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军 作品数:15 被引量:51 H指数:4 供职机构: 扬州大学兽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属高校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医药卫生 更多>>
大肠杆菌卷曲菌毛的生物合成和致病性 被引量:1 2009年 大肠杆菌卷曲菌毛是其菌体表面的一种含纤维素样蛋白质附着器官,出现在大肠杆菌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卷曲菌毛可以通过黏附等作用介导大肠杆菌侵袭宿主;作为一种细菌淀粉样蛋白,卷曲菌毛有可能引起淀粉样蛋白相关疾病;卷曲菌毛可以诱导宿主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引起脓毒血症;卷曲菌毛可以和纤维素等一起构成菌外基质,参与生物膜的形成。我们简要综述了大肠杆菌卷曲菌毛的生物合成、生物学功能和致病性。 朱军 王建业 朱国强关键词:大肠杆菌 淀粉样蛋白 生物膜 基于大肠杆菌受体菌DH5α △asd缺失株的构建及作为基因转化、表达操作系统的评估 被引量:2 2010年 基于大肠杆菌(E.coli)染色体上asd基因的已知序列,利用λ噬菌体的Red同源重组系统一步法构建E.coliDH5α的asd基因缺失突变株DH5α△asd::cat,在二次重组中利用携带能够表达FLP位点特异性重组酶的质粒pCP20介导二次同源重组,以去除上述缺失突变株中氯霉素抗性筛选基因。结合PCR扩增和测序结果,证明DH5α△asd缺失突变株的正确构建。该缺失突变株失去了在普通LB培养基上生长的能力,只有添加DAP或导入表达asd基因的质粒(asd基因互补试验)才能在LB培养基上生长,与原型DH5α比较,其生长速度和生长对数期、接受不同拷贝数质粒的转化效率几乎相一致。基于该缺失突变株构建出以asd营养基因为标志的大肠杆菌染色体-质粒平衡致死系统。体外培养连续传代50代次,pnirBMisL-fedF-asd质粒不丢失,并功能性表达F18大肠杆菌黏附素FedF。 原志伟 朱晓芳 朱春红 朱军 王建业 朱国强关键词:受体菌 RED重组系统 突变株 猪源益生菌EP株突变株EP△asd的构建和初步应用 被引量:1 2018年 为研制更加安全的大肠杆菌疫苗株,并将其开发为新型活疫苗载体,本研究采用电转化将氯霉素抗性基因片段转化至益生菌EP株。采用同源重组技术使氯霉素抗性基因的PCR产物通过其两侧asd基因序列与益生菌EP基因组中的asd基因发生同源重组。通过氯霉素抗性平板筛选得到阳性克隆,对筛选得到的阳性克隆再导入编码Flp重组酶的质粒p CP20以去除抗性基因,从而构建成EP△asd突变株。该缺失突变株可以与表达链球菌asd基因的质粒形成功能性互补,转化有上述质粒的EP△asd突变株可长时间定居于仔猪肠道。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以益生菌EP△asd为染色体—质粒平衡致死系统宿主菌的用于预防仔猪肠道性传染病的细菌活载体疫苗研究奠定基础。 金铎 原志伟 原志伟 区炳明 单玉平 朱军 羊扬关键词:益生菌 RED重组系统 动物源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黏附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012年 动物源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是引起动物(尤其是幼龄动物)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已知黏附素和肠毒素是ETEC中两种重要的毒力因子,在致病性中两者缺一不可。其中黏附素结合到宿主易感肠上皮细胞是ETEC感染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关键步骤。动物源ETEC的菌毛黏附素主要包括K88、K99、987P、F18、F17和F41等。人们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ETEC菌毛黏附素的相关研究,包括菌毛的基因、结构组成、生物合成、菌毛表达的调控机制以及黏附素和宿主受体相互作用等,这些研究基础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ETEC病原菌的感染机理;并且在疾病诊断和新疫苗的开发中具有重大意义。 周虹 朱军 朱国强关键词:黏附素 菌毛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致病性生物Ⅰ型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2010年 根据已发表的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apxⅣ毒素基因序列的保守区域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检测致病性APP1~12血清型标准菌株的PCR方法。在双盲试验中,血清1型(2株)、3型、5型和7型临床分离株与致病性APP1~12血清型标准菌株一样,均能扩增出预期大小为876bp的apxⅣ片段,可检出最低活菌数为2×10^2cfu·mL^-1,最低检出DNA含量为9pg·μL。检测疑似传染性胸膜肺炎感染猪的10份病变肺组织样品,阳性6份,与细菌分离鉴定结果一致。而副猪嗜血杆菌1~15型(缺失8型)、猪放线杆菌、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奇异变形杆菌、猪源支气管败血波氏菌、猪丹毒杆菌的PCR检测结果都为阴性。结果表明:该PCR方法可用于致病性APP生物Ⅰ型的快速特异性检测和诊断。 张志妮 顾万军 黄良宗 朱军 姚丰华 朱国强关键词: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PCR 大肠杆菌Nissle 1917隐秘质粒消除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2016年 质粒消除旨在获得无质粒菌株,是对益生菌进行遗传改造所需的一项重要技术。本试验建立在质粒不相容性的基础上,引入自杀性载体pRE112作为辅助工具,使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重组自杀质粒pMUT1-pRE112和pMUT2-pRE112,将其分别导入携带2个大隐秘质粒pMUT1和pMUT2的益生菌大肠杆菌Nissle 1917(Escherichia coli Nissle 1917,EcN),利用重组自杀质粒去除EcN内原有隐秘质粒并在含有10%蔗糖的LB培养基上实施自杀质粒自身消除。