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守奎

作品数:46 被引量:127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历史地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耐药
  • 6篇球菌
  • 6篇耐药性
  • 5篇扩增
  • 5篇霍乱
  • 5篇基因
  • 5篇分子
  • 4篇药性分析
  • 4篇拟态弧菌
  • 4篇细胞
  • 4篇耐药性分析
  • 4篇弧菌
  • 3篇毒力
  • 3篇毒力基因
  • 3篇疫情
  • 3篇异基因
  • 3篇特异
  • 3篇特异基因
  • 3篇脉冲场
  • 3篇免疫

机构

  • 21篇北京大学首钢...
  • 18篇安徽省疾病预...
  • 6篇中国疾病预防...
  • 5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海南医学院
  • 2篇淮南市疾病预...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南阳师范学院
  • 1篇安庆市疾病预...
  • 1篇枞阳县疾病预...
  • 1篇铜陵市疾病预...
  • 1篇马鞍山市疾病...
  • 1篇淮北市疾病预...
  • 1篇安徽省铜陵市...
  • 1篇三亚市人民医...
  • 1篇安徽省淮北市...

作者

  • 45篇胡守奎
  • 13篇胡万富
  • 10篇高乃姝
  • 8篇朱晓雪
  • 6篇郑凤芝
  • 4篇袁平
  • 3篇撒楠
  • 3篇王明迪
  • 3篇王敏
  • 2篇何军
  • 2篇李群
  • 2篇李春
  • 2篇余寿杰
  • 2篇吴家兵
  • 2篇柳燕
  • 2篇薄天慧
  • 2篇张钧
  • 2篇陆美娟
  • 2篇刘丽萍
  • 2篇刘笑梅

