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丽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药效
  • 2篇黑茶
  • 1篇药效分析
  • 1篇药效学
  • 1篇药学
  • 1篇药学研究
  • 1篇制剂
  • 1篇制剂工艺
  • 1篇制粒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生药
  • 1篇生药学
  • 1篇生药学研究
  • 1篇逆流色谱
  • 1篇肿瘤
  • 1篇肿瘤作用
  • 1篇总黄酮
  • 1篇小鼠
  • 1篇小鼠免疫

机构

  • 5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山东省疾病预...
  • 1篇山东省分析测...

作者

  • 5篇杨丽
  • 3篇徐凌川
  • 2篇巩法强
  • 2篇刘海霞
  • 1篇李自发
  • 1篇周洪雷
  • 1篇王晓
  • 1篇王岱杰
  • 1篇方磊
  • 1篇李凤华
  • 1篇赵健
  • 1篇田易玲
  • 1篇赵睿
  • 1篇徐锋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食品与药品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波棱瓜子中波棱芴酮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建立了常规柱色谱结合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分离纯化波棱瓜子中波棱芴酮的方法。方法:首先采用聚酰胺和硅胶柱色谱富集波棱芴酮,再用HSCCC进行分离制备,HSCCC最佳溶剂体系为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4∶9∶6∶8,V/V),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从200mg富集物中一次分离得到80mg纯度为98.3%的波棱芴酮,所得产物经ESI-MS和NMR鉴定结构。结论:本方法所得产物纯度高,重现性好,适合于波棱芴酮的制备型分离。
巩法强杨丽周洪雷王岱杰方磊王晓
关键词:高速逆流色谱波棱瓜子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泰山白首乌中γ-氨基丁酸含量及其相关药效分析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UPLC-MS/MS)测定泰山白首乌药材中-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方法:泰山白首乌药材粉末分别用20倍量和15倍的水超声提取2次,每次20 min,定容,备用。以GABA为标准品,采用ACQUITY UPLCTMBEH C18柱(100 mm×2.1 mm,1.7μm)分离,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v/v)=20∶80,流速为0.20 mL·min-1,通过电喷雾离子化,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结果:线性范围为11.5-2300.0 ng·mL-1,平均回收率为94.0%,相对标准偏差RSD不高于5%。泰山白首乌药材中γ-氨基丁酸含量为0.202%。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操作简便,适用于含GABA成分的药物和功能食品的含量测定分析。
赵健李凤华杨丽刘海霞赵睿徐锋徐凌川
关键词:Γ-氨基丁酸
冠突散囊菌生药学研究及复方黑茶颗粒的研制
本论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黑茶、冠突散囊菌、菊苣根等近几年的研究与开发利用状况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对黑茶上的冠突散囊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摇瓶培养的条件进行了研究,为其今后的工业发酵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数据;第三部分对复方黑茶...
杨丽
关键词:冠突散囊菌黑茶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蟾砂胶囊的抗肿瘤作用及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蟾砂胶囊的抗肿瘤作用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小鼠S180,H22实体瘤模型随机分为6组,ig连续给药10 d,蟾砂胶囊给药剂量为8.6,4.3,2.15 g.kg-1,测定小鼠实体瘤重量、抑瘤率等指标,研究蟾砂胶囊的抗肿瘤作用;注射环磷酰胺致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测定小鼠的脾指数、胸腺指数等指标,观察蟾砂胶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蟾砂胶囊可明显抑制S180和H22荷瘤小鼠的瘤体生长,蟾砂胶囊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瘤重减少0.3~0.8 g,与平消片组比较,中剂量、高剂量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次重复实验结果一致,抑瘤率分别为19%~46%,18%~40%;蟾砂胶囊各剂量组皆能够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脾脏质量、脾脏指数及吞噬功能;蟾砂胶囊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高剂量组能明显延长S180小鼠的存活时间。结论:蟾砂胶囊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生长、提高荷瘤小鼠的免疫力、延长荷瘤小鼠的存活时间。
杨丽巩法强刘海霞李自发徐凌川
关键词:药效学抗肿瘤免疫功能
复方黑茶降脂颗粒制剂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优选复方黑茶颗粒最佳制剂工艺。方法通过正交实验优选复方黑茶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和制剂工艺。结果最佳制剂工艺为黑茶与菊苣根按1:1配比加入0.06 g甜菊叶和1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 h,过滤,浓缩滤液至相对密度约1.0时加入银杏叶提取物10 mg,搅匀,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2时倒出浸膏,80℃干燥至水分含量为3.5%时取出粉碎。设定干法制粒机的送料变频为20 Hz、压片变频为20 Hz、制粒变频为35 Hz、滚轮压力为4 MPa,将干膏粉制粒,筛分后分装即得。结论所选制剂工艺简便可行。
田易玲徐凌川杨丽
关键词:黑茶制剂工艺总黄酮干法制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