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韬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1篇电力
  • 1篇电力线
  • 1篇电力线通信
  • 1篇电气
  • 1篇电信息
  • 1篇信息流
  • 1篇信息流分析
  • 1篇用电信息
  • 1篇用电信息采集
  • 1篇站点
  • 1篇通信
  • 1篇配网
  • 1篇自适
  • 1篇自适应
  • 1篇自适应加权
  • 1篇拓扑
  • 1篇协调器
  • 1篇基于神经网络

机构

  • 3篇国网四川省电...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积成电子股份...
  • 1篇国网四川省电...

作者

  • 3篇李方硕
  • 3篇刘丽娜
  • 3篇王韬
  • 2篇周一飞
  • 1篇屈鸣
  • 1篇熊思宇

传媒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电子器件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HPLC应用场景下的台区曲线采集效率提升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前,基于高速电力线通信(high speed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HPLC)技术的传统抄表方案最快只能采集15 min的冻结数据,无法满足电力物联网所需分钟级数据的要求。为实现分钟级实时数据采集,对传统采集方案提出改进方案:首先,在站点(station,STA)应用层增设采集任务模块,使STA存储电表实时数据并按采集任务将其上传;其次,将集中器与中央协调器(central coordinator,CCO)模块之间的通信方式替换为以太网通信,并增设CCO应用层收发子层模块,用以克服传输速度瓶颈;最后,将Q/GDW1376.2通讯协议更替为DL/T698.45协议,使得从主站到站点的通讯协议规范统一,提高单帧数据的有效数据占比。实验室模拟以及现场在线台区测试结果表明:新的采集效率优化方案可实现采集现场台区5 min冻结数据,且上传时间维持在70 s内,可在相同采集时间段内获得更多电力数据,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业务开展建立了数据基础。
刘丽娜李方硕王韬屈鸣易黎熊思宇
关键词:高速电力线通信站点
基于云平台的用电计量采集信息流分析系统被引量:13
2021年
针对电力计量系统存在的自身状态感知效果差等问题,结合设备采集终端配置要求,提出了基于云平台的计量采集设备信息流监控技术。以云平台为基础为电力计量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提供支撑,构建了计量数据智能分析系统,能够对计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针对新型业务对计量数据的需求,分析了信息流监控技术,设计了基于云平台的信息流监控系统,说明了系统构架、并行计算以及通信方式,结合以负荷预测为案例的神经网络说明了该系统的应用场景,说明了所提技术的适用性。
刘丽娜周一飞王韬李锐超李方硕郑宝毅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信息流神经网络
基于神经网络的配网电气拓扑识别算法被引量:3
2023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通道自适应加权神经网络的配网电气拓扑识别算法,构建了多通道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模型,以电压、电流、功率和功率因数4种采集数据作为各通道的输入数据,通过两层叠加的卷积模块实现特征提取;同时,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加权的特征融合方案,通过神经网络自适应学习各通道重要性特征。实验采用真实用电数据制作数据集,并针对通道数、数据种类、数据维度等参数进行了多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融合多种用电数据特征,配网电气拓扑辨识准确率达到99.772%。
刘丽娜王韬周一飞程志炯李方硕张昱航徐杰
关键词:自适应加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