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英
- 作品数:39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世地球:挑战、威胁和希望被引量:2
- 2021年
- 人类主体能力增强带来的科技发展赋予了人类改变地球的巨大力量,从而导致人类世时代的日益凸显,生物多样性也因之面临诸多挑战。生态现代主义者就此提出"解耦于自然"的概念,认为人类可以利用技术发展来解决这些人为造成的问题,使地球重新恢复绿色生机。作为一个颇为棘手的"公地悲剧",全球变暖也因各方利益冲突而无法处理。人工合成地球的提出者主张,人类可通过地球工程提供防御。除此之外,神经科学、社会科学和环境行为学以及"可持续生物圈"也都致力于在各自领域内探讨应对人类世的挑战。面对上述探索和困难,人类作为地球上唯一的道德物种,应作出改变,努力使这颗美丽的星球上呈现出文化价值和自然价值的完美交织,而这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詹敬秋(译)柯英
-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 穿越时空的对话——论《火山恋人》的作者型叙述声音被引量:4
- 2010年
- 苏珊.桑塔格在其后期作品《火山恋人》中运用了多重叙述声音的手法。与桑塔格在早期小说中消除作者痕迹的做法不同,这部作品尤其突出作者型叙述声音。"我(们)"和"你(们)"这样看似平淡的人称指涉在桑塔格的笔下都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它们既是对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叙述距离的探索,又是对作者和所塑造人物的关系的审视,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架设一道沟通的桥梁,使作者型的叙述声音得以穿越时空,在对话中寻求历史事件的现世警示。同时,一个没有人称指涉的全知的作者型声音对"我(们)"和"你(们)"进行了补充,建构了虚构的权威,引导读者作出明辨是非的判断。
- 柯英
- “局外人”的死亡想象:《死亡之匣》中的存在与荒诞
- 2012年
- 《死亡之匣》是苏珊·桑塔格发表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部长篇小说,若虚若实地展现了一个弥漫着死亡气息的世界。主人公企图了结自己荒诞孤独的生命历程,但在死亡的临界状态,他将死亡恐惧寄托于血腥的想象,以谋杀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来证明"我在"。其实在一个孤独的个体自杀与谋杀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宏大的时代叙事,即美国与越南之间的那场战争以及由此带来的大规模屠杀。桑塔格以个人行为的荒诞为书写对象,矛头却直指战争的恐怖与荒唐,由此为小说镌刻下深深的时代烙印。
- 柯英祝平
- 关键词:荒诞越南战争
- ESP背景下的旅游英语教学探讨被引量:4
- 2015年
- 为适应涉外旅游活动的快速增长,各大院校的旅游专业应以培养兼具旅游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为教学目标,因此专门用途英语(ESP)在旅游专业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旅游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针对其中存在的教材、平行课程和教师的知识结构等问题,提出需要有的放矢,以ESP为导向,改善教材的兼容性,了解平行课程和各类证书考试的进展,适当调整教学中心,重视教师的培训和交流,突出ESP特色。
- 柯英
- 关键词:旅游英语ESP教学效果
- 存在主义视阈中的苏珊•桑塔格创作研究
- 美国女作家苏珊·桑塔格(1933-2004)是一位终其一生笔耕不辍的文学追梦人,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便正式向文学界发起冲击,此后她一直在为自己的文学梦想而努力奋斗。在桑塔格的著作中,虚构作品是起点,亦是终点。从其初涉文...
- 柯英
- 关键词:存在主义美国小说
- 编码与解码游戏——《恩主》的隐含作者问题被引量:1
- 2011年
- 苏珊·桑塔格的处女作《恩主》作为一部奇异的梦想之作引发了不同的阐释,但结合该小说的创作背景来看,与其不可靠叙述密切相关的隐含作者的问题尚未引起关注。这部小说强调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在编织初涉文坛的作者的文学梦的同时也展开了一场编码与解码的游戏。
- 柯英
- 关键词:解码隐合作者
- 存在主义视阈中的苏珊·桑塔格创作研究
- 美国女作家苏珊桑塔格(1933-2004)是一位终其一生笔耕不辍的文学追梦人,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便正式向文学界发起冲击,此后她一直在为自己的文学梦想而努力奋斗。在桑塔格的著作中,虚构作品是起点,亦是终点。从其初涉文坛...
- 柯英
- 关键词:存在主义
- 文献传递
- 发现美国:《在美国》中欧洲经验与美国现实的冲突与融合被引量:1
- 2016年
- 苏珊·桑塔格的小说《在美国》描写了19世纪70年代一群波兰移民移居美国的经历,透过三位主要人物的情感体验突出了"发现美国"的主题。在遭遇欧洲经验与美国现实的冲突之后,这些无所适从的波兰人把美国当成了一个没有道德禁忌的自由之乡,但在不断的自我调适和定位中,他们重新回归了理性的生活,融进了美国这片远离故国家园的全新的土地。
- 柯英
- 关键词:《在美国》
- 热媒介·冷观察:《希望之乡》的景观表征
- 2017年
- 苏珊·桑塔格在"赎罪日战争"尚未停火之际亲赴以色列,拍摄了纪录片《希望之乡》,借助于电影这个热媒介,对战争进行了一次冷观察。从电影地理的角度来看,该片不仅另辟蹊径地呈现了战争景观,无言地控诉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痛苦,而且还通过对地理景观和社会景观的细致刻画,将阿以冲突产生的后果以及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难以真正融合的困境展现出来。桑塔格刻意隐去自己的声音,任由影片自身去诉说,鼓励观众自己去思考和评判。
- 柯英
- 关键词:地理景观
- 伊恩·麦克尤恩的新作和生态批评的未来被引量:8
- 2010年
- 自创作《时间中的孩子》以来,英国著名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多部小说都含蓄或有意地关涉生态批评的重要观念。综观他的创作轨迹和相关信息,可以推测他即将出版的新作同样将纳入对生态问题的思考。《时间中的孩子》不啻是一则生态女性主义的寓言,对女性特质着墨甚多,突出其美德和救赎的力量,甚至提供了没有选择的选择:是欢呼"女性时代"的到来,还是走向灭亡?在随后的几部小说中,环境问题成了另一个着眼点。在麦克尤恩看来,环境危机的源头在于偶然的历史情境和普遍的心理趋向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心理趋向被称作"人性"。在以气候变化为题材的新作中,麦克尤恩面临两个难点,一是需要渲染个人利益与地球和子孙后代的需求之间的张力,二是选择何种表述方式,因为全球环境危机也是一个表述危机。不过他也许发现了解决之道,即绕过形式上的障碍,以环境危机为背景,聚焦人性,回归对于人性的关注。
- 格雷格.杰拉德柯英
-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环境保护主义人性生态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