 1篇内分泌干扰
  • 1篇内分泌干扰物
  • 1篇聚合氯化铝
  • 1篇混凝
  • 1篇活性炭

机构

  • 3篇湖南大学

作者

  • 3篇王梓松
  • 2篇曾光明
  • 1篇张莹
  • 1篇李小明
  • 1篇赵维纳
  • 1篇余健
  • 1篇廖青
  • 1篇张长
  • 1篇杨麒
  • 1篇谢更新
  • 1篇马晓莹

传媒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在饮用水处理过程中的典型行为研究
双酚A/(BPA/)是典型的内分泌干扰物,诸多研究表明BPA在试管试验与活体试验中均表现出对动物体急性毒性和对生殖、胚胎、神经系统发育的内分泌干扰影响,由于其在现代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可以经由各种途径污染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
王梓松
关键词:双酚A饮用水处理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
文献传递
聚合氯化铝对水体中双酚A的混凝特征被引量:10
2008年
以聚合氯化铝(PAC)作为混凝剂,探讨了双酚A(BPA)在模拟水体混凝过程中的去除效果和混凝特征.结果表明,在较低TOC浓度和浊度条件下,随着PAC投加量的增加,BPA的去除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本实验条件下最优的混凝剂投加量约为BPA/PAC=1:2.6(质量比).pH值6.0-8.0时,混凝对BPA有相对较好的去除效果,此时水体中铝盐多核络合物的电中和是混凝的主要作用机理.原水中的腐殖酸类有机物和浊度物质对BPA的混凝过程有较大的影响,较高浓度的腐殖酸类物质会削弱PAC对BPA的混凝效果,而随着浊度的提高,BPA的去除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王梓松谢更新曾光明张长马晓莹余健
关键词:聚合氯化铝双酚A混凝絮凝体
嗜热酶溶解法促进剩余污泥减量行为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在剩余污泥中接种含混合嗜热菌的驯化种泥,通过批式运行,考察了不同温度下污泥中VSS、TSS、蛋白质等的溶解情况。结果表明,接种嗜热菌能促进悬浮固体的溶解,最适宜的处理温度为65℃,在该温度下处理120 h后,TSS和VSS的最大溶解率可分别达31.94%和48.04%,而未接种条件下的最大溶解率仅分别为19.69%和28.82%。微曝气条件下SCOD得到了累积,65℃处理72 h后SCOD出现最大值(4699 mg/L),有利于厌氧消化。此外,由于接种混合嗜热菌还促进了蛋白质的溶解,蛋白质和氨氮含量均是先上升后缓慢下降,说明蛋白质的溶解和氨氮浓度的变化均为动态平衡的结果。
赵维纳李小明杨麒曾光明张莹廖青王梓松
关键词:嗜热菌剩余污泥减量胞外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