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雄

作品数:13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红十字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烧伤
  • 4篇细胞
  • 3篇皮瓣
  • 3篇创面
  • 2篇蛋白
  • 2篇旋转皮瓣
  • 2篇人类胚胎
  • 2篇人类胚胎干细...
  • 2篇手术
  • 2篇手术矫正
  • 2篇胚胎
  • 2篇胚胎干细胞
  • 2篇转染
  • 2篇睑外翻
  • 2篇外翻
  • 2篇外眦
  • 2篇下睑
  • 2篇下睑外翻
  • 2篇小鼠
  • 2篇核因子

机构

  • 11篇中南大学湘雅...
  • 3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3篇李雄
  • 8篇罗成群
  • 7篇周建大
  • 6篇贺全勇
  • 4篇彭浩
  • 4篇陈铁夫
  • 3篇徐阳成
  • 3篇欧阳华伟
  • 3篇徐丹
  • 3篇王少华
  • 2篇尹朝奇
  • 2篇陈佳
  • 2篇李文波
  • 2篇李萍
  • 1篇刘进言
  • 1篇高振强
  • 1篇蒋碧梅
  • 1篇李明
  • 1篇杨梦宇
  • 1篇谢慧清

传媒

  • 2篇中国烧伤创疡...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2010中华...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鼠NF-κBp65亚基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2010年
目的构建小鼠NF-κBp65亚基真核表达质粒。方法从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中提取总RNA,逆转录得到DNA,利用PCR方法钓取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与目的载体pcDNA3.1(-)分别进行酶切。酶切产物电泳回收后进行定向连接,其产物转化细菌感受态。对长出的克隆先进行菌落PCR鉴定,再对PCR鉴定阳性的克隆进行测序和比对分析,比对正确的即为构建成功的目的质粒。结果经过PCR鉴定和酶切鉴定,证实DNA片段长度和序列正确。结论通过RT-PCR克隆出小鼠NF-κBp65亚基基因,并成功连接于目的载体,为进一步研究NF-κB在烧伤后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打下实验基础。
李雄罗成群周建大贺全勇徐阳成彭浩陈铁夫欧阳华伟
关键词:核因子ΚB表达质粒
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检测小鼠巨噬细胞热休克转录因子1调控核转录因子kappa B活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烧伤血清刺激后小鼠巨噬细胞NF-κB活性的变化,以及HSF1对NF-κB可能的凋控作用。方法:制作15%TBSAⅢ°烧伤小鼠模型,提取烧伤血清通过表达质粒与报告质粒共转染,检测烧伤血清诱导下NF-κB活性的变化以及过表达HSF1后NF-κB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对比正常血清,烧伤血清刺激后相时荧光素酶活性早期即明显增加(p<0.05),这种变化在诱导后2 h即达到高峰,12 h后逐渐下降;过表达HSF1可以显著抑制烧伤血清引起这种活性变化(P<0.05)。结论:烧伤后NF-κB早期即活化,热休克反应可能通过HSF1途径抑制NF-κB的活性。
李雄罗成群周建大贺全勇徐阳成
关键词:核因子KAPPA烧伤
Let-7b和miR-199a对B16F10细胞增殖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let-7b和miR.199a对黑色素瘤增殖生长的影响。方法设计靶向let-7b和miR.199a基因的过表达质粒和inhibitor干扰片段,将同一株系B16FIO细胞分为七组:空白组、let-7b质粒组、miR-199a质粒组、空质粒组、let-7binhibitor组、miR-199ainhibitor组、inhibitor对照组,运用基因转染技术将对应组别的外源基因导人B16F10细胞中,从RNA水平、蛋白水平和细胞水平三方面检测let-7b和miR-199a基因对B16F10细胞的影响。结果let-7b质粒组和miR-199a质粒组B16FIO细胞中对应基因的表达为3.8776±0.1372和2.8660±O.2821,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let-7binhibitor组和miR-199ainhibitor组B16F10细胞中对应基因的表达为0.2057±0.0263和0.2656±0.0253,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B16F10细胞中cyclinDl的表达let-7b质粒组(2.023±0.315)和let-7binhibitor组(1.857±0.377)明显高于空白组(0.997±0.041)(P〈0.05),而B16F10细胞中Met的表达中miR.199a质粒组(5.19±0.309)和miR-199ainhibitor组(4.87±0.044)明显高于空白组(2.2±0.198)(P〈0.05);let-7b质粒组和miR-199a质粒组B16FIO细胞的生长趋势较空白组缓慢,尤其到转染后第3天,此生长趋势下降至最低值(P〈0.05),此后又缓慢趋近正常;此外,let-7b质粒组和miR-199a质粒组B16FlO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8-4-1.19)%和(11.3±1.59)%,明显高于空白组(5.77±1.74)%(P〈0.05)。结论let-7b和miR-199a可负调控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生长。
周建大谭建湘谢慧清蒋碧梅周鸣刘海航李明张彦文徐丹陈继业李雄罗成群
关键词:细胞增殖
下睑外翻的手术矫正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法矫正下睑外翻的疗效。方法根据下睑外翻的不同原因和程度,采用外眦瞄着术、睑缘缩短术+下穹窿成形术、旋转皮瓣矫正术治疗下睑外翻。结果 65例患者78只眼采用不同手术,均获得满意效果,随访观察3~36个月无...
陈铁夫罗成群贺全勇周建大尹朝奇徐丹陈佳李雄王少华李萍李文波欧阳华伟
关键词:下睑外翻旋转皮瓣
文献传递
免疫功能紊乱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被引量:3
2008年
周建大王少华刘进言李雄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衰竭免疫疗法
V-U形皮瓣成形在指尖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2011年
