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欢
-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大航天工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更多>>
- 针对空间碎片捕获的绕飞轨道设计
- 自然椭圆绕飞轨道可在目标附近长时间绕飞,绕飞一周大约需要一个轨道周期,可保证碎片捕获系统具有长时间的观测、捕获时间。提出设计绕飞轨道来实现碎片捕获的方案,基于C-W方程和轨道根数两种方式,推导了满足绕飞轨道的条件,并针对...
- 刘欢张永
- 关键词:捕获绕飞
- 载人小行星探测的任务特点与实施途径探讨被引量:5
- 2014年
- 介绍了载人小行星探测的发展现状,对目前美国基于"猎户座"飞船的载人小行星探测的概要方案进行了描述,包括探测器系统组成、运载火箭和飞行方案等内容。从速度增量、目标星引力等方面,分析了载人小行星探测的任务特点,并与载人火星探测、载人月球探测以及无人小行星探测的任务特点进行了比较。给出了载人小行星探测的实施途径建议,包括目标星选择、载人飞船系统设计等。讨论了其所涉及的推进、星际飞行安全保障、小行星表面行走等关键技术。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开展载人深空探测提供参考。
- 王开强张柏楠王悦刘欢武江凯李志海
- 我国载人小行星探测任务规划被引量:2
- 2013年
- 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时残留下来的初始物质,保存了太阳系形成时大量的珍贵信息,近地小行星还存在撞击地球的威胁,因此,小行星探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 刘欢张柏楠王开强
- 关键词:小行星探测载人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太阳系
- 载人航天器与空间站共轨飞行轨道维持策略被引量:3
- 2019年
- 针对载人航天任务中面临的与空间站保持长期共轨飞行的轨道问题,分析了航天器在地球扁率J_2项摄动以及大气阻力摄动作用下,长期共轨飞行航天器半长轴、相位和升交点赤经的变化特性,并设计了仅通过面内调整同时实现面内和面外调整的共轨维持的控制策略。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轨道维持的燃料消耗合理。可为我国载人航天器与空间站共轨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 刘欢张柏楠张永
- 关键词:载人航天器空间站大气阻力
- 临近空间飞行器起落架收放系统建模与分析
- 2021年
- 临近空间飞行器起落架系统经历的工作环境较常规航空器更加恶劣。为全面分析临近空间飞行器起落架收放系统可行性,文章采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和多学科协同仿真软件(AMESim)联合仿真方法对起落架收放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临近空间飞行器前起落架收放机构及液压系统的虚拟样机模型,分析了收放系统的工作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联合仿真模型与理论计算的活塞杆驱动输出力峰值一致,模型准确可靠。文章在模型基础上分析了温度、节流孔直径、液压缸泄漏及液压油含气量等因素对收放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节流孔直径、液压缸泄漏及液压油含气量等因素对收放系统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分析结果对起落架收放系统的后续设计优化、可靠性评估和维修提供一定的借鉴。
- 方纪收黄伟蒋万松蒋万松刘欢
- 关键词:起落架联合仿真动力学临近空间飞行器
- 载人航天器飞行品质评价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飞行品质评价是贯穿整个航天器研制的重要环节之一,主要通过受试人员主观评价试验进行。文章针对飞行品质评价试验,提出了试验设备应具备的功能和试验设计原则,通过调研和统计分析,分析了试验的类型和特点,明确了受试人员选择方案和评价结果分析的评判指标;基于正交设计和均匀设计的思想,提出了各阶段的试验矩阵设计方案,通过与载人航天工程二期的人控评价结果的对比,表明该试验设计方案具备可行性,对我国后续载人航天器飞行品质评价的展开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 刘欢张柏楠张永
- 关键词:载人航天器飞行品质
- 针对空间碎片捕获的绕飞轨道设计被引量:2
- 2015年
- 地球轨道上日益增长的碎片云已引起各个航天国家的担忧,地球轨道上可编目的空间物体数量30多年内增长了2倍多,若不实施主动清除,碎片的数量将在未来200年内快速增长,给空间系统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自然椭圆绕飞轨道可在目标附近长时间绕飞,可保证碎片捕获系统具有长时间的观测、捕获时间。文章提出通过设计绕飞轨道来实现捕获碎片的方案,介绍并分别推导了基于C-W方程和轨道根数两种方式绕飞轨道设计的方法。针对假想的捕获目标,基于轨道根数方法设计了5种脉冲变轨的轨道方案,并进行了相应的轨道算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适用于任意的初始相位差,具备一定的工程实现意义。
- 刘欢张永
- 关键词:捕获绕飞
- 载人探测小行星的目标星选择被引量:10
- 2012年
- 小行星探测具有目标多样化的特点,通过对小行星的相关物理特性进行分析和归类,以及国内外研究情况,从探测任务的安全性、技术可行性和探测价值3个方面,讨论提出了适于我国开展载人探测的选星方法和原则;按照技术可行性由易至难,将候选星分为3类,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约束条件和优选条件,筛选出候选星;根据部分目标星轨道设计结果,结合未来运载器的发展规划,对这3类小行星的探测任务特点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针对性建议,结果可为我国制定载人小行星探测的战略规划提供参考。
- 王悦刘欢王开强张柏楠
- 关键词: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