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培伦
- 作品数:36 被引量:404H指数:1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 问题意识:学术研究的门径——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朱春阳教授
- 2015年
- 曾培伦:朱老师您能先简单介绍一下您是如何走上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道路的吗?朱春阳:走上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道路其实是偶然的选择。我大学读的是中文,尤其是对现当代诗歌特别喜欢。打算考研后,也是想读新诗研究方面的专业方向,甚至当时已经锁定了西南师范大学新诗研究所的一位导师作为自己追随的对象。可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两件事情改变了我的志向:一件是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开播,一件是《河南日报》旗下《大河报》的创刊。
- 曾培伦
- 关键词:学术研究新闻传播学《焦点访谈》
- 我国高校学生群体舆情研究的进路与展望——基于CNKI数据库相关文献的统计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高校学生群体舆情研究近年来成为我国传播学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对这一领域的文献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利用ROST文本分析软件对文献的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和归并分析,分类展示了该领域现有的研究取向与内容,进而对当前研究的不足展开分析,对未来需要加强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 曾培伦
- 关键词:高校学生群体舆情研究统计分析
- 产业融合下行业协会“影响逻辑”与“会员逻辑”的失调与再造--以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为例
- 2022年
- 作为政府与行业市场间的桥梁,行业协会是我国行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产业融合趋势的深化,产业边界被创新融合实践打破,也冲击着我国“一业一会”的协会管理制度。本文用行业协会“影响逻辑”与“会员逻辑”的理论框架,对上海市文创类行业协会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在产业融合之下,协会的“影响逻辑”出现了条线分割和路径依赖的问题,“会员逻辑”则遭遇了双重碎片化的困境。为了应对产业融合,改善协会两种逻辑的功能失调,本文提出,在结构方面,政府和协会之间可以设置“协会的联合会”作为治理统筹层;在角色创新方面,协会要做产业融合的推动者、协调者与激励者,从而完成产业融合时代行业协会治理体系的健全。
- 曾培伦毛天婵朱春阳
- 关键词:产业融合
- 平台重塑数字新闻业?中国机构媒体的平台依赖性研究
- 2024年
- 通过对16家机构媒体的深度访谈发现,我国机构媒体的内容生产与分发大多并不依赖狭义的技术平台公司,而是将平台衍生出技术平台、资源平台、品牌平台三种独特定义。越是深入区县、需要自负盈亏的媒体对上述平台的依赖性越强,也越被技术和资源改变生产常规。在这背后,我国机构媒体对于平台的认知、使用或依赖并不仅仅是一场由技术平台主导的数字化实践,而是一场连接多个行业主体的资源实践。尤其是资源稀缺的区县媒体、地方市场化媒体为了获取来自政府、企业、上级媒体的资源和品牌价值,强化了和上下级媒体机构之间的区域隶属关系、模糊了新闻室中的编营边界,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技术逻辑的倒灌。因此,平台对于中国数字新闻业最根本的变迁并不局限于让新闻业数字化,而是让如何实现业内主体的资源互动、顺畅的多边合作,这成为新闻业成长的迫切命题。
- 毛天婵曾培伦
- 关键词:媒体融合
- 面向数字新闻业的转型:中国全媒体集团的发展路径创新
- 2024年
- 在我国传媒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集团化是我国条块管理制度下妥善解决媒体“双重属性”角色冲突的组织制度经验。随着媒体融合进程的深入,“无边界”空间取代了区域与行业的垄断空间,“全媒体”不再是媒体集团传播渠道延伸的战术,而是进行数字化系统转型的战略。在未来数字新闻业的新传播格局下,全媒体集团应以新闻行动者网络“差异化中心节点”为角色定位,针对事业和企业的双重功能实现与关系调适展开内部治理,以分类改革为愿景推动集团发展路径的创新。
- 曾培伦朱春阳
- 关键词:媒体融合
- 技术、制度与效率:中国传媒改革背景下的“媒介融合”
——以“报网互动”基本模式为标本的研究
- 互联网的出现掀起了全世界范围内“媒介融合”的热潮,但对于正在传媒改革进程中的中国来说却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互联网为在传媒改革中进行“边缘突破”的传统媒体提供了全新的“增量空间”,但现实中传统媒体对互联网的运用却难以达到...
- 曾培伦
- 关键词:媒介融合中国传媒改革新制度经济学
- 后奥运时代的体育仪式走势探析——以十一运会开幕式为例的阐释被引量:1
- 2009年
- 第十一届全运会是以"模仿创新"为主导的视觉盛宴,既对奥运会的开创有所继承,又是在此基础上对各种元素进行了重组和创造,彰显出浓郁的齐鲁特色,也为今后体育文化的传播留下了宝贵经验。
- 曾培伦朱春阳
- 关键词:开幕式
- 价值澄清与锚定:评论教学的路径创新被引量:1
- 2020年
- 研究缘起:传媒行业变迁引致新闻评论教学重构2005年,"报业寒冬论"出现,传统媒体逐渐进入下行通道。同时,互联网普及率提升带来自媒体的崛起:从微博、微信公众号到如今短视频、直播的爆发,各大互联网企业构筑的"自媒体平台"获得了飞速发展。在此背景下,新闻传播学子的就业去向也随之发生转移,向传统媒体求职的比例日益收窄,商业性自媒体成为求职的蓝海,甚至还有不少选择自媒体创业。
- 曾培伦
-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传统媒体就业去向传媒行业
- 内循环与本地化: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经营路径探析被引量:17
- 2022年
- 我国始于2018年的县级融媒体工程如今已经完成了前期的挂牌建设,进入深度融合与长期运营的“下半场”。作为支撑中心有效运行的经营板块,对县级融媒体中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基于4年来的融媒体中心经营实践,归纳了“内循环”和“本地化”两大经营路径,并分析了其“空间锁定”和“偏离主业”等隐含风险,提出应从制度入手加快体制与机制建设,为县级融媒体中心经营实践“举旗定纲”,为各地融媒体中心经营活动划定合法性边界的同时,激活其向市场增量空间的探索创新活力,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健康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 曾培伦郑雯
- 关键词:内循环本地化
- 近代商业报纸何以成为“技术新知”?
- 2019年
- 引言:'反哺'的活字印刷术与'舶来'的商业报纸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之一。中国早在宋朝就已出现了胶泥活字,但技术上仍不够成熟。直至德国工匠谷登堡对印刷油墨、铸字材料及压印方法的创新,才使活字印刷术获得了实用性,掀起了人类文明史中的'谷登堡革命'。铅活字技术在近代由传教士带入中国。
- 曾培伦
- 关键词:《申报》轮转印刷机印刷技术《新闻报》活字印刷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