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强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盐胁迫
  • 1篇叶黄素循环
  • 1篇造林
  • 1篇造林技术
  • 1篇植物
  • 1篇生境
  • 1篇生境土壤
  • 1篇生理生态
  • 1篇生物学
  • 1篇土壤
  • 1篇热耗散
  • 1篇种质
  • 1篇种质资源
  • 1篇紫黄质脱环氧...
  • 1篇桤木
  • 1篇桤木属
  • 1篇细胞
  • 1篇胁迫
  • 1篇理化性
  • 1篇理化性质

机构

  • 6篇南京林业大学
  • 3篇江苏省林业科...

作者

  • 6篇方炎明
  • 6篇张强
  • 3篇周鹏
  • 2篇张敏
  • 2篇陈庆生
  • 2篇代慧
  • 1篇黄利斌
  • 1篇林峰
  • 1篇赵青
  • 1篇李瑾瑾

传媒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江苏林业科技
  • 1篇植物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灌木柳叶PSII对盐胁迫的响应及耐盐性被引量:4
2014年
为探讨盐胁迫对柳树叶PSⅡ的影响机理及其耐盐性,以两个耐盐性差异显著的灌木柳无性系为试验材料,水培法培养幼苗,盐胁迫(NaCl浓度分别为0、50、100、150、200 mmol·L-1)处理幼苗7 d,利用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研究盐胁迫对柳树叶片光合机构的影响。结果显示:NaCl抑制了灌木柳生长,且灌木柳无性系JW2345受抑制程度小于无性系JW2367;盐胁迫下灌木柳Fv/Fm荧光图变化明显,荧光参数Fv/Fm、Fm、F'v/F'm和ΦP,SⅡ值均显著下降,qP则有所上升,但耐盐型JW2345的变化幅度均明显低于盐敏感型JW2367,叶片的损伤情况也符合此规律;经50 mmol·L-1NaCl处理能显著提高耐盐型JW2345的NP,Q值,而100、150和200 mmol·L-1NaCl处理对其NP,Q无明显影响,与此同时,盐胁迫下Fo显著高于对照。
周鹏陈庆生张敏张强方炎明
关键词:灌木柳盐胁迫
乌饭树生境土壤理化性质及矿质元素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对乌饭树生境土壤进行取样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乌饭树生境土壤总体呈酸性,pH值为4.33~4.79;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为4.11%~6.89%;全磷、有效磷含量很低,分别为0.021%~0.084%、0.373~5.250 mg/kg;全氮含量充足,为0.15%~0.39%,矿质态氮以铵态氮为主。
代慧陈庆生张敏张强黄利斌方炎明
关键词:土壤矿质元素PH值
桤木属种质资源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桤木属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综述了桤木种类与分布、遗传育种、光合特性、固氮特性、材性、抗性、繁殖技术以及造林方法与幼林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桤木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王敏周鹏张强方炎明
关键词:桤木种质资源造林技术
5种木兰科植物的DNA-C值及倍性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以紫玉兰为内标或外标,利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了杂交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tulipifera)、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长蕊含笑(Michelia longistamina)、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和二乔玉兰(Magnolia soulangeana)5种木兰科植物的DNA-C值及倍性。结果表明,两种含笑属植物及杂交马褂木均为二倍体,广玉兰为六倍体,二乔玉兰为四倍体,5种植物的C值各不相同,最大的是广玉兰,最小的是杂交马褂木,它们的C值大小属于小到中等水平。
赵青张强周鹏林峰方炎明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倍性木兰科
植物叶黄素循环及其光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6年
当植物吸收过量光能时会产生光抑制,引起光合器官的破坏,甚至导致植物死亡。叶黄素循环是植物应对过量光能时主要的光保护机制,可以有效清除并阻止有害副产物三线态的叶绿素分子和单线态氧的积累。因此,植物叶黄素循环相关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综述了植物叶黄素循环的组成、关键酶的功能与调节及其在光保护中的作用。
李瑾瑾张强方炎明
关键词:叶黄素循环紫黄质脱环氧化酶热耗散光保护
植物耐荫性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5年
植物耐荫性是植物的一种重要复合性状。它反映植物对光照强度及其他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近年来,随着园林绿化的不断发展,植物耐荫性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该研究综述了植物耐荫性的研究意义、耐荫生理生态、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植物耐荫性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代慧张强方炎明
关键词:耐荫性生理生态分子生物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