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灵芝

作品数:42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中医
  • 7篇养生
  • 5篇中医养生
  • 4篇药学
  • 4篇中医药
  • 4篇民族
  • 4篇本草
  • 3篇药理
  • 3篇医药学
  • 3篇中医学
  • 3篇中医药学
  • 3篇名医
  • 2篇调适
  • 2篇学术流派
  • 2篇学术思想
  • 2篇药理机制
  • 2篇药物
  • 2篇医药学术
  • 2篇证词
  • 2篇治未病

机构

  • 2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1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中医古籍出版...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2篇香港大学深圳...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教育部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上海市中医文...
  • 1篇北京市隆福医...

作者

  • 39篇孙灵芝
  • 11篇梁峻
  • 7篇周立群
  • 7篇宋佳
  • 7篇赵艳
  • 7篇郑越
  • 6篇甄雪燕
  • 4篇王国为
  • 3篇劳力行
  • 3篇陈海勇
  • 3篇陆怡衡
  • 3篇黄飞霞
  • 3篇裴霞
  • 2篇郑蓉
  • 2篇李卫强
  • 2篇郑蓉
  • 2篇张磊
  • 1篇廖艳
  • 1篇李楠
  • 1篇胡佳卉

传媒

  • 3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中医文献杂志
  • 2篇河南中医
  • 2篇新中医
  • 2篇中央民族大学...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河北中医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中医教育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医药文化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西部中医药
  • 1篇中国医学人文
  • 1篇全国第五次中...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3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8篇2013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道家养生文化与调气的历史价值看导引的现代社会作用
2020年
作者从孙思邈《千金要方·养性》入手,论从道家养生文化与调气的历史价值看导引的现代社会作用。从养性与养生、道德与养生、调气与养生三方面梳理了道家养生文化、调气(导引)的内涵及其关系。认为养生关系人的一生,人只有顺从天地之道,行为举止适应环境,才能保持正常的机体功能,健康快乐,减少疾病,尽享天年,提高生命质量。道家调气(导引)的方法自成体系,是道家养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资借鉴,挖掘拓展导引的现代社会作用:树立全面的健康理念;倡导正确的价值追求;践行合理的生活方式;缓解沉重的医疗压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陈秉杰王珊珊孙灵芝
关键词:调气历史价值导引社会作用
外来芳香本草与医学经典的调适——以明朝《本草纲目》芳草、香木类药物为例
目的了解外来药物是如何按照中医传统进行调适,并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发挥其临床效用。方法中医历史上外来药物以香药为多,而明清时期被认为是中医学理论发展的巅峰,其中《本草纲目》对历代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总结,故本文以明朝《...
孙灵芝
关键词:本草纲目
文献传递
万里云天万里路 一重山水一重天——访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院士
2022年
王琦,男,1943年2月生,江苏高邮市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主任委员,第二、三、四、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北京市首都劳动奖章、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
孙灵芝
关键词:何梁何利基金终身成就奖中国科协终身教授
中医药学术流派研究现代进展
64家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的确立,可见中医学术流派相关研究有相当深远的学术意义和社会效益,本文简单介绍了中医药学术流派的分类和形成原因,并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与统计,了解近半世纪以来我国中医药研究领...
孙灵芝郑蓉梁峻
关键词:中医学术流派统计分析
关于扶持和发展民族医药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被引量:2
2013年
扶持和促进民族医药研究具有特殊的社会意义、文化价值,显著的经济效益.本文从民族医药研究的现状、扶持和促进民族医药研究的意义、扶持和促进民族医药研究的内容、民族医药研究方法等方面探讨了扶持和促进民族医药研究的相关内容.旨在为民族医药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郑蓉孙灵芝张磊
关键词:民族医药
葛根黄芩黄连汤的历史沿革及关键信息考证
2025年
葛根黄芩黄连汤首见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其方由葛根、黄芩、黄连、甘草四味药物组成。本文整理归纳现代以前的古籍文献,结合文献学、计量学等方法对葛根黄芩黄连汤的历史沿革及关键信息进行考证,厘清葛根黄芩黄连汤历史发展脉络,对其方名、功能主治、药物组成、剂量、炮制及煎服方法等进行梳理及总结,为后世医家及研究者提供临床思路及实验研究依据,为经典名方的开发和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丽玮郎燕马力杰李卫强孙灵芝罗彦慧
关键词:葛根黄芩黄连汤经典名方《伤寒论》
《温病条辨·上焦篇·暑温》清络饮“手太阳暑温”刊谬
2024年
[目的]对《温病条辨·上焦篇·暑温》清络饮第27条“手太阴暑温”讹为“手太阳暑温”的流传脉络进行梳理和刊谬。[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方法,检索中国知网、读秀数据库中存在相关讹误的论文及论著,并通过爱如生中国基本古籍库V8.0版及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古籍暨民国线装书数字化平台,与《温病条辨》清嘉庆十八年(1813)问心堂初刊本进行文本比较。[结果]在上述数据库中,共发现8本论著、1篇学位论文将“手太阴暑温”讹为“手太阳暑温”。其中论著大多声明底本为清嘉庆十八年(1813)问心堂初刊本,但底本本身并未出现讹误。“手太阳暑温”讹误最早出现在1994年,200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温病条辨》对讹误起到了纵向和横向传播作用,同出版社的多本论著继承了2005版《温病条辨》的10处讹误。[结论]《温病条辨》清络饮第27条“手太阴暑温”讹为“手太阳暑温”最初可能由编校人员疏漏笔误所致,其后在人民卫生出版社相关论著中传播可能与再版时复用社内文稿资产相关,提示出版社在再版古籍时应认真审校精益求精,避免以讹传讹。
顾元烨夏天孙灵芝
关键词:清络饮讹误
中医养生古籍图像整理研究
目的 以中医养生古籍图像的研究为例探讨图像资料在中医医史文献研究中的意义。材料和方法以《中国中医吉籍总目》中的养生类中医古籍为研究范围,系统收集中医养生古籍中的图像,综合运用目录、版本、校勘、训释、辨伪等文献学基本研究方...
孙灵芝程伟梁峻
关键词:中医养生
《古今医案按》咳嗽篇解析
咳嗽是常见病证,但却涉及外感内伤、五脏六腑,十分驳杂,常有慢性迁延不愈者.《古今医案按》是清代名医余震纂辑的医案,其咳嗽篇所载验案14则内容丰富,按语精彩.通过研读和解析《古今医案按》,发现其所选医案包括张从正、朱丹溪、...
孙灵芝王国为梁峻
关键词:咳嗽中医诊疗
中医药学术流派研究现代进展对民族医药传承研究启迪被引量:1
2014年
首批64家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的确立,对中医学术流派相关研究有相当深远的学术意义和社会效益,本文简单介绍了中医药学术流派的分类和形成原因,并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与统计,了解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中医药研究领域关于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以期有益于今后科研人员深入开展关于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有启迪于民族医药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研究认为,学术流派研究中,科学研究和人文研究不可偏废其一,都需要投入相关人力资源进行研究,需要加强民族特色、区域特色、医学各科特色的研究.
孙灵芝郑蓉梁峻于秋红
关键词:学术流派民族医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