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启玲

作品数:75 被引量:581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成都市科技局项目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生物学
  • 15篇轻工技术与工...
  • 14篇医药卫生
  • 9篇化学工程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15篇生物转化
  • 14篇发酵
  • 13篇微生物转化
  • 8篇微生物
  • 7篇诱变
  • 6篇红花
  • 6篇杆菌
  • 5篇芽孢
  • 5篇芽孢杆菌
  • 5篇皮素
  • 5篇葡萄糖
  • 5篇中药
  • 5篇苷元
  • 5篇纳豆
  • 4篇选育
  • 4篇原生质
  • 4篇原生质体
  • 4篇质体
  • 4篇生物发酵
  • 4篇糖苷酶

机构

  • 69篇四川大学
  • 5篇成都中医药大...
  • 4篇中国民航大学
  • 4篇四川高维系统...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乐山师范学院
  • 3篇技术公司
  • 2篇国家粮食储备...
  • 1篇湖北工业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云南省林业科...
  • 1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云南省烟草科...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四川省中药研...
  • 1篇国家粮食局
  • 1篇中国民航信息...

作者

  • 74篇孙启玲
  • 12篇沈竞
  • 11篇苏建
  • 10篇高陪
  • 9篇何晨
  • 8篇白家峰
  • 8篇徐非一
  • 8篇陈永强
  • 8篇罗强
  • 8篇徐萌萌
  • 7篇陈咏竹
  • 7篇高婷
  • 7篇冯志华
  • 7篇田天丽
  • 7篇徐春
  • 6篇薛慧玲
  • 6篇王嫱
  • 6篇霍蕾
  • 6篇阳泰
  • 5篇汪红