结果试验成功获得EcN无质粒克隆菌株(Escherichia coli Nissle 1917cured of its two cryptic plasmids pMUT1and pMUT2,EcNc),为优质益生菌EcN更好的潜在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杨颖 区炳明 朱军 杨溢 张倩 杨玮枫 夏芃芃 朱国强关键词:质粒消除 F18大肠杆菌黏附素受体结合域鉴定新方法 被引量:4 2010年 运用DNA重组技术将F18ab和F18ac大肠杆菌黏附素fedF亚单位内的第60~109位氨基酸残基区段(fedF1)和fedF全基因克隆入V型分泌系统MisL的载客结构域上,经DNA测序确证其正确阅读框后,含重组菌质粒pnirBMisL-fedF或pnirBMisL-fedF1经厌氧诱导后,与断奶仔猪小肠上皮细胞进行体外黏附试验。结果表明:FUT1基因M307位点中GG型和AG型仔猪小肠上皮细胞均能黏附上述重组菌,而AA型个体小肠上皮细胞则不能黏附。上述重组菌均能与兔抗F18ab菌毛FedF亚单位单因子高免血清发生玻板凝集反应。而FedF突变体FedF(M)的重组质粒菌则失去上述凝集和黏附特性。证明F18大肠杆菌黏附素fedF基因及其基因片段fedF1在大肠杆菌表面得到了功能性表达,F18ab和F18ac黏附素FedF直接介导F18大肠杆菌与易感仔猪小肠上皮细胞表面大分子受体黏附结合,fedF1为黏附素FedF的受体主要结合域,其His88、His99是FedF黏附素受体结合域的重要氨基酸残基。 葛兆宏 陆广富 朱军 郁磊 羊扬 原志伟 朱吕昌 吴圣龙 包文斌 朱国强关键词:F18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Nissle 1917鞭毛蛋白部分高变区功能初步研究 2014年 初步研究大肠杆菌Nissle 1917(E.coli Nissle 1917,EcN)鞭毛蛋白(Flagellin,FliC)高变区的功能,为探讨其作为表面展示系统的可行性打下基础。以EcN无质粒克隆(EcN was cured of its 2 cryptic plasmids pMUT1 and pMUT2 resulting in EcNc)为实验菌株,分别构建2个鞭毛蛋白基因(fl iC)高变区859-888位、829-858位的缺失突变株和回补菌株。分析突变区域对EcNc的生长性能、生化特性、运动性及抗原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EcNc、两个缺失株和回补株的生长特性无明显差异,且三者生化试验结果一致。缺失突变株在半固体培养基上不能运动,而回补株均恢复了原运动性;缺失突变株均不与H1单因子血清发生凝集,而互补菌株均能产生与EcNc一致的凝集反应。表明高变区的这两个区域尽管不影响菌株的生长性能和生化特性,但与EcN的运动性及抗原性密切相关。这为进一步探索EcN鞭毛展示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数据。 杨颖 朱军 朱国强关键词:鞭毛蛋白 高变区 F18大肠杆菌黏附素在染色体-质粒平衡致死系统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010年 将含有启动子及核糖体结合位点RBS的E.coliK12菌株源asd基因克隆入表达质粒载体pnirBMisL-fedF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MisL-fedF-asd,使该质粒中氨苄抗性基因失活的同时能表达fedF和asd基因。该重组质粒pMisL-fedF-asd转化E.coliDH5α宿主菌asd基因缺失株即DH5α△asd菌株后,表达F18E.coli黏附素的DH5α△asd重组菌能在不含DAP的LB平板生长,构成非抗性平衡致死系统。厌氧条件下诱导培养后,经玻板凝集反应、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及易感仔猪小肠上皮细胞黏附试验表明,F18E.coli黏附素在DH5α△asd菌体表面得到了功能性展呈。经20次传代培养没有发现质粒丢失,F18E.coli黏附素在该系统中持续稳定表达。该染色体-质粒平衡致死系统的成功构建为研究F18E.coli黏附素亚单位疫苗在动物体内的免疫效果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操作平台。 原志伟 吴娟 朱春红 朱军 郁磊 羊扬 王建业 朱国强关键词:F18大肠杆菌 抗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IV毒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2 2009年 据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apxⅣ毒素基因5′端的保守区域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应用PCR方法扩增出致病性App1~12血清型菌株的保守5′端序列片段,构建的重组质粒pETapxⅣN经IPTG诱导表达出分子量大小为35.3kDa的可溶性重组蛋白。以亲和层析试剂盒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ApxⅣ毒素单克隆抗体(McAb)。以间接ELISA法筛选到两株分泌稳定、抗体亚类均为IgGl的杂交瘤细胞5B7和5C11,其培养上清和小鼠腹水抗体效价分别为1∶64、1∶128和1∶64 000、1∶128 000.两株单抗与临床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猪呼吸道繁殖障碍综合征病毒、猪黄、白痢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和猪肺疫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阳性血清均不发生交叉反应,显示出良好的特异性.竞争性结合试验表明两株单抗识别不同的抗原结合表位.以(NH4)2SO4盐析法纯化的5C11小鼠腹水单抗包被酶标板,生物素标记纯化的5B7单抗建立了检测ApxⅣ毒素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其包被单抗最佳工作浓度为4μg/ml,生物素标记单抗最佳工作浓度为0.8μg/mL,对重组表达ApxⅣ毒素(rApxⅣ)的最低检出量为60pg/mL。从10份临床病猪血清样本中检出6份ApxⅣ毒素阳性,与细菌分离鉴定和PCR结果相符合,结果表明此法可用于App感染的临床诊断。 张志妮 张伟娟 林燕清 顾万军 黄良宗 朱军 姚丰华 朱国强关键词: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单克隆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