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春华
- 作品数:12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左心室-动脉耦合对感染性休克患者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影响每博输出量的预测效果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左心室-动脉耦合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去甲肾上腺素(NE)影响每博输出量(SV)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7月—2021年7月期间在ICU明确诊断为感染性休克的患者。依据NE输注后SV的变化程度将患者分为两组,NE致SV增加≥15%认定为SV反应者,纳入SV反应组(S组);NE致SV增加<15%认定为SV无反应者,纳入SV无反应组(N组)。最终S组、N组分别纳入18例、16例患者。记录NE用药剂量、尿量、NE输注至MAP稳定所需时间及累积液体输注量,所有患者均实施经胸超声心动图并记录相关指标。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NE导致SV增加的潜在预测因子。绘制Ea/Ees比值、SAP、SV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的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依据ROC曲线计算Ea/Ees比值、SAP、SV和LVEDV最大约登指数对应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两组患者NE输注至MAP稳定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NE使用剂量和研究期间尿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NE输注前LVESV值和Ea/Ees比值明显高于N组,Ees则明显低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NE输注后DAP明显高于N组,Ees则明显低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NE输注后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Ea/Ees明显低于NE输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NE输注后SAP、DAP、Ea、Ees明显高于NE输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R、SAP、VTI、SV和LVEDV与SV对NE的反应无明显相关性(P>0.05)。Ea/Ees则与SV对NE的反应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LVEDV、SAP、SV的AUC均<0.7,Ea/Ees的AUC为0.924。Ea/Ees的最大约登指数为0.701,对应敏感度为77.8%,特异度为100.0%。结论:输注NE可引起感染性休克患者Ea和Ees的变化,左心室-动脉耦合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输注NE后SV反应具有预测价值。
- 曹臻倪春华邵军
-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去甲肾上腺素
- 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ICU患者细菌感染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6
- 2013年
-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联合检测对重症监护病房(ICU)细菌感染患者的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对ICU的70例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CRP的含量及动态变化进行检测,同时将70例细菌感染患者分为重症感染组(n=38)和局部感染组(n=32),并与35例非感染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重症感染组血清PCT、CRP浓度分别为(15.3-4-7.3)μg/L和(20.5±6.8)mg/L,局部感染组血清PCT、CRP浓度分别为(2.5±1.1)μg/L和(10.1±4.6)mg/L,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CT、CRP浓度分别为(0.4±0.2)μg/L和(3.5±2.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后,细菌感染患者的PCT、CRP浓度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PCT〉0.5μg/L、CRP〉8mg/L为界,PCT与CRP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均为92.9%,PCT的特异性(85.7%)高于CRP(62.9%)。结论血清PCT、CRP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中有一定价值,PCT的特异性要优于CRP,动态监测PCT水平有助于评估疗效,协助判断疾病的转归。
- 倪春华刘龙
- 关键词:细菌感染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
-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竭38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用于急性左心衰竭的可行性。方法将68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BiPAP。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气指标改善,脑型钠尿肽(BNP)水平下降,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BiPAP通气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安全有效,其机制可能是改善血气指标、降低血浆BNP水平。
- 钟金妹王迎新鲍磊倪春华黄键
-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左心衰竭急性
-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重症肺心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重症肺心病的临床疗效、心肺功能、血气变化。方法将42例重症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环磷腺苷葡胺18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0~14d。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心肺功能和动脉血气的改善程度。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心肺功能、血气指标明显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环磷腺苷葡胺治疗重症肺心病有明显疗效。
- 倪春华曹臻杨燕程超
- 关键词:重症肺心病环磷腺苷葡胺
- 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选取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重症医学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35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出现AKI,分为脓毒症非AKI组(75例)与脓毒症AKI组(60例)。入组患者均于确诊24 h内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检测血H-FABP。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氧合指数[p(O2)/FiO2],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生命体征(呼吸频率、心率、体温、平均动脉压),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血小板、尿素氮、血肌酐、C反应蛋白、心肌肌钙蛋白I(cTnI)、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辅助手段[血管升压药、气管插管、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等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脓毒症患者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血清H-FABP与C反应蛋白、cTnI、NT-proBNP和SOFA评分的相关性,绘制上述5种指标预测AK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其预测价值,并比较曲线下面积(AUC)。结果(1)脓毒症AKI组年龄、SOFA评分、C反应蛋白、cTnI、NT-proBNP、H-FABP水平及使用血管升压药和CRRT的比例均高于脓毒症非AKI组(均P<0.01)。(2)H-FABP预测脓毒症患者并发AKI的AUC[0.813(0.737~0.875)]高于C反应蛋白[0.624(0.537~0.706)]、cTnI[0.641(0.554~0.722)]、NT-proBNP[0.660(0.574~0.739)],但与SOFA评分[0.834(0.760~0.8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NT-proBNP≥3367 ng/L、H-FABP≥6.2μg/L及SOFA评分≥4分是脓毒症患者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4)H-FABP与C反应蛋白(rs=0.663)、cTnI(rs=0.688)、NTproBNP(rs=0.727)、SOFA(rs=0.490)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H-FABP或可成为脓毒症患者并发AKI的有效预测指标,其水平升高提示脓毒症患者并发AKI的风险较高。
