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燕

作品数:11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土壤
  • 2篇有机碳
  • 2篇生态系统
  • 2篇施肥
  • 2篇梭梭
  • 2篇农田
  • 2篇群落
  • 2篇微生物
  • 2篇绿洲
  • 2篇绿洲农田
  • 2篇荒漠
  • 2篇干旱
  • 2篇干旱区
  • 1篇导水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埋深
  • 1篇典型生态系统
  • 1篇养分
  • 1篇优质高效农业
  • 1篇幼龄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新...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作者

  • 11篇刘燕
  • 4篇李彦
  • 4篇徐贵青
  • 3篇刘冉
  • 3篇唐立松
  • 2篇兰中东
  • 2篇刘燕
  • 2篇马杰
  • 1篇张道远
  • 1篇曾凡江
  • 1篇程磊
  • 1篇张心昱
  • 1篇唐新斋
  • 1篇施翔
  • 1篇王玉刚
  • 1篇孙晓敏
  • 1篇朱治林
  • 1篇荣井荣
  • 1篇姜峻
  • 1篇王建成

传媒

  • 2篇干旱区研究
  • 2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科学数据...
  • 1篇第十届全国生...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低温冻融栓塞枝条导水度测量样品前处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冻融栓塞枝条导水度测量样品前处理方法,将采集的待测枝条进行封闭处理,所述的封闭处理为水封、热熔胶封、蜡封或伤口愈合剂封闭中的一种。本发明对枝条在切口处分别使用水封、蜡封、伤口愈合剂封等多种封口办法,且...
徐贵青倪梓桐兰中东马杰程磊刘燕
一种具有促生抗旱功能的白梭梭内生真菌米曲霉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促生抗旱功能的白梭梭内生真菌米曲霉及其应用。本发明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耐旱灌木白梭梭活体根系中分离出一株内生真菌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耐旱菌株001,通过该菌株制备获得的发酵菌剂...
李晨华 傅鹏宇刘燕刘冉徐贵青
一种适用于大型荒漠灌木同位素标记同化箱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大型荒漠灌木同位素标记同化箱,属于生态系统碳循环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和底端开口的箱体,箱体位于底板上方,箱体的一侧设有CO<Sub>2</Sub>同位素分析仪,且CO<Sub>2</Sub>同位素分...
马杰刘燕徐贵青刘冉兰中东
文献传递
准噶尔无叶豆的保护生物学研究
张道远刘会良王建成施翔刘燕
关键词:保护生物学沙丘种群生态生殖生物学
文献传递
绿洲农田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为充分了解绿洲农田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规律,利用长期定位实验的方法,初步探讨了不同施肥处理下,绿洲农田的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有明显影响。其中,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最高,无肥CK处理养分含量最低,尤其是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处理的有机质、全N和碱解氮分别比对照区平均高1.5 g/kg0、.19 g/kg和10.5 mg/kg,其他各处理养分含量处于二者之间。结果还表明,作物产量与土壤养分含量相关,尤其是与土壤有机质、全N、碱解N的含量关系密切,制约产量的首要养分因素是N素,其次是P素。CK处理由于连年作物吸收及收获带走养分,使土壤的有效养分库消耗很快,致使作物产量逐渐降低。P、K处理作物产量变化趋势和CK处理基本一致,进一步表明了N素是影响绿洲农田作物产量的首要因素。对各处理的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变化研究表明,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处理作物产量最高,平均为4 010.8 kg/hm2,因此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可能是提高绿洲农田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的最佳施肥方式。
刘燕唐立松李彦
关键词:施肥处理土壤养分作物产量
盐化灰漠土开垦前后碳存贮与碳释放的分层特征被引量:12
2010年
对盐化灰漠土开垦前后土壤有机碳贮量与碳释放的分层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荒漠土壤相比.农田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了27%,但20~250cm土层有机碳含量与贮量显著增加,使得总有机碳贮量(0~250cm)增加了57%。同时,在0—60cm土层农田土壤碳释放速率也显著高于荒漠,而在底层(60—250cm)两者则无明显差异。农田土壤有机碳在表层以消耗为主;中层(20—60cm)有机碳库受碳存贮与消耗作用的共同控制,但存贮作用更为强烈,该层土壤有机碳量有明显累积;底层(60~250cm)有机碳以存贮为主,较为稳定。此外,荒漠与农田底层土壤有机碳均在65%以上,碳释放比重达到71%,显示了盐化灰漠土底层土壤碳循环的重要性。开垦使得盐化灰漠土土壤碳库表层流失,但全剖面总碳库明显增加。
李晨华李彦唐立松刘燕
关键词:有机碳碳释放微生物活性准噶尔盆地
盐生荒漠CO_2通量对两个极端降水年份响应被引量:4
2013年
