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
- 作品数:24 被引量:59H指数:6
-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省特种光纤与光纤传感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磁流体填充的缺陷芯光子晶体光纤磁场传感器的研究
- 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子晶体光纤萨尼亚克干涉仪的磁场传感器。假设磁流体被填入光纤气孔中,这种液体的折射率会随着磁场变化而变化,而萨尼亚克干涉仪对折射率比较敏感,因此我们可以组建传感系统。磁流体的折射率随磁场的变化服从郎之万...
- 刘强李曙光陈海良李建设王新宇王光耀赵云燕
- 关键词:光子晶体光纤磁场传感器
- 基于用户访问路径分析的页面推荐模型被引量:3
- 2007年
- 已有的基于访问路径分析的页面推荐系统大多由离线处理和在线处理两部分组成,由于其周期性离线处理的过程较为耗时,难以适应大型网站以及内容更新频繁的网站的需要。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用户访问路径分析的页面推荐模型。该模型采用在线处理方式,利用增量图划分方法形成页面聚类,依此生成动态页面推荐。模型以Apache模块的形式实现,可适用于大型网站以及内容更新频繁的网站。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整体性能。
- 刘强郭景峰
- 关键词:网页推荐
- 基于少模光纤长周期光栅叠栅的折射率传感特性被引量:6
- 2018年
- 为了克服折射率测量过程中温度交叉敏感的影响,提出并制备了一种少模光纤长周期光栅传感器.该传感器利用CO_2激光器在少模光纤上先写入周期为654μm、长度为30mm的长周期光栅,然后用旋转平台将光纤旋转180°,再写入相同长度周期为819μm的长周期光栅制作而成,其传输光谱在1 487.2nm和1 533.0nm处出现两个由不同模式耦合形成的谐振峰,通过监测两个谐振峰差值的变化减少温度串扰,实现折射率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两个谐振峰差值在折射率1.333 3~1.376 6范围内的灵敏度为143nm/RIU,在温度20~70℃范围内的灵敏度为-0.002 5nm/℃,温度灵敏度远低于折射率灵敏度,具有对温度不敏感的特性.与传统光纤传感器相比,该传感器具有温度干扰小,折射率灵敏度高等优势,并且尺寸较小、结构紧凑,可在工业、水利、医学等领域广泛应用.
- 刘强毕卫红付兴虎薛艳茹付广伟金娃
- 关键词:少模光纤长周期光纤光栅折射率传感温度
- 铟铈铜铌酸锂晶体光谱特性及抗光损伤能力被引量:3
- 2010年
- 在铌酸锂LiNbO3(LN)中掺入0.1 mol%CeO2,0.1 mol%CuO和0.5 mol%、1 mol%和1.5 mol%In2O3,用Czochralski技术生长In:Ce:Cu:LN晶体。利用Avatar-360型FT-IR红外光谱仪测试了晶体的红外光谱,发现In(3 mol%):Ce:Cu:LN晶体的OH-吸收峰由LN的3 484 cm-1移到3 508 cm-1。利用WFZ-26A型紫外-可见光分光分度计测试了晶体的紫外可见光谱,发现当In掺量小于3 mol%时,随In掺量的增加,基础吸收边向短波方向移动,即发生紫移,在掺入量达到3 mol%时,基础吸收边红移。采用透射光斑畸变法测试了晶体的抗光损伤能力,结果表明:In(3 mol%):Ce:Cu:LN晶体的抗光损伤能力比其他样品明显增强,较Ce:Cu:LN晶体的抗光损伤能力高出两个数量级。探讨了In:Ce:Cu:LN晶体OH-吸收峰及基础吸收边移动和抗光致散射能力增强的机理。
- 徐朝鹏孙燕王利栓管秀平刘强张晓玲毕卫红
- 关键词:光谱特性
- 如何提高高校学院办公室工作效率被引量:2
- 2008年
- 阐述了高校学院办公室的重要地位及基本职能,分析了目前办公室工作特点,并就如何提高学院办公室工作效率提出了建议。
- 刘强
- 浅谈如何提高材料力学实验教学质量被引量:3
- 2013年
- 针对学生做材料力学实验情况以及撰写实验报告的情况,分析了现行"材料力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探讨如何提高材料力学实验教学质量,让学生对实验产生兴趣,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强化学生对所学材料力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 李晓靓刘强
-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质量
- 基于光子晶体光纤倏逝波耦合海水盐度传感机理研究
- 2013年
- 光子晶体光纤倏逝波传感器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光学检测技术,利用光子晶体光纤导光机制和模式特性来对温度、压力、液体浓度等参数进行精确测量。
- 刘强李晓靓
- 关键词:光子晶体光纤盐度
- 土壤成分近红外光谱检测的重点和难点
- 2013年
-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是一种快速的检测分析方法,在土壤科学领域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主要介绍了土壤成分近红外光谱检测的重点和难点,并对发展动向进行了展望。
- 刘强李晓靓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技术土壤成分
- 毛细铜管封装的内嵌式镀金光纤布拉格光栅温度和应力传感器被引量:6
- 2021年
- 为了实现复杂、恶劣环境下工程机械表面无损的应力监测方式,实现对大型工程机械的实时动态监测,提出了基于磁控溅射技术的光纤布拉格光栅(FBG)应力传感器封装方法。并对完全嵌套(整个栅区嵌套毛细铜管)和两端嵌套(栅区两端嵌套毛细铜管)两种封装方法开展了研究。从理论分析和有限元仿真的角度比较了传感器的增敏效果,前后结果一致。制备了传感器实物并进行了温度、应力和对比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下FBG传感器能提高约7.5%的灵敏度。温度实验表明第二种封装结构的温度反馈相关系数R2达到了0.99948,在30℃∼80℃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度;应力实验的相关系数R2也达到0.99924,灵敏度为6.14 pm/MPa,在该实验搭建的解调系统下精度达到0.05 MPa,可以快速、精确地解调应力。对比实验表明,光栅解调仪组成的监测系统比应变片组成的监测系统具有更高的精度,最大偏差值减小了59.8%。嵌套毛细铜管的金属化方式结合有机胶固定的封装结构简单、灵敏度和精度高,可以满足大型工程机械表面无损实时健康监测的需求。
- 张燕君高海川张龙图刘强付兴虎
- 关键词:光纤布拉格光栅磁控溅射温度传感器应力传感器
- 基于光源调制的扫描式镀膜玻璃色差检测方法被引量:1
- 2015年
- 为了实现对镀膜玻璃色差的自动测量,建立了色差扫描测量系统。根据色度学理论并结合实际镀膜玻璃工业的生产过程,提出扫描式光谱测色法,用于镀膜玻璃颜色差异的在线检测。阐述了在线色差检测原理与方法,引入光源调制和信号同步解调技术,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极大地改善了外界光干扰等背景噪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对比实验表明:该抗干扰设计方法可以使实际色差变化曲线相对平滑,峰峰值由1.0变为0.4,能够满足实际色差控制的需要,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为实现高精度的在线颜色测试与品质控制提供参考。
- 张保军毕卫红刘强张宇付广伟
- 关键词:色度学镀膜玻璃光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