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升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人神经母细胞...
  • 1篇人神经母细胞...
  • 1篇神经母细胞
  • 1篇神经母细胞瘤
  • 1篇神经母细胞瘤...
  • 1篇神经元
  • 1篇能神经
  • 1篇能神经元
  • 1篇转移酶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瘤
  • 1篇母细胞
  • 1篇母细胞瘤
  • 1篇耐药
  • 1篇谷胱甘肽
  • 1篇谷胱甘肽S-...
  • 1篇分化
  • 1篇分化潜能
  • 1篇Γ-氨基丁酸...
  • 1篇氨基丁酸

机构

  • 2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作者

  • 2篇于升
  • 1篇周莉
  • 1篇赵慧
  • 1篇吴江
  • 1篇王登莉

传媒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Decoy ODN靶向抑制人谷胱甘肽S-转移酶P1基因表达对肺癌细胞铂类耐药的影响
肺癌发病率在所有肿瘤中居前列,其发病率居高不下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进展期肺癌患者大多只能依靠化疗取得较好的预后效果,但肺癌化疗效果的个体差异很大。因此,寻找一种能够指导肿瘤病人化疗方案制定的分子标志物,对于肿瘤病人的个体...
于升
关键词:GSTP1
文献传递
不同浓度dbcAMP对SH-SY5Y细胞向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分化潜能的影响
2014年
目的:建立具有分化成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潜能的神经干细胞模型,为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退行性疾病的研究提供适宜的研究载体。方法:应用双丁酰环腺苷酸(dbcAMP)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分为0mmol·L-1 dbcAMP组(对照组)和0.3、0.6、1.0及2.0dbcAMP组,观察诱导后各组SH-SY5Y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Imge-Pro Plus 5.0软件测量神经元样细胞神经突起长度,计算神经突起>30μm细胞所占细胞总数的百分率;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检测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标志性蛋白——谷氨酸脱羧酶65(GAD65)的表达,并计算其免疫反应阳性率。结果:形态学观察,对照组SH-SY5Y细胞呈多边形、圆形或梭型,胞膜光滑,边界清晰;各浓度dbcAMP组随着dbcAMP浓度的增加和诱导时间的延长,SH-SY5Y细胞胞体变小、突起变长;1.0mmol·L-1 dbcAMP组细胞互相交织,表现出成熟神经元的表型。SH-SY5Y细胞诱导培养72h后,与对照组(31.4%±4.2%)比较,0.3、0.6、1.0和2.0dbcAMP组神经突起>30μm细胞所占细胞总数的百分率(40.1%±5.7%、47.5%±6.2%、73.1%±3.2%和74.3%±6.1%)明显升高(P<0.05或P<0.01)。SH-SY5Y细胞诱导培养72h后,与对照组(10.2%±2.1%)比较,0.3、0.6、1.0和2.0dbcAMP组GAD65阳性细胞表达率(22.1%±2.4%、46.9%±3.2%、70.7%±3.4%和72.3%±3.7%)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SH-SY5Y细胞具有分化为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样细胞的潜能,1.0mmol·L-1是dbcAMP的最佳诱导浓度。
王登莉周莉于升吴江赵慧
关键词: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