以中国科学院新疆阜康荒漠生态站为试验平台,涡度相关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对盐生荒漠生态系统进行长期水汽、CO_2通量观测,探讨年总降水量变化对盐生荒漠生态系统CO_2通量的影响。选取2个极端降水年份2006年(129 mm)和2007年(231 mm)比较CO_2通量的年内变化特征。2006年的碳吸收强度明显低于2007年,其最大碳吸收值分别为-0.4和-1.6 g C·m^(-2)·d^(-1),2006年的生长季长度为120 d,2007年为160 d。2006年表现为弱的碳吸收,其吸收值为-5 g C·m-2·a-1,群落总生产力与总呼吸分别为114.9和110.1 g C·m-2·a-1,2007年表现为较强的碳吸收,吸收值为-40 g C·m^(-2)·a^(-1),群落总生产力与总呼吸分别为257.7和218.2 g C·m^(-2)·a^(-1)。在干旱年份(2006年),群落总生产力与生态系统蒸散量的线性关系明显弱于湿润年份(2007年),二者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40和0.71。对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湿润年份,一年生草本植物的比例增加,可以充分利用降水,提高生态系统生产力。
刘冉李彦刘燕
关键词:涡度相关水汽通量生态系统呼吸
地下水埋深对幼龄梭梭功能性状的影响被引量:8
2022年
地下水是干旱荒漠区潜水灌丛植物的重要水分来源,为认识地下水埋深对潜水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利用蒸渗仪群配备的全自动补水仪设置两组地下水埋深(2和3.5 m),测定幼龄梭梭生长季同化枝水力性状、气体交换特征和根系形态参数。结果表明:与地下水埋深2 m相比,地下水埋深3.5 m处理幼龄梭梭黎明前同化枝水势、饱和膨压渗透势和根长比分别显著降低48.2%、41.5%、56.7%,生长季后期最大净光合速率、根体积、细根比根长和细根比根面积分别显著增加75.7%、41.0%、273.7%、67.7%,正午同化枝水势和同化枝含水量先降低后升高。在两组地下水埋深下,幼龄梭梭根系在土壤剖面的分布特征均表现为根平均直径与土壤深度呈显著正相关,而细根表面积比例与土壤深度呈显著负相关。幼龄梭梭地上同化枝水力性状与光合能力和地下根系形态指标存在协同性。在地下水埋深增加的条件下,幼龄梭梭采取降低黎明前同化枝水势和饱和膨压渗透势,增大根系直径和长度的生态策略,以增强水分缺失的耐受性和扩大水分吸收的面积来维持其生存。
刘深思徐贵青陈图强米晓军刘燕刘燕马健
关键词:地下水埋深气体交换根系形态梭梭
叶圈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与生态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8年
植物叶圈和根际是两个独特、复杂的生态系统,含有丰富的微生物种类,在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抗病性、抗逆性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近几十年内的研究中,根际一直是微生物学家和植物学家研究和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根际微生物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强植物抗病性的效果和机理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相对而言,对于叶圈微生物的研究远远滞后于对根际微生物的研究。叶圈微生物最初主要是对植物致病微生物进行研究,但是由于技术条件(主要是采用传统可培养方法进行研究)的限制,叶圈微生物研究进展缓慢。2000年以后,随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叶圈微生物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段。研究发现,叶圈微生物中只有少数致病,而大多数能够为植物提供养分、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抗病性和抗逆性,在植物群落组成和生态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介绍叶圈定义的提出及发展过程,阐述了叶圈微生物在研究方法、生物学功能及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叶圈微生物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刘燕刘燕唐立松
关键词:微生物群落结构内生菌生物固氮
2005-2017年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典型生态系统土壤储水量数据集
2024年
土壤水是地球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陆地上植被和作物所利用的水分主要是从土壤中直接汲取的。因此土壤水的存贮、补给、消耗、更新和平衡对全国尤其是干旱半干旱区域的农业、牧业、林业、自然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平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数据集选取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位于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8个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收集整理了各站2005–2017年的土壤含水量长期观测数据,通过质量控制、开展剖面-样地尺度上层次及时间归一化统计计算,生成了相应的土壤储水量数据集,以期为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典型生态系统土壤储水量分布及变化状况提供长时序的数据刻画和支撑。
唐新斋张心昱朱治林袁国富贾小旭孙晓敏杜娟胡顺军姜峻刘燕刘勇刚罗亚勇曾凡江赵洋
关键词:干旱半干旱区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储水量土壤含水量CERN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