目的探讨应用V-U形皮瓣修复指尖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11年2月,收治47例(55指)指尖软组织缺损患者。男25例,女22例;年龄18~35岁,平均26岁。致伤原因:切割伤21例,撕脱伤26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6 h,平均2.6 h。损伤指别:拇指18指,示指10指,中指10指,环指9指,小指8指。41指远端指间关节处皮肤撕脱致末节指骨完全或部分外露;14指远端指节缺损,第2指节指骨部分或全部外露。创面范围为1.1 cm×1.0 cm~1.9 cm×1.7 cm。伤后至一期手术时间2~7 h,平均5 h。一期手术采用带蒂皮瓣修复残端;于一期术后3周行二期手术,将带蒂皮瓣制备成1个U形、2个V形皮瓣,形成末节指节被盖皮瓣修复创面。结果 5指二期术后2 d内出现皮瓣瘀紫和水疱,对症处理后成活;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一期术后供区均Ⅰ期愈合。二期术后42例(50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9个月。皮瓣外形平整、质地柔软、弹性好,颜色与受区皮肤相似。伤指有触觉及痛温觉,皮瓣两点辨别觉为5~8 mm。末次随访时,手指功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修订的上肢部分功能评定标准:获优46指,良4指。结论应用V-U形皮瓣修复指尖软组织缺损,手指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是理想的修复方法之一。
张博杨梦宇罗成群陈铁夫李雄
关键词:薄型皮瓣创面修复
下睑外翻的手术矫正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法矫正下睑外翻的疗效。方法:根据下睑外翻的不同原因和程度,采用外眦瞄着术、睑缘缩短术+下穹窿成形术、旋转皮瓣矫正术治疗下睑外翻。结果:65例患者78只眼采用不同手术,均获得满意效果,随访观察3~36个...
陈铁夫李萍李文波欧阳华伟罗成群贺全勇周建大尹朝奇徐丹陈佳李雄王少华
关键词:下睑外翻旋转皮瓣
文献传递
人类胚胎干细胞外源基因转染方法及其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1998年,Thomson等成功分离出了人类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系为研究再生医学和人类早期发育开辟了一个新领域。通过转染人类ES细胞进行遗传操作(genetic manipulation)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ES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同时为研究人类ES细胞在细胞及基因治疗中潜在的治疗用途提供了基础。本文综述了人类ES细胞外源基因转染方法及其应用的进展。
李雄卢光琇
关键词:人类胚胎干细胞转染分化发育生物学
MEBT/MEBO对小鼠烧伤创面组织中K19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究烧伤创疡再生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rn therapy/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 MEBT/MEBO)对烧伤创面组织中角蛋白19 (keratin 19, K19)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5只健康雄性昆明小鼠,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选取5只作为对照组,10只建立深Ⅱ度烫伤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与治疗组,其中治疗组小鼠创面采用湿润烧伤膏进行处理、模型组小鼠创面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处理、对照组小鼠背部脱毛后不做任何处理,1周后取皮肤或创面组织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PCR)等技术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及K19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第1-7天,治疗组小鼠创面清洁,并始终保持湿润状态,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呈现上皮化状态;模型组小鼠创面逐渐加深,并出现感染征象。治疗1周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3组小鼠皮肤或创面组织中Beclin-1、LC3及K19表达水平对比,治疗组>模型组>对照组,P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除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治疗组与模型组小鼠创面组织中LC3表达水平对比,P>0.05外,其余各检测结果均显示小鼠皮肤或创面组织中Beclin-1、LC3及K19表达水平两两对比,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Q-PCR技术检测结果显示,3组小鼠皮肤或创面组织中K19 mRNA表达水平对比,治疗组>模型组>对照组,P <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组小鼠皮肤或创面组织中K19mRNA表达水平两两对比,P均<0. 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EBT/MEBO促进烧伤创面愈合可能与增加创面组织中K19的表达有关,而诱导自噬相关蛋白的高表达可能是其具体机制之一。
李雄彭浩贺全勇
关键词:烧伤创面角蛋白19
新医改形势下整形外科临床教学中人文医患关系教育探讨被引量:4
2011年
医患关系是当前社会的敏感话题,尤其是在主观性比较强、手术方式相对更灵活多样的整形外科,更容易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而产生医患矛盾或纠纷。而当前临床教学面临许多新的难题和挑战,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频频,新形势下如何将整形外科临床专业带教与医患关系教育有机结合,是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医学事业能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必然要求。
周建大李雄罗成群
关键词:整形外科临床带教医患关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