传媒

  • 24篇四川大学学报...
  • 6篇天然产物分离
  • 5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天然产物研究...
  • 3篇四川食品与发...
  • 2篇中成药
  • 1篇交通企业管理
  • 1篇四川环境
  • 1篇生物技术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食品科技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粮食与饲料工...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中草药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交通与运输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 15篇2005
  • 13篇2004
  • 4篇2003
  • 6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能离子注入微生物育种及其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02年
该文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微生物诱变育种方式——低能离子注入诱变育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冯志华孙启玲
关键词:离子注入技术微生物育种诱变育种
青黛微生物发酵工艺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研究青黛炮制中的微生物发酵工艺。方法:采用微生物技术、高压液相色谱法研究青黛炮制过程中微生物发酵作用。结果:温度和微氧是青黛炮制过程中影响发酵的关键因素。结论:证明了真菌在青黛炮制中有着重要作用。
阳泰王永宏徐非一杨明许润春孙启玲
关键词:青黛发酵真菌
γ-多聚谷氨酸水凝胶制备及生物安全性评价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最近应用于临床的纳米创伤敷料中复合了纳米银等抗菌材料,虽抗菌性能较强,但生物相容性差,无法降解,对环境造成污染。拟通过观察γ-多聚谷氨酸酯化改性反应的动力学条件以及酯化后γ-多聚谷氨酸制备新型水凝胶的最佳方法,并对γ-多聚谷氨酸水凝胶的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为创伤敷料、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等领域提供一种新型的水凝胶材料。方法:实验于2006-08/2007-01在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完成。①以γ-多聚谷氨酸为原料,烯丙基溴及溴代正丁烷作酯化剂,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油浴60℃条件下制备酯化γ-多聚谷氨酸。②以酯化γ-多聚谷氨酸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作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作交联剂,充N2保护,80℃油浴,制备γ-多聚谷氨酸水凝胶。③采用细胞毒性实验、生物降解实验、皮肤刺激与致敏实验、全身急性毒性实验对γ-多聚谷氨酸水凝胶的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①酯化γ-多聚谷氨酸:酯化度为40%和50%的γ-多聚谷氨酸具有一定疏水性又能保持适当亲水性。②吸水性分析:酯化度为40%的γ-多聚谷氨酸水凝胶吸水率能够达到自身重量的44倍。③细胞毒性实验结果:L929细胞在γ-多聚谷氨酸水凝胶浸提液中形态正常;MTT检测表明γ-多聚谷氨酸水凝胶浸提液组毒性为0级或1级。④生物降解实验结果:γ-多聚谷氨酸水凝胶在5d后即能降解60%,在15d时仅残余少量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⑤局部斑贴实验结果:γ-多聚谷氨酸水凝胶各时段各部位无红斑和水肿反应,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皮肤刺激反应为0级。⑥皮肤致敏实验结果:移去斑贴物1,24,48h后,试验动物贴敷部位均无红斑和水肿出现,反应积分小于1。根据皮肤致敏实验分级标准,γ-多聚谷氨酸水凝胶对豚鼠无明显的潜在致敏性。⑦全身急性毒性实验结果:γ-�
王敬高陪沈竞苏建孙启玲
关键词:生物安全性
微生物转化红花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结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采用一株地衣牙孢杆菌(C2-13)与川红花共发酵以增加川红花药效。川红花中主要药效物质红花黄色素A(SYA)经过转化之后,失去一个酚基,生成一种新物质SYA-X,其活血化瘀药效明显增强。利用聚酰胺树脂对转化后的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经过制备性HPLC得到SYA-X,利用UV,IR,MS等方法并结合微生物代谢途径确定其结构。结果表明,SYA经过C2-13发酵转化后,由间位裂解途径使苯环开环,最终末端为乙醛基。
陈智张韬徐春孙启玲
关键词:红花红花黄色素A生物转化分离纯化
黄芩微生物发酵产物的分离提取被引量:10
2005年
采用筛选获得的β-葡萄糖醛酸酶产生菌HQ-10对黄芩中的主要前体物质黄芩苷进行发酵转化。产物经TLC、HPLC检测,确定为有效成分黄芩素(黄芩苷元)。通过正交实验对产物的分离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黄芩素得率3.26%,是原药材含量的5.3倍。
薛慧玲徐萌萌阳泰柏刚孙启玲
关键词:黄芩苷黄芩素黑曲霉Β-葡萄糖醛酸酶生物转化
中药及其优化培养基对双歧杆菌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2
2004年
采用比浊法确定枸杞和山药浸提物对青春双歧杆菌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正交实验选择了该菌的两种增值培养基,其中50%枸杞浸提物的添加量为2%,25%山药浸提物的添加量为3%.对处于最佳培养基条件下,对该菌生长曲线进行了测定,稳定期时采用Hungate厌氧滚管技术计数,最高活菌数达到2.21×108cfu/mL.
张火云孙启玲袁月祥刘晓风陈飞
关键词:青春双歧杆菌中药增殖培养基优化
微生物发酵转化甘草提高其药效的研究被引量:38
2007年
通过筛分到的一株产β-葡萄糖醛酸酶的黄曲霉HC-12对甘草进行液体发酵转化,HPLC检测发酵前后的样品进行常规动物药效实验验证甘草发酵后的增效效果,HPLC结果表明甘草经黄曲霉HC-12转化作用后,甘草中的甘草酸水解为甘草次酸.动物药效学实验说明发酵后甘草的抗炎、镇痛活性较未发酵甘草有显著性提高,并且药效作用迅速.通过微生物对甘草中的甘草酸的转化作用,甘草的药效显著增强.
陈永强徐春徐凯樊思睿孙启玲
关键词:甘草甘草次酸抗炎镇痛
一种运价搜索系统的数据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运价搜索系统的数据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和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具体为接收前端运价发布系统发布的运价报文数据;对运价报文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操作字段和运价数据,运价数据包括文本数据和结...
刘亚宁张宏海刘硕田丰 余朝 肖傲三马惟孙启玲
甘草次酸微生物的两种发酵酶解生产工艺比较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通过实验室保藏的葡萄糖醛酸酶菌种HC-12发酵甘草转化甘草酸,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复杂系统定向反馈优化两种方法进行发酵酶解工艺优化的研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4d,酶解时间18h,酶解pH值为5.0,酶解温度为30℃,在此条件下可使甘草酸100%转化。通过比较两种发酵酶解工艺,复杂系统定向反馈优化方法能够较好较快地得到甘草次酸微生物发酵酶解生产工艺,该方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
陈永强徐非一王嫱何晨徐萌萌孙启玲
关键词:甘草甘草酸甘草次酸葡萄糖醛酸酶
甘草的微生物转化被引量:4
2005年
用一株产β-葡糖醛酸酶的菌种HC-12对中药甘草进行液体发酵转化。通过对菌种复合诱变以及应用系统数值化及灵敏值系统调控技术优化了发酵工艺最佳工艺为:采用HPLC技术证明了菌种HC-12对甘草发酵转化作用。经过柱层析及HPLC及^1H NMR鉴定分离得到甘草次酸纯品。
何晨霍蕾王建芳陈永强孙启玲
关键词:微生物转化甘草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