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伟
-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沈阳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叶序排布超硬磨粒砂轮滚磨结构化沟槽表面的仿真被引量:5
- 2019年
- 基于生物学的叶序排布理论设计了叶序排布超硬磨粒砂轮,并提出了应用该砂轮滚磨外圆表面结构化沟槽的方法。对叶序排布超硬磨粒砂轮的滚磨加工过程进行运动学仿真研究,获得了磨削参数的变化对磨削区域结构化沟槽表面形貌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砂轮与工件之间的转速比决定了沟槽的数量,且转速比越大沟槽间距越小;轴向进给速度越小,加工出沟槽表面的表面波纹度越低,当轴向进给速度超过临界轴向进给速度时,将无法形成沟槽表面;磨削深度越深,磨痕截面尺寸越大,磨痕长度越长。
- 陈天宇吕玉山车东泽熊伟李兴山
- 关键词:超硬磨料砂轮滚磨
- 纯铝微弧氧化陶瓷层的相组成及性能被引量:4
- 2008年
- 采用微弧氧化设备,在电压410 V、Na2SiO3浓度80 g/L、电流10 A、氧化时间12 min条件下,在纯Al表面获得了厚度为22μm的陶瓷膜层。采用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并结合能谱仪研究了膜层的相组成、形貌及化学成分;分析了膜层相组成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膜层表面凸凹不平,它由膜层基体和大量的孔洞组成,主要包含O、Si、Al元素。组成相包含非晶相和晶相,非晶相包含SiO2和Al2O3,晶相为Al相。膜层的粗糙度为2.0μm,显微硬度为2 200HV,绝缘电阻值为5 MΩ。
- 金光熊伟李玉海张罡姚俊
- 关键词:纯铝微弧氧化非晶相显微硬度
- 磨粒簇砂轮磨削结构化表面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结构化表面对提高零件减阻性能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决结构化表面难加工、效率低的问题,对结构化表面的创成方法展开试验研究。在砂轮的圆周方向采用错位、阵列、叶序排布的磨粒簇,采用磨削复映获得工件结构化表面,利用试验分析不同排布下获得的凹坑结构化表面的创成规律及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砂轮与工件的转速比、切削深度及叶序参数可以影响结构化表面的形状及疏密程度,转速比与工件表面周向凹坑数目成正比,磨削深度与凹坑的周向尺寸成正比,磨削深度、叶序参数与工件表面凹坑的粗糙度成反比。
- 李兴山王伟熊伟吕玉山
- 铝合金微弧氧化着色及膜层性能研究
- 以铝及其合金为基体的微弧氧化着色技术,不仅可以制备出耐磨、耐腐蚀的保护膜,还能提高铝合金的美观性、消除或减少反光、提高供热性,以应用到航空、航天、纺织机械、电化学通讯业等领域。
本文通过在硅酸钠溶液中加入添加剂使L...
- 熊伟
- 关键词:LYL2铝合金微弧氧化耐磨性
- 文献传递
- 结构化砂轮磨削非光滑表面机理的研究
- 机械零件表面结构化能够起到减阻耐磨的作用,为获得特定的结构化表面,研究者们主要采用了压印、化学蚀刻、激光等加工方法,但这些加工方法在大量生产时会出现污染排放、效率低下、成本昂贵等问题。此外,激光加工的耗能较大,而化学蚀刻...
- 熊伟
- 关键词:表面形貌
- 文献传递
- LY12铝合金微弧氧化尺寸变化及膜层相组成被引量:8
- 2009年
- 采用螺旋测微器并结合涡流测厚仪,研究了LY12铝合金微弧氧化过程中的尺寸变化。在质量浓度为100g/L的Na2SiO3溶液中,在电压为550V、电流为25A、氧化时间为75min条件下,获得了厚度为30μm的稳定的陶瓷膜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及扫描电镜并结合能谱仪研究了膜层的相组成、形貌及元素分布;分析了膜层相组成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微弧氧化使试样尺寸变大、基体尺寸变小,膜层外延生长和基体损耗的厚度是等距离的。膜层是由膜层基体和大量的直径只有几微米的孔洞组成,主要包含O、Si和Al元素;组成相包含非晶相和晶相,非晶相包含Al2O3和SiO2,晶相为Al相。膜层显微硬度(HV)为2200。
- 金光熊伟李玉海张罡姚俊
- 关键词:LY12铝合金微弧氧化尺寸非晶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