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源

作品数:22 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细胞
  • 5篇电磁辐射
  • 5篇小鼠
  • 4篇免疫
  • 4篇KDR
  • 3篇凋亡
  • 3篇苦参
  • 3篇苦参碱
  • 3篇教学
  • 3篇教学改革
  • 3篇膀胱
  • 3篇膀胱癌
  • 3篇SCID小鼠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生成
  • 2篇氧化苦参
  • 2篇氧化苦参碱
  • 2篇增殖
  • 2篇人膀胱癌
  • 2篇肿瘤

机构

  • 19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卫生学教研室

作者

  • 22篇王源
  • 8篇余争平
  • 7篇张广斌
  • 6篇司维柯
  • 6篇李鹏
  • 5篇姚婕
  • 4篇杨学森
  • 4篇程绍钧
  • 2篇周舟
  • 2篇何根林
  • 2篇陈纯海
  • 2篇何旻蒂
  • 2篇许商成
  • 2篇罗雪
  • 2篇储芳
  • 1篇易维京
  • 1篇郝玉通
  • 1篇高利宏
  • 1篇卢永辉
  • 1篇赵洪雯

传媒

  • 8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华劳动卫生...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辐射研究与辐...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检验医学教育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血管生成为靶点的肿瘤核素显像及治疗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以荷人膀胱癌、胆管癌小鼠为模型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其受体KDR、整合素αvβ3 受体在肿瘤的核素显像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①复制荷人膀胱癌小鼠模型 ,观察 13 1I anti VEGF的放射免疫显像 ;②将荷瘤小鼠分为实验组、非标记抗体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 ,探讨 13 1I anti KDR的放射免疫治疗 ;③建立荷人胆管癌小鼠模型 ,观察12 5I RGD 4CY的受体显像。结果 ①免疫组化结果示膀胱癌组织高表达VEGF及KDR蛋白 ,而正常组织极低水平表达 ;②13 1I anti VEGF、13 1I anti KDR及 12 5I RGD 4CY在各组织中均具有较高的T/NT ;③ 13 1I anti KDR的放射免疫治疗示实验组与非标记抗体对照组均能明显抑制膀胱癌的生长 ,但前者作用快且抑制率明显高于后者 ;④放射自显影示 12 5I RGD 4CY在肿瘤组织中浓聚影最强 ,肺、颈部及其它软组织呈低水平分布。结论 13 1I anti VEGF、13 1I anti KDR可较好地显示膀胱癌 ,并明显抑制其生长 ,12 5I RGD 4CY可望成为一有效的肿瘤αvβ3 受体显像剂。
程绍钧李前伟李忠俊王源黄定德
关键词:放射免疫治疗放射免疫显像受体显像血管生成KDR
电磁辐射对大鼠内皮祖细胞和肾脏组织学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电磁辐射对体外培养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迁移、黏附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与肾脏疾病的可能关系。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MNCs),接种至纤维连接素包被的培养板上,培养6d后进行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荧光鉴定EPCs。采用MTT比色法、Transwell小室和黏附能力测定实验,观察平均功率密度为65mW/cm2,时间20min的电磁辐射对EPCs的增殖、迁移、黏附能力的影响;同等剂量全身照射大鼠,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肾脏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从大鼠骨髓能成功分离培养获得EPCs。EPCs的增殖、迁移、黏附能力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大鼠接受全身照射后各时相点无明显组织学改变,但超微结构显示在照射后3h后开始出现肾小球毛细血管袢足突肿胀,12h后出现部分足突融合。结论:电磁辐射导致EPCs生物功能显著减弱,肾小球超微结构改变,电磁辐射可能与起肾脏疾病的发生有关。
赵洪雯张广斌王源杨学森余争平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电磁辐射肾脏病
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抑制A549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2
2004年
目的 观察比较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对A5 49细胞系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对A5 49细胞凋亡的诱导效应。方法 以不同剂量的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分别作用A5 49细胞 ,观察细胞形态 ,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 ,TNUEL法原位检测DNA断裂 ,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结果 苦参碱在浓度为 0 5g L时即表现出明显的抑制A5 49增殖的作用 ,浓度在1 0g L时TUNEL原位检测DNA断裂为强阳性 ,流式细胞仪检测出凋亡峰 ;相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没有明显的抑制A5 49增殖的作用 ,当其浓度增加到 10倍出现对A5 49抑制增殖的作用 ,但是TUNEL原位检测DNA断裂为弱阳性 ,流式细胞仪不能检测出凋亡峰。结论 苦参碱可抑制A5 49细胞系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同浓度下氧化苦参碱不能抑制A5 49细胞系增殖 。
王源司维柯李鹏姚婕
关键词:苦参碱氧化苦参碱A549细胞凋亡
广州市2014年登革热暴发疫情中小儿登革热病例临床特征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描述小儿登革热病例的临床特征,为小儿登革热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某三甲医院在2014年8月30日至10月31日期间,明确诊断、小于14岁的全部住院登革热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共31例小儿普通型登革热病例纳入分析,其中男女比例为15:16,平均年龄(7.65±4.28)岁(1~13岁),平均住院时间为(5.48±2.38)d(2~15)d。临床症状发生率前5位分别为:发热(100%,31/31)、皮疹(67.74%,24/31)、咳嗽(38.71%,12/31)、淋巴结肿大(32.26%,10/31)和关节/肌肉痛(35.48%,11/31)。77.42%(24/31)的病例登革Ig M呈现阳性;48.39%(15/31)的病例伴有肺炎支原体Ig M抗体阳性;分别有96.77%(30/31)和35.48%(11/31)的病例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降低;分别有67.74%、12.90%和51.61%的病例分别出现AST、ALT以及肌酸激酶异常;约1/3的病例出现血钙和血钾异常。结论小儿登革热病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指标特征与成人病例存在一定差异,临床医生应重视小儿登革热病例的鉴别诊断。
