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虎
- 作品数:44 被引量:233H指数:10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控制策略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分析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感染控制策略。方法重视外科无菌技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增强围手术期患者管理等措施。结果对术前、术中、术后3个环节进行严格管理,可有效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患者的管理是控制感染的关键,做好手术部位监控工作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手段。
- 邢虎葛慧芳
- 关键词:手术部位感染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甲状腺癌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0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前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病例中,显示回声高低不均结节90例(81.82%),低回声的实性结节13例(11.82%),囊实混合型结节7例(6.36%),结节中检出有砂粒样钙化灶86例(78.18%)。血流成像显示Alder2级或3级的92例(83.64%),可见穿入肿块内部血管者43例(39.09%),血流为高阻力型者(RI>0.7)87例(79.09%)。结论:甲状腺癌回声表现及肿瘤结节的血流表现具有特异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甲状腺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邢虎赵峰
- 关键词:甲状腺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 2014-2019年镇江市某三甲医院消毒效果监测分析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环境消毒效果。方法根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医院环境消毒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1月-2016年12月共监测样本9495份,合格率为88.01%,其中以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和紫外灯管强度合格率较低,分别为71.61%、76.69%、79.52%和86.43%,不同项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Ⅲ类环境室内空气、Ⅱ类环境物体表面、工勤人员手表面采样合格率较低。2017年1月—2019年12月共监测样本9835份,合格率为97.62%,与前3年相比合格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三甲医院环境消毒质量明显提升,仍应重视医院消毒灭菌质量,尤其应加强对工勤人员的培训工作。
- 吴洪敏张亚峰马旻轩姚静高雁邢虎
- 关键词:消毒效果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预测2型糖尿病视网膜早期病变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眼底尚无改变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CDFI对42例(84只眼)糖尿病人和18例(36只眼)正常对照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进行检测。结果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舒张期峰值流速(ED)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是检测无眼底改变糖尿病患者CRA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有效诊断方法。
- 邢虎赵峰王东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显像视网膜中央动脉
- 某三甲医院临床分离多药耐药菌流行病学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临床分离多药耐药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特点,为多药耐药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排名前五位多药耐药菌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医院多药耐药菌种类、科室分布,行细菌培养和耐药性分析。结果临床分离1 086株多药耐药菌,排名前五位的多药耐药菌分别为:MDR-AB、MRSA、MDR-PA、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多药耐药菌检出科室分布以ICU为主(34.99%);标本种类以痰液为主(73.48%)。药敏结果显示:MDR-AB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90%以上,替加环素最低11.5%;MRSA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呋喃妥因耐药率为0;MDR-PA对检测的15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65%以上;CRE包括耐碳青霉烯类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很高,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分别为23.8%和0。结论近年来医院多药耐药菌耐药率较高。
- 孙艳马旻轩阴晴邢虎
- 关键词:多药耐药菌耐药性抗菌药物药敏试验
- 高频超声对乳腺肿瘤内部微钙化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的研究被引量:18
- 2009年
- 目的通过高频超声显像对乳腺肿瘤中微钙化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进行研究,探讨高频超声显像检出乳腺肿瘤内部微钙化灶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0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肿瘤大小、形态、边界、回声,并重点进行钙化灶的形态特点研究;所有乳腺肿瘤均经病理证实。结果在130例乳腺肿瘤中,病理证实恶性肿瘤(乳腺癌)102例,良性肿瘤28例;98例乳腺癌中出现微钙化灶,4例乳腺癌未出现微钙化灶;5例良性肿瘤中出现微钙化灶,23例良性肿瘤未出现微钙化灶;乳腺恶性肿瘤中微钙化灶检测的敏感度为96.1%,特异度为82.1%,正确指数为0.78。结论乳腺肿瘤中出现微钙化灶是高频超声诊断乳腺癌的重要指标。
- 赵峰邢虎张歆陈加俊
- 关键词:高频超声乳腺癌微钙化灶
- 舌根鳞癌患者肿瘤切除、游离组织瓣重建加术后外照射放射治疗后的生存质量
- 2005年
- 邢虎孙彦
- 关键词:术后舌根鳞癌外照射
- 医院综合ICU环境表面清洁效果持续质量改进的研究与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研究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综合ICU环境表面清洁效果的改善情况。方法设定2016年10月-2016年12月为持续质量改进前,2017年1月-2017年9月为持续质量改进阶段。制定质量改进措施并实施,对综合ICU环境表面进行采样并鉴定细菌菌种。按季度统计综合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下呼吸道感染率、泌尿道感染率和血流相关感染率。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前环境表面采样合格率为58. 49%,持续质量改进阶段环境表面采样合格率为76. 92%,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 36,P <0. 01)。环境表面细菌菌种鉴定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经持续质量改进后,检出菌菌株数均显著下降。综合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下呼吸道感染率、泌尿道感染率和血流相关感染率在持续质量改进阶段也呈下降趋势。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综合ICU环境清洁效果,减少环境表面致病菌,降低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
- 姚静邢虎赵燕燕吴洪敏高燕胡振奎
- 影响喉癌组织原代培养成功率因素的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研究不同组织分离方法、肿瘤TNM分期、细胞分化程度等因素对喉癌组织原代培养细胞生长率的影响。方法对17例喉癌组织分别应用组织块、胶原酶和机械分离法进行原代培养,观察以上3种组织分离法、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以及TNM分期对喉癌原代培养细胞生长情况的影响,并用统计学分析其结果。结果组织块、胶原酶及机械分离法的细胞生长率分别为64.7%、58.8%和11.8%,其中组织块法和胶原酶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而织块法和胶原酶法与机械分离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和0.008)。鳞癌细胞高分化组细胞生长率为33.3%,中/低分化组为9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细胞培养的生长率与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和组织分离方法有关。在喉癌的原代培养中应尽量选取细胞分化程度差的标本并且选用组织块分离法进行培养。
- 邢虎房居高于振坤马丽晶王鸿范尔钟陈晓红韩德民
- 关键词:喉癌组织细胞分化程度组织块法鳞癌细胞高分化低分化
- 多部门联合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3
- 2022年
- 目的探讨多部门联合干预措施对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现况调查、原因分析以及实行多种干预措施等,比较某院综合ICU干预前后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结果干预前该院综合ICU 2016年1—4季度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分别为16.82%、17.17%、23.40%和21.62%,干预后2017年4季度和2018年1-3季度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明显降低,分别为4.63%、2.08%、2.44%和4.90%。干预前总感染率19.71%,干预后总感染率3.50%,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498,P<0.001)。结论通过多部门联合干预,运用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能有效降低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率,进而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 俞娟芬邢虎张德厚赵燕燕孙艳
-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