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晓光
- 作品数:47 被引量:658H指数:1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从妻居抑或从夫居——中国城市居民的初婚代间同住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初婚居住安排是了解家庭形态与结构发展的重要事件。本研究基于“2010上海家庭调查”资料,从作为家庭生命周期起点的初次结婚入手,将居住安排作为家庭决策的后果,来检视影响中国城市夫妻选择从妻居抑或从夫居的微观因素。研究发现,夫妻阶层地位高者选择与己方父母同住的机率更高,教育程度高的丈夫更可能从妻居,而性别角色观念对居住安排并没有显著效应。这说明资源优势影响从妻居或从夫居是中国城市居民的初婚代间同住形成的重要因果机制。
- 宗媛媛范晓光
- 关键词:居住安排家庭生命周期性别角色观念家庭形态家庭调查
- 中国精英地位代际再生产的双轨路径(1978-2010)被引量:29
- 2016年
- 本文试图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父辈的优势地位影响子代获得特定精英身份的程度和方式,以及这一模式是否在1978-1992年、1993-2002年、2003-2010年这三个历史时期发生了变化。通过对2011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SS2011)资料的分析,本研究发现虽然父辈的优势地位对子代的精英地位获得有着显著正效应,但体制精英和市场精英的代际流动仍然遵循着两条相互隔离的轨迹,只是在2003年之后体制精英的子女成为市场精英的几率比1993-2002年有所上升。对可能造成这种代际再生产模式的原因分析表明,虽然精英地位获得的影响因素多元化给社会流动提供了一定的开放性,但未来代际再生产的趋势很可能会强化并且由体制精英占据主导。这种代际流动的格局及趋势在更宏观的层面上反映了中国自市场转型以来政治经济生态的变迁。
- 吕鹏范晓光
- 关键词:代际流动
- 计算社会学的基础问题及未来挑战被引量:11
- 2022年
- 计算社会学是计算社会科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面对作为典型的复杂性系统的社会,实证社会科学主要面临来自分析对象、研究者和研究设计的不确定性,以社会仿真和大数据分析为主要传统的计算社会科学可以积极应对实证社会科学的不确定性,而作为计算社会科学分支的计算社会学具有学科交叉、基础理论和应用对策并行等特质,在回应实证主义面临的诸多困境时具有明显优势。在此基础上,阐释了计算社会学的概念界定、学科边界、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等基础问题,认为计算社会学是以计算科学、数据科学等为主要分析工具,将非介入方式收集的大规模数据与传统数据集相结合,挖掘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的规则和模式,用以解释人类行为与社会运行规律的科学。最后,提出化解国家定位与学科自觉、定性与定量、抽样调查与感应器使用等的内在张力是推动中国计算社会学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 范晓光刘金龙
- 关键词:社会仿真数据挖掘社会预测社会干预
- 中国私营企业主的社会构成:阶层与同期群差异被引量:33
- 2017年
- 基于中国私营企业调查历年数据,试图回答"私营企业主的社会构成"这一经典命题。经过近40年的发展,私营企业主的总体构成已发生重大变化,有市场背景、受过高等教育、非政治党派的构成在上升。通过将私营企业主的职业流动进一步划分成"下海"、"改制"、"跨界"、"跳板"、"草根"等类型,发现大、中、小三种类型的企业主在创业前的职业流动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大企业主更有可能来自体制内下海或改制,而中小企业主以体制外成长为主。多元回归和系数集束化分析表明,教育程度与政治身份在阶层地位和同期群方面对企业主职业流动产生不同的影响。
- 范晓光吕鹏
- 关键词:私营企业主阶层
- 阶层自我定位、收入不平等和主观流动感知(2003-2013)被引量:124
- 2016年
- 基于2003—2013年10年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9万多城乡居民样本,剖析中国人阶层自我定位的结构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0年来中国人的阶层自我定位稳定地呈保龄球状:"低位认同"者占据调查对象大半,且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大多数国家。在个体层面,10年间教育、收入和职业等客观指标对阶层自我定位的净效应较小且逐渐弱化;主观流动感知与阶层自我定位的关联较强,但这10年中"向上流动感"的拉动作用有所降低。在宏观层面,经济增长速度并不能提升阶层自我定位,而收入不平等对阶层定位具有明显的负面效应。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社会转型期抑制收入差异和扩大流动机会对于提升公众"获得感"的重要意义。
