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雅丽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外科
  • 1篇单侧
  • 1篇单侧唇裂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右侧
  • 1篇深静脉
  • 1篇深静脉血栓
  • 1篇深静脉血栓形...
  • 1篇石膏
  • 1篇石膏模
  • 1篇石膏模型
  • 1篇术后
  • 1篇颌骨
  • 1篇颌面
  • 1篇颌面外科
  • 1篇外科术
  • 1篇外科术后
  • 1篇外科学
  • 1篇细胞

机构

  • 3篇宁夏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马瑞
  • 3篇韩雅丽
  • 2篇黄永清
  • 2篇余添
  • 2篇李亚娣
  • 1篇马坚
  • 1篇万应彪
  • 1篇景捷
  • 1篇刘晓旭
  • 1篇李森
  • 1篇崔琦
  • 1篇宋玉

传媒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3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单侧唇裂患者的鼻唇部石膏模型测量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利用面部石膏模型测量单侧一期唇裂修复术并鼻畸形开放矫正术的唇腭裂患儿术前、术后鼻唇部畸形特征及并评价其恢复效果。方法给予病例患儿制取手术前、后的鼻唇部石膏模型,进行相关项目的测量。利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结果比对分析。结果通过对石膏模型的直接测量统计分析得出:1)Ⅱ度唇裂患儿除鼻孔高外,其他指标术前健侧、患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过一期手术后,鼻翼口角距及鼻翼长度,患侧、健侧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对称性指标差异性消失。手术前后非对称性指标除鼻尖角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与Ⅱ度唇裂患儿相比,Ⅲ度唇裂患儿鼻唇畸形特征更加明显,所有测量指标术前健侧、患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过一期手术后,鼻翼基部长度及鼻翼长度,患侧、健侧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对称性指标差异性消失。手术前后非对称性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利用石膏模型测量唇腭裂患儿术前、后鼻唇部畸形特点具有简便易行、效果精确、无损伤且可多次重复测量的优点。
韩雅丽万应彪余添马瑞李亚娣
关键词:单侧唇裂鼻唇畸形
口腔颌面外科术后经ICU过渡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术后经ICU过渡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手术,术后转入ICU治疗的10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基础疾病、各项检查指标、围手术期处置等,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所选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4.5%(25/102)。纳入的12个相关危险因素经单因素分析,只有7个因素:术中输血、ICU抗凝血治疗、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手术时间和ICU卧床时间的P值小于0.2。将这7个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白细胞计数升高及未应用抗凝血治疗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OR=1.179,P=0.032;OR=0.228,P=0.026)。结论:患者白细胞计数升高能够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术后ICU抗凝血治疗能够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马坚李森马瑞韩雅丽崔琦刘晓旭黄永清景捷
关键词:ICU口腔颌面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血栓形成
右侧下颌骨罕见巨大成釉细胞瘤1例被引量:2
2016年
在临床上,约80%的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AM)发生于下颌骨,多发生于磨牙区和升支部。肿瘤生长缓慢,早期无自觉症状,后期颌骨膨隆、压迫性生长引起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碍,少数病例可继发感染,并出现疼痛。AM虽为良性肿瘤,但具有很强的局部侵袭性,术后易复发,复发率可高达50%~90%[1]。近期,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1例罕见巨大成釉细胞瘤病例。
余添李亚娣宋玉马瑞韩雅丽黄永清
关键词:截骨术病例报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