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东
- 作品数:95 被引量:246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电子电信更多>>
- 一种基于人类视觉感官的水下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 本发明提出一种人类视觉感官下水下图像的质量评价方法,包括1采用超像素分割算法进行预分割;2通过改进MSRM融合算法分离出背景和前景,并保持较好的边缘信息;3将背景图分块并在背景块中提取颜色、饱和度和对比度等特征;4拟合多...
- 王鸿东刘洋王检耀王双园刘怀周
- 一种狭水道无人艇避碰局部路径规划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狭水道无人艇避碰局部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进入狭水道后,基于地形感知信息,进行航路规划,建立局部航路;S2)建立识别通道,识别通道是一个基于无人艇位置及航道宽度划定的动态区域,用于...
- 王鸿东孙世平孔杰杰向金林李锋
- 一种基于改进RANSAC的目标船姿态估计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RANSAC的目标船姿态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激光雷达原始点云数据预处理;步骤2:对预处理后的点云进行基于点云法向量的滤波器过滤,保留最大的点集作为主平面点云,其余点集作为无关...
- 王鸿东魏圣哲李正宇楼建坤
- 一种可聚散的无人艇集群设计方法
- 本发明公开出了一种可聚散的无人艇集群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以无人船集群以编队组合模式航行时减小总阻力和提升耐波性为目的设计船型;步骤2,设计无人船集群的连接装置;步骤3,设计并联式模块化船舶微电网;步骤4,设计...
- 靳渊王鸿东楼建坤黄靖添
- 一种可用于开阔水域的油污清理的组合双体无人船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开阔水域油污清理的组合双体无人船,由主片体和辅片体组成,每单个片体配备两个艉部推进器与一个艏部侧推;两个片体中间配置电磁式吸合脱离装置,通过控制电流大小来控制电磁铁的吸合力,从而方便控制片体之间进行组...
- 王鸿东刘洋楼建坤吴宇亮林剑宏
- 一种用于无人船艇测试的可移动数据采集终端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无人船艇测试的可移动数据采集终端,包括核心板(1)、船位测量系统(2)、移动通信系统(3)和密封壳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核心板(1)具有外部电源接口、RS232串口通信接口,处理船位测量系统(2...
- 黄一王鸿东易宏梁晓锋欧阳子路
- 文献传递
- 海流扰动下ROV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
- 2025年
- 针对水下遥控机器人(ROV)在模型参数不确定和海流扰动下的运动控制问题,基于有限时间命令滤波和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设计出一种自适应反步控制系统。首先,基于马尔科夫过程构建随机海流模型,并构建海流扰动下的ROV数学模型;其次,针对期望速度引入命令滤波技术,以减少传统反步法迭代导数带来的计算量;然后,利用RBF神经网络对ROV模型的不确定项和外部未知扰动进行估计,并设计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器;最后,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文中设计的控制器可以实现ROV航行的精确控制,并能够有效抑制模型的不确定项和海流扰动对ROV运动的影响。
- 李相衡闫昭琨楼建坤王鸿东
- 关键词: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 一种用于海上无人巡检系统的无人机收放机构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海上无人巡检系统的无人机收放机构,包括栖息网、弹性足和足端抓钩;栖息网是固定设置在无人艇甲板顶部的金属网;弹性足与无人机相连,包括连接装置、拱形足段、平足段;足端抓钩包括记忆金属钩和加热电阻丝;所述...
- 彭云强王鸿东王检耀杨奕修炜杰王宇林
- 船舶大容量储能系统应用研究综述被引量:15
- 2022年
- 储能系统是船舶中的重要设备,可为各类船舶负荷提供能源。随着电力推进技术的成熟,全电船舶已成为未来船舶设计的主要方向。在此背景下,储能系统将由主要为辅助负荷供能逐步发展到为多类型船舶负荷供能,特别是作为船舶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各类船舶主/辅机配合,在满足船舶各类负荷需求的前提下提高船舶的经济/环保特性。功能角色的转变加速了大规模储能系统接入船舶,带来了储能系统的状态估计、能量管理、优化规划等一系列问题。首先,对目前的储能技术进行分类;然后,介绍典型全电船舶的分类方法并指出储能系统的应用场景;最后,提出大容量储能系统接入船舶后带来的若干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即船舶储能系统分布式控制、船舶储能系统适应性规划与优化,以及船舶储能系统状态评估。所做研究可为未来大规模储能系统在电力化船舶上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方向。
- 方斯顿王鸿东张军军
- 关键词:分布式控制
- 智能船舶及测试验证评估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6
- 2021年
- 近年来,智能船舶技术发展风起云涌,相关国家、机构、企业纷纷布局深耕,并开展了大量项目研究。随着智能船舶功能研发、产品定型、检验认证等方面研究的逐步深入,对其测试验证评估技术研究的需求日益增强。自此,各国开始积极探索智能船舶测试验证评估技术,以满足对智能船舶功能测试核定和自主能力分级的需求。
- 刘佳仑杨帆马吉林王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