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佳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APA
  • 2篇应力
  • 2篇应力吸收
  • 2篇应力吸收层
  • 2篇应力吸收带
  • 2篇沥青
  • 2篇聚酯玻纤布
  • 2篇抗反射裂缝
  • 2篇反射裂缝
  • 2篇车辙
  • 1篇性能研究
  • 1篇试验条件
  • 1篇水稳定性
  • 1篇水稳定性能
  • 1篇稳定性能
  • 1篇沥青混合
  • 1篇沥青混合料
  • 1篇沥青混合料车...
  • 1篇沥青加铺
  • 1篇沥青加铺层

机构

  • 5篇山西省交通科...
  • 1篇山西省公路局...
  • 1篇山西交科公路...

作者

  • 5篇沈佳
  • 3篇王慧

传媒

  • 1篇公路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中外公路
  • 1篇山西交通科技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APA的钢渣沥青混凝土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针对缺乏钢渣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采用APA车辙试验和APA浸水车辙试验,对比了钢渣沥青混合料和普通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钢渣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以混合料体积指标为指导进行,与普通沥青混合料相比,钢渣沥青混合料表现出更好的高温稳定性能与水稳定性能。
沈佳
关键词:钢渣APA高温稳定性能水稳定性能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方法的对比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总结了目前世界上几种主流的车辙试验方法,包括我国的车辙试验方法 T0719—1993、基于APA的车辙试验方法 AASHTO TP 63-05、汉堡车辙试验方法 AASHTO T324-04、欧标的车辙试验方法 EN 12697-22。论述了不同方法之间的异同,主要从加载模式、试件成型方式、试验温度、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每种方法的代表性设备进行了对比分析。
沈佳王慧
关键词:车辙APA
APA车辙试验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回顾了APA(沥青路面分析仪)车辙试验条件的研究进展,APA车辙试验与其他永久变形试验方法的对比研究进展,APA车辙试验与现场车辙的对比研究进展,APA车辙试验评价标准研究进展,讨论了APA车辙试验方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多项研究表明:APA车辙试验在中国应用需要结合实际条件确定车辙试验条件,结合APA车辙试验与现场车辙的相关性确定车辙评价标准。同时国际上应该继续对振动成型法AVC、试验平台对APA车辙试验的影响展开研究。
沈佳王慧
关键词:APA试验条件
应力吸收带抗反射裂缝试板疲劳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白加黑改造工程用到的抗反射裂缝的一种新材料——高弹性橡胶玛蹄脂应力吸收带,其抗反射裂缝疲劳性能关系到整个结构层的耐久性。文中采用均匀支撑条件下和接缝处局部脱空条件下的抗反射裂缝试板疲劳试验,对比分析了局部加铺高弹性橡胶玛蹄脂应力吸收带、满铺聚酯玻纤布、满铺SAMPAVE应力吸收层3种反射裂缝防治措施的疲劳性能。结果表明,均匀支撑条件下应力吸收带的疲劳性能与SAMPAVE应力吸收层相当,接缝处局部脱空条件下应力吸收带的疲劳性能最优。
沈佳
关键词:应力吸收带聚酯玻纤布应力吸收层反射裂缝
高弹性橡胶玛蹄脂应力吸收带的抗反射裂缝疲劳性能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采用大比例尺反射裂缝疲劳试验,对比分析了高弹性橡胶玛蹄脂应力吸收带、聚酯玻纤布、SAMPAVE应力吸收层3种反射裂缝防治措施的温度疲劳、荷载疲劳性能,并根据实体工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橡胶玛蹄脂应力吸收带局部处治旧混凝土路面的加铺结构的荷载疲劳性能最优,温度疲劳性能与设置SAMPAVE应力吸收层的加铺结构相当。同时,采用橡胶玛蹄脂应力吸收带的经济性最优。
王慧沈佳
关键词:聚酯玻纤布应力吸收层反射裂缝沥青加铺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