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易均

作品数:11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5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轴承
  • 3篇转子
  • 3篇法向刚度
  • 3篇刚度测量
  • 2篇等效
  • 2篇等效法
  • 2篇应变量
  • 2篇油膜
  • 2篇油膜刚度
  • 2篇油膜厚度
  • 2篇润滑
  • 2篇润滑油膜
  • 2篇声传感器
  • 2篇塑性
  • 2篇转子系统
  • 2篇效法
  • 2篇接触刚度
  • 2篇计算机
  • 2篇计算机视觉
  • 2篇非线性

机构

  • 11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东方汽轮机有...
  • 1篇西北核技术研...

作者

  • 11篇刘恒
  • 11篇易均
  • 9篇刘意
  • 8篇景敏卿
  • 4篇闫伟
  • 3篇王为民
  • 2篇陈增凡
  • 1篇陈丽
  • 1篇余小任
  • 1篇全林
  • 1篇樊红卫
  • 1篇宋学宾
  • 1篇于明

传媒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振动与冲击
  • 1篇核电子学与探...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圆柱滚子轴承润滑油膜厚分布的检测方法
一种圆柱滚子轴承润滑油膜厚分布的检测方法,先确定探头选择标准;将超声传感器探头分别安装在圆柱滚子轴承滚子两端部和中间位置,保证各个探头的水浴耦合条件,同时轴承润油充分,在轴承静止状态下同步记录此时各个超声传感器探头的反射...
刘恒易均闫伟刘意景敏卿陈增凡
文献传递
计及塑性接触层的法向接触刚度等效方法被引量:8
2013年
采用典型粗糙体—刚性面接触模型,针对完全弹性与理想弹塑性两种材料,分析法向接触刚度等效方法是否准确。发现一般方法在处理弹塑性接触时存在较大差并揭示其本质原因。通过引入界面接触层,提出接触界面等效新方法并验证其准确性,实现对原系统准确动力等效。采用两种等效方法通过实例对比分析对动力系统振动特性影响,为工程实际中含接触界面系统动力学研究提供参考。
刘意刘恒易均王为民
关键词:法向接触刚度等效方法
推力轴承对柔性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针对推力轴承支承下,推力轴承对柔性转子系统的稳定性影响问题,考虑转子的倾斜后得到了推力轴承提供的非线性力和力矩,建立了单盘柔性转子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将转子的轴向和横向运动方程相结合,对其线性自由度进行缩减后形成了整个系统的动力方程,运用打靶法和Floquet稳定性分叉理论,分析了推力轴承以及圆盘质量偏心对整个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影响.数值结果表明,推力轴承对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分叉行为有很大影响,推力轴承延迟了系统周期解的分叉,提高了临界转速和失稳转速,降低了转子共振振幅,因此推力轴承有助于转子系统的稳定运行.
宋学宾刘恒易均景敏卿
关键词:推力轴承柔性转子系统非线性稳定性
一种完全计及塑性影响的大接触界面法向刚度测量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完全计及塑性影响的大接触界面法向刚度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两粗糙体接触系统作为测量对象,以该系统的完全等效为原则,利用激光在两粗糙体上标记三条满足测量要求的直线,通过考察这三条线在加载过程中的法向位移来得到...
刘恒刘意易均景敏卿陈丽
文献传递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接触界面法向刚度扫查式测量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接触界面法向刚度扫查式测量系统,包括扫查立架机构和测量采集系统。本发明将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接触界面法向刚度等效模型理论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颖的测量接触界面法向刚度的测量系统。基本原理是通过分...
刘恒闫伟易均刘意景敏卿
文献传递
接触界面对拉杆组合柔性转子轴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特性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对于拉杆柔性组合转子轴承系统,其接触界面类型复杂、数量众多,是影响其动力特性的众多因素之一。以拉杆柔性组合转子轴承系统各轮盘间的接触界面为考察对象,根据接触界面压力结合微观模型有限元分析,得到其宏观尺寸下的界面接触刚度。采用无质量无长度的均质面弹簧对接触界面进行等效,推导了接触界面作为附加弹簧单元对系统产生附加刚度矩阵的一般形式,并完成了计及接触界面效应的系统动力学建模。结合应用计及轴向力的铁木辛格梁轴单元的整体转轴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得到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而后采用打靶法和Floquet稳定性判别理论对系统进行分析求解,得到了计入接触界面影响后系统的稳定性边界和分叉形式,数值结果表明接触界面对不平衡组合转子的动力特性影响不可忽略。
易均刘恒刘意于明王为民
关键词:非线性
切向接触刚度测量方法的理论改进被引量:6
2012年
为了能够准确测量接触界面的切向刚度,采用典型的两粗糙体接触系统,对比分析了切向接触刚度的传统测量值和标准定义值,发现了两者存在较大差别的本质原因是切向载荷施加面的偏移使接触系统整体发生弯曲,以及所考察的相对切向位移包含了粗糙体自身的变形.针对传统测量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计算切向接触刚度的新方法,将接触系统等效成一个接触界面和一个与系统相同大小的无界面块体,由刚度的等效原理间接计算出切向接触刚度.从典型算例中可以看出,由新方法得到的切向接触刚度值比传统测量值更接近标准定义值,因此验证了新方法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刘意刘恒易均王为民
关键词:切向接触刚度等效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接触界面法向刚度扫查式测量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接触界面法向刚度扫查式测量系统,包括扫查立架机构和测量采集系统。本发明将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接触界面法向刚度等效模型理论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颖的测量接触界面法向刚度的测量系统。基本原理是通过分...
刘恒闫伟易均刘意景敏卿
文献传递
一种圆柱滚子轴承润滑油膜厚分布的检测方法
一种圆柱滚子轴承润滑油膜厚分布的检测方法,先确定探头选择标准;将超声传感器探头分别安装在圆柱滚子轴承滚子两端部和中间位置,保证各个探头的水浴耦合条件,同时轴承润油充分,在轴承静止状态下同步记录此时各个超声传感器探头的反射...
刘恒易均闫伟刘意景敏卿陈增凡
文献传递
基于高速开通槽电主轴的脉冲辐射场建立新方法
2013年
为了获得80μs以下脉宽和1:5以下透阻比的高可靠性脉冲辐射场,提出在高速电主轴转子表面开通槽的技术方案。针对脉冲转换要求,进行了相关参数的初步计算。针对开槽带来的过盈量选择问题,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不同槽结构和尺寸、不同过盈量下的关键零部件应力;为保证电主轴开槽后高速运行的安全性,自主开发了运行状态监控系统。开发了脉冲转换装置原理样机,完成了其振动测试和射线切割试验。结果表明:当转子外表面开3个均布通槽、槽横截面为矩形且槽宽和槽深均为4mm、过盈量为25μm时,脉冲转换装置应力水平与开槽前相近;36 000 r/min时前、后端轴位移在40μm以下,超速时脉宽达80μs以下、全转速范围内透阻比小于1:5。所开发脉冲转换装置为脉冲辐射场建立提供了新途径。
樊红卫景敏卿倪大军刘恒邸向宁易均全林余小任
关键词:高速电主轴振动测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