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国亮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泡沫油
  • 3篇冷采
  • 3篇稠油
  • 2篇油藏
  • 2篇溶解气
  • 2篇溶解气驱
  • 2篇气驱
  • 2篇稠油冷采
  • 1篇动态模型
  • 1篇动压力
  • 1篇压力梯度
  • 1篇渗透率
  • 1篇渗透率模数
  • 1篇试井
  • 1篇试井解释
  • 1篇试井解释模型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数值模拟研究
  • 1篇双重介质
  • 1篇双重介质油藏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4篇崔国亮
  • 3篇张艳玉
  • 2篇孙晓飞
  • 1篇李卫东
  • 1篇李星民
  • 1篇李素芹

传媒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陕西科技大学...
  • 1篇复杂油气藏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稠油溶解气驱泡沫油特征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压力衰竭速度是影响稠油溶解气驱泡沫油生产的一个关键因素。为定量描述压力衰竭速度对泡沫油现象的影响,实验选取了4组不同压力衰竭速度进行实验。研究不同压力衰竭速度下稠油衰竭开采中的采收率、产油量、生产气油比以及实验压力的变化。通过实验发现稠油溶解气驱过程中出现明显的泡沫油阶段,且压力衰竭速度越大,泡沫油拟泡点压力越小,泡沫油阶段越长。随着压力衰竭速度增加,采收率增加,生产气油比减小,油藏压力递减变慢。
崔国亮张艳玉张艳玉孙晓飞
关键词:稠油冷采泡沫油
出砂冷采稠油油藏泡沫油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3年
稠油广泛蕴藏于加拿大、委内瑞拉、中国等国家,出砂冷采作为一种有效的稠油冷采技术,主要通过形成泡沫油而获得高产油流,因此,加强泡沫油的相关研究对该类油藏的开发至关重要。调研了中外关于出砂冷采稠油油藏泡沫油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从分析泡沫油油藏非常规特征入手,系统介绍了泡沫油的定义及性质,详细说明了泡沫油非常规高压物性及压力衰竭实验方法及研究内容,总结了泡沫油孔隙网络模拟及宏观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进展。加强泡沫油流的理论研究,明确岩石流体特征、操作条件等对泡沫油流的影响,探索泡沫油油藏开发后期有效的接替技术是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张艳玉孙晓飞李星民崔国亮
关键词:溶解气驱出砂冷采
稠油冷采中泡沫油数值模拟研究
目前国内外一些稠油油田出砂冷采过程中得到了较高的采收率,其中泡沫油流是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在充分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稠油冷采过程中出现的泡沫油动态生产机理,对溶解气驱开采过程中泡沫油中气相动态变化过程,特别是气...
崔国亮
关键词:稠油冷采泡沫油转化率动态模型
文献传递
低渗透双重介质油藏试井解释模型被引量:6
2012年
低渗透油藏不仅渗透率低,储层存在一定的应力敏感性,而且原油在地层中的流动不满足达西定律,其渗流必须克服一定的启动压力梯度才能流动.针对这些特点,引入渗透率模数表示介质变形对渗透率的影响,考虑原油的非达西流动,建立了低渗透双重介质油藏试井解释模型,采用数值方法进行求解,绘制压力和压力导数双对数曲线.结果表明:低渗透双重介质油藏的压力和压力导数双对数曲线不存在0.5水平直线段,而是呈现为上翘的曲线,并且对后期压力响应影响起主要作用的是裂缝的启动压力梯度和渗透率模数.
张艳玉李卫东崔国亮李素芹
关键词:启动压力梯度渗透率模数试井双重介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