- 陈云松范晓光
- 关键词:阶层认同收入不平等社会流动
- 找回代际视角:中国大都市的住房分异被引量:11
- 2018年
- 既有研究主要从市场转型和生命历程视角分析中国的住房不平等。以家庭为分析单位,从代际的视角,对"北上广特大城市居民生活状况调查"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第一,代际地位累积优势显著影响住房产权的获得,并且这种累积优势效应随着住房市场化的推进而强化;第二,本地户籍和国有部门出身更有利于子代从福利房渠道获得住房,但对那些来自管理者家庭的子代而言,他们更可能得到父辈的支持,并拥有商品住房,而稳定的管理者却可以同时从两个渠道获得住房;第三,地位优势累积效应还在单位和户籍上存在内在异质性。以上发现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中国社会的住房不平等。
- 范晓光吕鹏
- 关键词:大都市住房
- 中国农村的宗族网络与民事纠纷应对被引量:4
- 2016年
- 宗族网络是否影响民众的纠纷卷入以及如何影响纠纷应对渠道选择,既有研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本文利用CGSS2005数据,考察了宗族网络对农村居民民事纠纷应对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宗族网络不仅抑制农村居民卷入民事纠纷,而且其强度也使得农村居民更可能采取非正式渠道解决民事纠纷;引入公民意识变量后,这种非正式选择效应也未被显著消解。以上结果表明,作为非正式制度的宗族网络仍然在社会快速转型过程的乡村社会具有积极作用,这为建立能符合"制度需求"的多元纠纷解决体系提供了新的可能。
- 范晓光雷鸣肖阳
- 关键词:民事纠纷公民意识非正式
- 中国私营企业主的“盖茨比悖论”--地位认同的变迁及其形成被引量:17
- 2018年
- 私营企业主的地位认同与经济社会秩序密不可分,其变化趋势及形成有别于其他社会阶层。基于中国私营企业调查1997-2014年九次横截面数据,本文发现私营企业在营业收入持续上行的同时,企业主的地位认同水平却未能始终保持上升,在2002年开始下降且不断加速,到了2012年后开始抬升。本文将企业主的这种客观地位与主观地位认同错位变化现象称为"盖茨比悖论"。分析表明,政治纽带和维系性政商成本是影响私营企业主地位认同形成的关键因素;与市场化水平的提高相伴,政治纽带对地位认同的正效应在减弱,但维系性政商资本的负效应始终存在,共同构成"悖论"产生的核心机制。本文强调将私营企业主的地位认同置于企业与国家的互动过程中来理解是可行的,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稳步推进为提高企业主的地位认同提供了新的动力。
- 范晓光吕鹏
- 关键词:私营企业主
- 社会变迁视野中的青年单身:一种社会学的解释
- 2006年
- 在新一轮的单身潮中,不少到了谈婚论嫁年龄的青年人似乎放弃了对浪漫爱情的渴望。在很多人看来,人类精神的最高境界就是对浪漫爱情的追求,爱情是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而这些单身青年中,相当一部分人的经济收入较高、从事的职业也令人羡慕,这更加令人费解。
- 范晓光袁日华
- 关键词:青年人单身社会变迁社会学经济收入爱情
- 浙江离“橄榄型社会”还有多远?——对浙江省培育“橄榄型社会”的评估
- 2012年
- "橄榄型社会"是对"中产阶层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结构"的形象表述。根据对收入、职业、教育等三个层面考察,浙江省中产阶层的总量和比例在"十一五"期间都呈上升趋势。但从总体结构上看,浙江省社会结构仍接近于"底大、中瘦、上细"的"洋葱头型"。区域比较表明,浙江省"橄榄型社会"的各项指标都与江苏省相当,但与上海相比差距明显,与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并不完全匹配。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足会越来越成为制约浙江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瓶颈。
-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课题组王金玲范晓光雷鸣李颖晖
- 关键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