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木才

作品数:20 被引量:116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哲学宗教
  • 5篇文化科学
  • 4篇政治法律
  • 3篇社会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学

主题

  • 7篇主义
  • 4篇社会
  • 4篇社会主义
  • 3篇道德
  • 3篇政治
  • 3篇马克思主义
  • 3篇国共
  • 2篇意识形态
  • 2篇哲学
  • 2篇正当
  • 2篇指向
  • 2篇中国共产党
  • 2篇社会实践
  • 2篇中西
  • 2篇中西文化
  • 2篇文化
  • 2篇文化人
  • 2篇伦理
  • 2篇教育
  • 2篇精神文明

机构

  • 20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共中央党校

作者

  • 20篇戴木才
  • 2篇王树林
  • 1篇彭隆辉
  • 1篇彭隆辉
  • 1篇赖仁光
  • 1篇曾建平
  • 1篇邱向军

传媒

  • 4篇江西师范大学...
  • 3篇岭南学刊
  • 2篇求实
  • 1篇江汉论坛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学术研究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中国图书评论
  • 1篇桂海论丛
  • 1篇编辑学刊
  • 1篇科学社会主义
  • 1篇伦理学研究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社会转型与价...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4
  • 1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9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现代人的价值观语境与人格转型
<正>人的问题,包括人在世界上的地位问题、人的未来、人的发展和作为个性的人的命运问题、人对周围环境的积极的改造问题、人的自我完善问题等等,一直都是思想家们思考的主题.马克思说过:“整个人类历史无非是人类本身的不断改变而已...
戴木才
文献传递
跨世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
1997年
跨世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戴木才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加强道德建设,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德规范和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是我国跨世纪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方针是:社会主义道德...
戴木才
关键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集体主义原则跨世纪道德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生产模式与精神文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1994年
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生产模式与精神文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戴木才本文拟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生产模式理论,就精神文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发表一些见解,旨在抛砖引玉,以推进我国理论界对精神文明学的深入研究,促进其理论体系的完善。一精神文明学,是一门研究人和社会的意识...
戴木才
关键词:精神文明学精神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论面向新世纪的信仰教育被引量:14
2001年
信仰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信仰教育既是当前社会思想状况的急切呼唤 ,也是思想建设的重要任务。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柱。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内在要求 ,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和现实的必然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必然内含对邓小平理论的信仰。坚定信仰在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当前 ,面向新世纪的信仰教育必须加强信仰的科学化建设 ,树立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
王树林曾建平戴木才邱向军
关键词:信仰教育信仰建设马克思主义信仰思想政治工作
中国传统道德转型的探索──《传统道德与当代中国》评介
2000年
戴木才
关键词:图书评介
实践的本质辩析
1990年
近来,随着对“实践唯物主义”的探讨,哲学界对实践的本质相继提出了许多颇具启发性的见解,然也不无偏颇之处。笔者认为,对于实践本质理解的众说纷纭,各执其是,不利于讨论的深入。因而,寻求一个对于实践本质的科学规定,就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本文拟就此略抒己见。
戴木才
关键词:启发性哲学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执政正当性的新探索被引量:2
2004年
执政正当性,意味着执政党的政治秩序被认可的价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执政正当性的新探索,主要表现在积极扩大政绩正当性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等三个方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政治正当性的意义上,乃是启动全面建设中国共产党执政正当性的系统工程。
戴木才彭隆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法治政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绩
“仁义礼智信”新解被引量:18
2012年
在"仁义礼智信"五常中,"仁、义、礼"三个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我们可以用"仁爱、正气(义)、礼让"明确其内容,并赋予其以新的时代内涵,既保留其民族原色、民族特色,又能为时代所传承、所认同、所接受;"智"和"信"是两个可以与世界文明交融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可以用"智慧"和"诚信"明确其内容,并赋予其以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世界文明交汇中人们普遍遵循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
戴木才
关键词:仁义礼智信弘扬
认识实践属性的三个角度
1993年
在实践和主体性问题的深入讨论中,不少论者已经把实践从认识论范畴转向本体论范畴,把实践当作客观存在来研究。而对实践属性的理解,乃是其中的一个的基本问题。要科学地认识实践的属性,首先必须确认科学地理解实践的角度。马克思主义把实践作为人类一种本性活动,认为实践是不断地体现人的类本质、不断地促进客体或人的外部世界同人类自身主体性的统一,是自然(史)、社会(史)、人身自然和人的认识运动达成动态统一的基础、手段(中介)或形式(请参阅戴木才:《论实践结构》,《争鸣》1990年第4期)。实践的这种统一功能决定了实践活动的有序展开必然要遵循两条原则,人类社会实践发展史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一是主体方面对于客体方面的必须合乎规律性的原则即客观性原则,一是客体方面对于主体方而的要求必须合乎目的性的原则即主观性原则。实践活动的这种双重性质,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它表明,人的实践活动是客观性和主观性两者统一基础上的综合结构和展开形态。
戴木才
关键词:人类社会实践客观性原则马克思主义
中西文化人我观比较论
1996年
“人”尤其是人的自我问题是中西文化、哲学历来所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中西文化对人我观的理解和体验,最显著地存在着“人天(自然)相合”与“人天相离”,“趋善与求真”的认识论与价值论差异。了解中西文化在人我观上的差异,有助于我们对中西文化及其价值的真切把握,有助于我们寻找中西文化融合的切合点。
戴木才
关键词:中西文化中西文化融合精神指向物质文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