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建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增生
  • 5篇增生性瘢痕
  • 5篇重组人内抑素
  • 5篇瘢痕
  • 4篇细胞
  • 4篇纤维细胞
  • 4篇成纤维细胞
  • 3篇兔耳
  • 3篇细胞周期
  • 2篇兔耳增生性瘢...
  • 2篇周期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增生性瘢痕成...
  • 1篇增殖
  • 1篇生长因子表达
  • 1篇组织化学
  • 1篇瘢痕成纤维细...
  • 1篇瘢痕增生

机构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宜昌市第一人...

作者

  • 5篇余建
  • 4篇张晓明
  • 4篇黄学应
  • 3篇邓雪飞
  • 3篇李小静
  • 1篇焦轶

传媒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国解剖学会...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重组人内抑素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2015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内抑素(rh Endostatin)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s)增殖的影响,探讨rh Endostatin抑制HSFs增殖的相关机制。方法制备兔耳增生性瘢痕(HS)模型,分离、培养并鉴定兔耳HSFs;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rh Endostatin对HSFs增殖和周期的影响。结果分离培养的兔耳细胞经波形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呈阳性。rh Endostatin对HSFs增殖的抑制效应与浓度和作用时间呈依赖关系,测得IC50值为100 mg/L。与正常对照组细胞相比,HSFs G1期细胞比例减少(P<0.01),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增加(P<0.01);与模型组细胞相比,rh Endostatin组细胞G1期比例增加(P<0.01),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减少(P<0.01)。结论rh Endostatin可抑制兔耳HSFs增殖,该作用可能与其引起HSFs细胞周期G1期阻滞相关。
张晓明余建黄学应邓雪飞李小静
关键词:重组人内抑素增生性瘢痕增殖细胞周期流式细胞术
重组人内抑素抑制创面瘢痕增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内抑素(rhEndostatin)对兔耳瘢痕增生的抑制作用,探讨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HS)模型,瘢痕块内局部注射rhEndostatin(1.25、2.5、5 g/L),观察瘢痕大体形态及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瘢痕组织Ⅰ、Ⅲ型胶原表达,电镜观察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凋亡。结果与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2.5 g/L和5 g/L rhEndostatin组瘢痕平坦,面积减小,质地变软,瘢痕增生指数降低(P<0.05);微血管密度降低(P<0.05);Ⅰ、Ⅲ型胶原表达水平降低(P<0.05);成纤维细胞凋亡。结论rhEndostatin可抑制HS形成,该作用可能与rhEndostatin抑制血管生成,进而促进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s)凋亡,减少胶原的产生与沉积有关。
余建张晓明黄学应邓雪飞李小静焦轶
关键词:重组人内抑素增生性瘢痕
重组人内抑素抗兔耳瘢痕增生效应及部分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重组人内抑素(rhEndostatin)对兔耳创面瘢痕增生的抑制作用,探讨其作用的部分细胞及分子机制,为增生性瘢痕(HS)的药物防治及寻找其治疗新靶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①动物分组及HS模型制备:新西兰大耳兔2...
余建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重组人内抑素细胞周期
文献传递
重组人内抑素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周期及周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观察重组人内抑素(rhEndostatin)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s)周期及周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收集3~5代处于指数生长期的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加入rhEndostatin,终浓度分别为...
张晓明黄学应余建
重组人内抑素对兔耳创面瘢痕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_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内抑素(rh Endostatin)对兔耳创面瘢痕增生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表达的影响,探讨rh Endostatin抑制瘢痕增生的分子机制。方法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20只,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NS)对照组、rh Endostatin(5 g/L)治疗组和醋酸曲安奈德(TA,40 g/L)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进行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的复制,在兔耳腹侧面制作1cm×1cm大小创面。术后第28天,rh Endostatin治疗组瘢痕皮内注射相应浓度rh Endostatin(100μl),NS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隔日1次,共6次;TA对照组瘢痕块内注入相应浓度曲安奈德(100μl),每周1次,共2次;模型组术后不接受处理。术后第47天摄片并收集瘢痕及正常皮肤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TGF-β1和b FGF的表达。结果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术后第47天rh Endostatin治疗组瘢痕皮肤色泽变浅,变软变平,体积减小,与模型组和NS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可见,与模型组和NS对照组相比,rh Endostatin治疗组VEGF和TGF-β1蛋白表达减少,b FGF表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h Endostatin能有效抑制兔耳创面瘢痕增生,其机制可能与rh Endostatin影响VEGF、TGF-β1和b FGF蛋白的表达有关。
张晓明余建黄学应邓雪飞李小静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重组人内抑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免疫组织化学SP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