传媒

  • 10篇安徽预防医学...
  • 2篇疾病监测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标记免疫分析...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水产学报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冶金工业...
  • 1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喜马拉雅旱獭胃壁新种螺杆菌的发现
用16S rDNA的扩增、克隆和序列分析技术,对10份喜马拉雅旱獭的胃壁菌群进行分析,发现喜马拉雅旱獭的胃壁菌群以乳杆菌为主,占菌群结构的37%,其次为牛链球菌、肠杆菌、梭菌、葡萄球菌等,分别占菌群结构的11.9%、9....
胡守奎
关键词:胃壁
文献传递
7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细胞形态学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骨髓瘤细胞形态学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收治的MM患者73例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骨X片检查及骨髓瘤细胞形态学特征信息。结果73例患者中,临床特征以骨痛(53.42%)、贫血(24.66%)最为常见,其次为出血症状(15.07%)、肝肾功能损害(6.85%)。实验室检查显示血红蛋白减少50例(68.49%),血小板减少48例(65.75%),肝功能异常28例(38.35%),肾功能异常45例(61.64%),血电解质紊乱40例(53.79%)。骨X线片检查显示骨质疏松40例(54.79%),典型溶骨损害27例(36.98%),病理性骨折6例(8.22%)。所有患者中骨髓象增生活跃至极度活跃70例(95.89%),增生减低3例(4.11%)。异常浆细胞比例为11%~20%者43例(58.90%),其次21%~30%者14例(19.18%)、0~10%者10例(13.70%)、≥30%者6例(8.22%)。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形态学与骨痛、贫血、血小板、肾功能间有一定的关系(P<0.05)。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是诊断MM的重要方法,其与临床特征密切相关,将骨髓细胞形态学与临床特征相结合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作用。
高乃姝王明迪朱晓雪赵帆胡守奎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形态学
安徽省2010年霍乱弧菌病原学特征分析
2011年
目的对2010年度安徽省霍乱疫情的流行菌株进行实验检测,从病原学角度分析本年度霍乱的特征。方法应用常规细菌学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和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对46株霍乱弧菌的基本特性、致病毒力基因及分子分型特征进行实验检测。结果 46株菌株O1群小川型44株,O139群2株,实验菌株对15种抗生素表现出程度不同的耐药性;所有菌株均携带有肠毒素(CT)和毒素共调菌毛(TCP)毒力基因;PFGE图谱聚类可分作5个型别,93.2%的O1群菌株(41/44)具有相同的分子分型。结论 2010年度安徽省流行的霍乱以O1群小川血清型为主要病原菌,流行菌型的更迭明显,6个市发生的疫情检获的O1群菌株93.2%具有相同的分子分型,表现出极高的病原同源性。
胡万富胡守奎刁保卫陆美娟吴家兵李春王建军
关键词:霍乱病原学特征
海南岛中部山区鼠类肠道菌群多样性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海南岛中部山区鼠类肠道菌群结构的多样性。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野生鼠类肠道粪便样本菌群的结构组成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从20只鼠类粪便样本中共获得1569543条有效序列,操作分类单元范围为540~1274。门分类水平上厚壁菌门所占比例最高(55.83%),拟杆菌门为第二大优势菌门(27.74%)。属分类水平位于前10位的是螺杆菌属、乳杆菌属、梭菌属、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链球菌属、毛螺菌属、粪杆菌属、梭杆菌属、支原体和Romboutsia。结论高通量测序分析发现海南岛中部山区鼠类肠道菌群结构复杂,菌种丰富,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异,有6个样本螺杆菌属相对丰度最高,有进一步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周洁周晓君轩断断潘良源梁佳欣陈宗亮张萌萌苏容玉边晨缤董雨欣胡守奎牛莉娜
关键词:鼠类高通量测序
80岁以上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33例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80岁以上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0年3月初诊的年龄≥80岁的33例AML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减低剂量化疗组与仅支持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存时间和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发病的中位年龄为82(80~91)岁,男女比例1.75∶1,中位总生存期14(1.6~260)周。11例患者有前驱血液疾病史,31例患者诊断时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化疗组获得部分缓解(PR)及完全缓解(CR)10例。减低剂量化疗组和支持治疗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27周和10周(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2~4分、综合老年学评估(CGA)脆弱组、白细胞计数≥50×10^(9)/L、有前驱血液病史和仅接受支持治疗为影响患者OS的不良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ECOG评分2~4分、CGA脆弱组、仅接受支持治疗为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80岁以上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采取减低剂量化疗获得PR及CR者达半数以上,较仅支持治疗有更长的总生存期。
王明迪崔海佳吴道香马晓彩胡守奎高乃姝余延芳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老年化疗
一例孕妇感染禽流感病毒(H5N1)死亡的调查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2005年11月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报告的一例不明原因肺炎孕妇死亡的病因。方法访谈病例发病前后的相关知情人,查阅临床病志,对病例和病死禽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采集病例的气管吸取物,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A/H5N1亚型特异的核酸片段,接种SPF鸡胚进行病毒分离。结果病例发病前4天有明确的病死禽直接暴露史,病例和病死禽的122名密切接触者经10天医学观察均健康。病毒性肺炎伴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的显著下降,迅速进展的呼吸衰竭和多器官衰竭是其主要临床特征。病例的气管吸取物A/H5N1的HA和NA基因阳性,分离到的A/Anhui/1/2005(H5N1)的8个基因节段均为禽源的,血凝素抗原的受体链接肽仍为多个碱性氨基酸。结论该病例为首次报告感染禽流感病毒 (H5N1)发病、死亡的孕妇。孕妇妊娠期间的免疫耐受状态可能是导致其感染,引起相应临床表现和进程的重要原因。
李群蓝雨徐翠玲柳燕吴同生温乐英向妮娟张烨吴家兵董捷熊传龙徐晓玲胡万富李中杰胡岱霖周蕾马明英刘志涛刘旭祥刘丽萍王俊胡守奎何军王勇李贤相吴福清舒跃龙王茂武王子军杨维中王宇余宏杰
关键词:禽流感妊娠H5N1
安徽省首次分离培养布鲁氏菌方法的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建立布鲁氏菌病的病原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对安徽省一例疑似布鲁氏菌病病人进行实验室确诊。方法采病人急性期血液,血增菌液增菌后接种巧克力琼脂平板培养,培养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及16S rRNA序列测定分析。结果培养菌株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球菌、无芽孢,VITEK2 Compact全自动生化鉴定仪报告为羊种布鲁氏菌(分辨率为99%),16S rRNA序列比对与布鲁氏菌相似度为100%。结论首次对病人血液分离到一株羊种布鲁氏菌,确定该病人患有布鲁氏菌病。
孙永胡守奎胡万富张永根
关键词:布鲁氏菌血培养RRNA
安徽省2007~2008年志贺氏菌流行株菌型分布及脉冲场分子分型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志贺氏菌的流行菌型,并建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方法,为菌痢防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22株志贺氏菌进行血清分型、药物敏感试验和PFGE试验。结果22株志贺氏菌血清分型:B群19株,占总数86.5%;C群1株,占总数的4.5%;D群2株,占总数的9.0%。成功建立了菌痢的PFGE分子分型方法,并将我省22株流行株分为若干带型。试验结果进一步作聚类分析。结论安徽省菌痢流行株以福氏为主;安徽省PFGE分子分型方法和初步带型数据库对提高细菌检测水平有一定意义。
胡守奎胡万富陆美娟撒楠袁媛张钧
关键词:志贺氏菌流行株脉冲场分子分型
2016~2020年某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分析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近5年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的临床分布特征和耐药变迁。方法收集北京大学首钢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临床分离的CRE菌株,分析其临床分布特征和药敏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5年间我院共检出CRE菌株1263株,总检出率为7.2%,且各年度检出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分离前三位的是肺炎克雷伯菌(86.0%)、大肠埃希菌(10.6%)和阴沟肠杆菌(2.4%)。标本来源占比最大为呼吸道标本,占比为59.5%,其次是尿液标本和血液标本,分别占比19.4%和13.6%。CRE菌株科室分布前三位是重症监护室(32.6%)、呼吸监护室(19.4%)和呼吸科(19.0%),检出率前三位的是重症监护室(18.1%)、呼吸监护室(17.9%)和急诊科(15.8%)。CRE感染患者以年龄>60岁以上者为多,占比高达93.2%。CRE对头孢菌素、青霉素、喹诺酮类平均耐药率可达90.0%以上,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相对较低,为81.0%、62.3%和46.2%,对粘菌素的耐药率最低,为3.5%。结论我院CRE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
农金轻张春燕胡守奎谷依林王春梅
关键词: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
PulseNetChina数据库在安徽省4起霍乱疫情溯源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通过PulseNetChina数据库对安徽省2012年4起霍乱疫情进行溯源分析。方法应用PCR扩增霍乱弧菌CT和TCP毒力基因,并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其进行分型,使用BioNumericsV4.0软件对电泳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并与PulseNetChina数据库进行比对。结果16株菌经PCR扩增,CT和TCP基因均出现目的条带。菌株经NotI和踊I酶切,PFGE聚类分析显示,13株菌的同源性〉98%。其中2株菌与PulseNetChina数据库中湖南、四川、浙江、上海、湖北5省(市)同年霍乱疫情菌株同源性达100%。结论安徽省2012年4起霍乱疫情均源自食用霍乱弧菌感染甲鱼。PulseNetChina数据库能有效、快速地对霍乱疫情溯源和预警。
胡守奎郑田利胡万富王建军李伟崔志刚周海健逄波阚飙
关键词:霍乱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