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智
- 作品数:23 被引量:491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工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活性污泥体系中聚糖菌的富集与鉴定被引量:8
- 2009年
- 活性污泥体系中,聚糖菌(GAOs)在厌氧环境下与聚磷菌(PAOs)形成对底物的竞争关系,对聚糖菌的研究对于优化生物除磷工艺有重要意义。以葡萄糖为惟一碳源,在磷限制条件下,利用特殊运行方式对活性污泥进行驯化培养出了稳定的聚糖菌颗粒污泥,厌氧阶段磷释放量与有机物吸收量浓度(mg/L)比从7.4%下降为0.25%。从培养好的活性污泥反应器中分离获得2株聚糖菌,经菌落PCR和16S rRNA序列分析确定了所得聚糖菌菌株G1和菌株G2分别是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解鸟氨酸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rnithinolytica)。
- 李安安李勇智祝贵兵彭永臻
- 关键词:活性污泥聚糖菌RRNA
- MapObjects与环境管理应用型GIS系统
- 目前我国人居环境与区域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强化环境管理是改善治理环境的首要任务,环境管理的数字化势在必行.环境管理中急需有效的、多样化的应用型GIS系统.在Microsoft Visual Basic环境中嵌入美国ESRI...
- 马民涛李勇智柳志和王庆杰牛彦涛
- 关键词:GIS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 文献传递
- 短程生物脱氮和反硝化除磷的基础研究
- 2004年
- 本文采用SBR反应器,以制药废水为处理对象,针对制药废水高氨氮、高pH和高碱度的特点,充分利用废水中高浓度游离氨对硝酸菌的抑制作用,分别采用两种方法在常温下成功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一种是在高温(27±1℃)环境下利用废水中高浓度游离氨对硝酸菌活性的抑制对活性污泥进行驯化。依靠制药废水中的高浓度游离氨就足以抑制其活性,
- 李勇智彭永臻
- 关键词:制药废水反硝化除磷生物脱氮SBR反应器短程硝化反硝化
- 厌氧/缺氧SBR反硝化除磷效能的研究被引量:35
- 2003年
- 采用厌氧 缺氧SBR反应器对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反硝化聚磷菌完全可以在厌氧 缺氧交替运行条件下得到富集。稳定运行的厌氧 缺氧SBR反应器的反硝化除磷效率 >90 % ,出水磷浓度 <1mg L。进水COD浓度对反硝化除磷的效率影响很大 ,在COD浓度 <180mg L时 ,进水COD浓度越高 ,除磷效率也就越高。较高浓度的进水COD浓度将导致有剩余的COD进入缺氧段 ,对反硝化吸磷构成不利影响。污泥龄为 16d时 ,厌氧 缺氧SBR反应器取得稳定和理想的反硝化除磷效果。污泥龄减少到 8d ,由于反硝化聚磷菌的流失导致反硝化除磷效率的下降。当污泥龄恢复到 16d时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 ,反硝化聚磷菌重新得到富集 ,除磷效率恢复到 90 %以上。
- 李勇智彭永臻王淑滢
- 关键词:反硝化除磷电子受体反硝化聚磷菌废水处理
- 污泥高温好氧消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6年
- 高温好氧消化工艺(Thermophilic Aerobic Digestion———TAD)是一种具有较高的稳定效率和病原菌灭活率的污泥稳定化处理工艺。本文从工艺原理、关键运行参数、处理效果、与中温厌氧结合等方面对高温好氧消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该研究领域中关于VFA(Volatile Fatty Acids)积累、微氧环境生态及运行控制参数等几个研究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供相关的研究者参考。
- 张艳萍彭永臻汪苹李勇智王淑莹
- 关键词:污泥稳定化自热
- 硝酸盐浓度及投加方式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被引量:68
- 2003年
- 采用 SBR反应器 ,详细研究了硝酸盐浓度及其投加方式对反硝化除磷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缺氧环境下的反硝化吸磷速率与作为电子受体的硝酸盐浓度有很大的关系 ,硝酸盐浓度越高 ,吸磷速率越快。当硝酸盐浓度较低 ,不足以氧化反硝化聚磷菌细胞内的 PH B从而导致体系反硝化除磷效率的下降。相同浓度的硝酸盐 ,采用流加的方式可以获得比一次性投加更高的反硝化吸磷速率。缺氧环境下 ,反硝化脱氮量与磷的吸收量成良好的线性关系 ,借助于反硝化聚磷菌 ,反硝化脱氮与除磷可在一种环境中完成 ,有效解决了废水中 COD不足的问题 ,同时达到了节省能源和降低污泥产量的目的。
- 李勇智彭永臻张艳萍游伟民
- 关键词:反硝化SBR反应器缺氧吸磷反硝化聚磷菌硝酸盐
- COD浓度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 SBR反应器,详细研究了进水COD浓度对反硝化除磷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污泥浓度和进水磷浓度恒定的情况下,反硝化除磷过程存在一个最佳的进水COD浓度,本试验研究中这个最佳进水COD浓度为180mg/L.当进水浓度...
- 李勇智彭永臻高景峰王淑滢王之晖
- 关键词:反硝化除磷缺氧吸磷生物除磷反硝化聚磷菌废水处理
- 反硝化除磷理论、工艺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48
- 2003年
- 探讨了反硝化除磷的基本理论及其运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介绍了单、双污泥反硝化除磷系统和生物膜反硝化除磷工艺。
- 王亚宜彭永臻王淑莹李勇智潘绵立
- 关键词:影响因素反硝化除磷反硝化聚磷菌城市污水污泥
- A_2N连续流双泥系统反硝化除磷脱氮试验研究被引量:38
- 2004年
- 研究了基于缺氧吸磷理论开发出的A2N反硝化除磷脱氮新工艺对生活污水氮、磷的去除,重点考察了不同COD/TN、投碳方式及碳源对DNPAOS反硝化吸磷和脱氮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TN在3 94~7变化时,反硝化除磷较好,除磷率稳定在87 03%~92 95%,脱氮率从80 99%提高到了92 70%;而当COD/TN达到9 6以后,系统脱氮效果稳定在92%以上,除磷率却降至74%以下,TP去除量中反硝化吸磷比率下降,好氧吸磷比率升高;将外碳源投加在缺氧段,只能优先支持反硝化脱氮反应,而对缺氧吸磷有抑制作用.因此,理想的反硝化除磷环境为外碳源(电子供体)和NO3-(电子受体)不能同时存在于一个体系中.A2N双泥系统的建立有利于除磷、脱氮的稳定和高效.
- 王亚宜彭永臻李探微王淑莹李勇智
- 关键词:反硝化聚磷菌反硝化除磷脱氮
- 常温内源反硝化脱氮过程中pH和ORP变化规律被引量:15
- 2005年
- 采用SBR反应器,在25℃下,以不同比例的NO-3N和NO-2N作电子受体,对内源反硝化脱氮过程中的pH、ORP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RP在内源反硝化过程中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当反硝化结束时突然大幅度降低而出现特征点;内源反硝化过程中的pH值变化则与起始pH值和硝态氮浓度有关,当初始pH值较小、硝态氮浓度较低时,内源反硝化过程中pH极大值只出现一次,pH值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性变化,指示反硝化结束的特征点准确出现;当初始pH值较高、或者硝态氮浓度足够高时,则pH值在反应后期将维持在某个值附近并波动,指示反硝化结束的特征点不明显,此种情况下,以ORP来指示内源反硝化过程的结束较为可靠。
- 王少坡王淑莹彭永臻李勇智
- 关键词:SBR反应器NO2^--NPH值变化常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