喻田甜罗菲刘嘉欣郭红霞马玉玲罗雪叶楠王源谭雨龙林辉陈晓刚李晋涛
关键词:登革热小儿
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实践对军事预防医学教学的启示
2010年
为培养适应现代卫勤保障需求的卫生防疫人才,根据军队医学院校卫生防疫队在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中开展卫生防疫工作的实践,探索军事预防医学教学改革,提出在军事预防医学教学中,对学员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大预防、大卫生"观念,培养全面、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通过不断深化军事预防医学教学改革,以培养适应于担负战争与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的卫生防疫人才。
杨学森朱俊东王源张广斌
关键词: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军事预防医学教学改革
苦参碱抗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0
2003年
苦参碱是中药苦参的主要抗肿瘤活性成分 ,体外实验研究表明 :苦参碱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 ,其抑制方式与药物剂量和作用时间有关。一定浓度苦参碱诱导HepG2在细胞水平、代谢水平和基因水平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分化。苦参碱可诱导HepG2细胞凋亡。苦参碱抑制HepG2细胞增殖是通过激活G1期抑癌基因 p5 3、Rb、p2 1、p2 7、p16和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 ,抑制癌基因c myc和抗凋亡基因Bcl 2的表达 ,从而诱导细胞分化、凋亡 ,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可能是Wp5 3和Rb基因。
司维柯李鹏王源姚婕
关键词:苦参碱肝癌细胞分化凋亡
利用简并PCR克隆烟草节杆菌02181肌酸酶基因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用简并PCR从烟草节杆菌02181中扩增出肌酸酶部分序列,以期获得其全长编码基因。方法从NCBI查询已发表的肌酸酶蛋白质序列,将其递交到Block Maker服务器,利用工具软件CODEHOP设计简并引物,以烟草节杆菌02181基因组DNA为模板做PCR。结果将所得目的片段(414bp)在NCBI上BLASTx,结果表明,所得序列与不同菌种来源的肌酸酶高度同源,其中与节杆菌属肌酸酶基因的同源性最高,一致性达到了71%。结论从烟草节杆菌02181中成功克隆出了肌酸酶基因的部分序列。
智强李淑慧高利宏李鹏周玉易维京王源胡川闽
关键词:肌酸酶简并PCRMAKERCODEHOP
微波辐照对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转运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为了验证微波辐照对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A,Tfam)转运的抑制作用,本实验成功构建了Tfam表达载体Tfam-pTNT,并将其转入兔网织红裂解液中转录翻译成Tfam的前体蛋白pre-Tfam,并用同位素S35 methionine标记。将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暴露于微波15min后,于辐照后0h、6h、12h、24h、48h等五个时相点提取活性线粒体。通过转运分析(Import assay),结果发现,微波辐照明显引起大脑皮层神经元线粒体Tfam前体蛋白pre-Tfam从胞浆向线粒体内的转运障碍,而且呈时间依赖效应。本实验证实了微波辐照能显著抑制Tfam的转运,揭示了微波引起神经元能量代谢障碍的新机制。
许商成余争平吴娟裴莉萍罗雪陈纯海何旻蒂王源姚权钟敏
关键词:微波神经元
开设临床生化选修课 培养高素质的检验医学人才
2003年
为了培养新时期具有实用性、可塑性和创新性的高级检验医学人才,对检验医学的主干学科之一的临床生物化学教学进行改革和探索,希望找到适应当今检验医学快速发展的教学法。利用现有资源,联合附属医院检验科,为本科生开设了临床生化选修课,重点加强"临床"和"新技术"两个方面,同时加入了"科研思维与科研能力培养"方面的内容,让学员提前进入临床实验室,同时利用网络、虚拟实验室等较为先进的教学手段强化教学内容。通过这种教学法训练的三届学员综合素质较以往有明显提高,在临床实验室的工作中能够较快地进入状态,接受新观念、新技术的能力也较强,临床技能也得到加强,受到临床实验室的好评。
李鹏司维柯王源姚婕
关键词:临床生物化学教学改革
微波对大鼠视觉功能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损伤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微波辐照后大鼠视觉功能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凋亡的变化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视网膜电流图(ERG)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观察微波对大鼠视觉功能的影响,采用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染色和Hoechst染色分别观察微波辐照后大鼠视网膜和离体培养的神经节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微波辐照后ERG-a波无明显变化,ERG-b波的峰值在第3天和第7天时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ERG-b波潜伏期仅在第3天时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F-vEP潜伏期在第3天后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d后恢复。而峰值在辐照后第3天和第7天时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波辐照后12h,大鼠视网膜节细胞层细胞凋亡率从2.85%增加至6.73%;直至7d后仍维持较高凋亡率(8.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体培养的RGCs在微波辐照后6h开始细胞凋亡率从8.42%明显增加至1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到辐照后24h,并达到凋亡高峰(24.14%)。结论微波辐照能够导致大鼠视网膜视功能损伤,而微波诱导RGCs凋亡增加可能是视觉功能障碍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
魏爱民杨学森王源何根林周舟张广斌余争平
关键词:微波视觉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脱噬作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