- 曹臻倪春华
- 关键词:脓毒症急性肾损伤脂肪酸结合蛋白质类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 重症医学科收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调查及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建立早期预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预测模型。方法收集150例MODS患者资料用作预测模型建立数据。系统分析入院相关危险因素与死亡发生的关系,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模型,通过适合度检验和计算C统计值观察模型性能。根据Logisticβ回归系数对危险因素赋分,通过线性函数转换建立危险评分系统。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于或等于65岁、既往疾病种类、MODS评分、功能障碍器官数是MODS患者病情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入院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性能良好(适合度检验P>0.05,C统计值0.868)。利用危险评分系统成功地将脑外伤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组。模型建立数据中,患者病死率分别为11.5%、46.2%和84.6%。结论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早期、方便、准确地预测MODS患者的转归,开发的预测工具可辅助临床决策的制订。
- 倪春华刘龙
-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经鼻空肠营养管在重型颅脑损伤肠内营养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 目的 研究鼻空肠营养管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根据营养支持方式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经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组(N+EN 组)、经胃管行肠内营养组(S+EN 组)和全肠外营养组(TPN 组),...
- 倪春华刘龙曹臻
- 床旁超声监测下腔静脉直径及变化率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研究床旁超声监测下腔静脉直径及变化率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治疗中的价值.方法95例进入ICU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CVP组(n=32):采用中心静脉压(CVP)的动态变化指导补液,PICCO组(n=30):利用脉搏指数连续心排量监测(PICCO)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指导补液,超声组(n=33):利用床旁超声监测下腔静脉直径的呼吸变化率指导补液.记录每个病人达到临床复苏标准的时间,比较三组在复苏前,复苏6 h,3 d时的一般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尿量、呼吸频率等)、动脉血乳酸值、BNP水平、APACHEⅡ评分,比较机械通气时间、血管活性药物用量、CRRT支持率、28 d病死率指标,比较三种指导复苏方法在感染性休克中治疗效果、安全性和预后价值.结果在到达临床复苏标准时间上,超声组在治疗后3.2 h达标,PICCO组在3.8 h达标,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P组在5.6 h达标,超声组、PCCO组与CV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前,三组在一般情况、动脉乳酸值、BNP水平、APACHEⅡ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6 h比较,三组降钙素原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CCO组和超声组在BNP水平、APACHEⅡ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小于C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3 d比较,PICCO组和超声组在降钙素原、BNP水平、APACHEⅡ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小于C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ICCO组和超声组在机械通气时间、血管活性药物用量、肺水肿发生率、CRRT支持率与CV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并发症情况:CVP组1例在锁骨下静脉置管时发生气胸,2例误刺损伤锁骨下动脉,PICCO组1例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2例因股动脉反复穿刺发生局部血肿,超声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床
- 陶涛倪春华蔡福良
- 关键词:床旁超声下腔静脉
- 经鼻空肠营养管在重型颅脑损伤肠内营养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研究鼻空肠营养管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根据营养支持方式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经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组(N+EN组)、经胃管行肠内营养组(S+EN组)和全肠外营养组(TPN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疗效、治疗前后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总蛋白(TP)、IgG、IgA、IgM的差异。结果N+EN组和S+EN组患者ICU时间、死亡率和肺外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TPN组患者(均P〈0.05);N+EN组患者ICU时间、误吸率显著低于S+EN组患者(均P〈0.05)。N+EN组、S+EN组和TPN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前的PA、ALB、TP、IgG、IgA和Ig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PA、ALB、TP、IgG、IgA和IgM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均P〈0.05),N+EN组、S+EN组和TPN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后的PA、ALB、TP、IgG、IgA和IgM均依次降低(均P〈0.05)。结论经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佳,并发症少,其疗效及安全性高于经胃管肠内营养和全肠外营养。
- 夏晓华倪春华刘龙曹臻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安全性
- 家庭无创辅助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家庭无创辅助通气治疗对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稳定期COPD患者29例,其中治疗组16人,对照组13人。治疗组采用间断家庭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每日呼吸机使用时间>6 h。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6个月后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家庭无创辅助通气治疗能够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日常症状。
- 倪春华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无创辅助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