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国英
- 作品数:10 被引量:9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 稀土掺杂磷酸镧纳米发光颗粒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掺杂磷酸镧(LaPO<Sub>4</Sub>:Ln<Sup>3+</Sup>)纳米发光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配制掺杂稀土元素Ln溶液的硝酸镧多元醇溶液和NaH<Sub>2</Sub>PO<Su...
- 王宏志石国英宋雪霞李耀刚
- 文献传递
- 改革实验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被引量:56
- 2007年
- 针对工科院校实验教学的不足,对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将专业实验分为材料大类基础实验、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验和大型实验,介绍了不同实验环节的特点和功能。通过调整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 李耀刚石国英王宏志
- 关键词:教学改革
- Pt负载型二氧化钛纳米管/纳米晶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被引量:29
- 2011年
- 结合强吸附能力与高光催化活性的催化剂有望更有效地除去废水中的污染物.以Degussa P25二氧化钛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二氧化钛纳米管(简称为TNTs),将TNTs加入到溶有氯铂酸和柠檬酸(还原剂)的无水乙醇中,在蒸汽相水解装置中通过一步法制备了Pt负载型二氧化钛纳米管/纳米晶复合光催化剂.蒸汽相处理过程中,部分纳米管转变为锐钛矿相TiO2,仍有部分以管的形式存在,使纳米复合物保留了较高的吸附能力.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仪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粒径约为4 nm的金属性Pt较好地分散在TNTs及由纳米管转变而来、晶粒尺寸约为8 nm的锐钛矿相TiO2晶粒表面,复合物保留了高于216 m2/g的比表面积.光催化降解染料酸性红及亚甲基蓝的实验结果表明,纯管有较好的吸附能力,但是光催化性能非常低,经120℃蒸气处理并负载贵金属Pt后光催化活性有了显著的提高.
- 余威威张青红石国英李耀刚王宏志
- 关键词:纳米管二氧化钛锐钛矿相PT光催化
- 微反应器中LaPO_4:Ce^(3+),Tb^(3+)纳米发光颗粒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2
- 2009年
- 以Ln(NO3)3·6H2O(Ln=Ce,Tb)及NaH2PO4·2H2O为原料,乙二醇为溶剂,在微反应器中合成了铈铽共掺杂磷酸镧(LaPO4:Ce3+,Tb3+)纳米发光颗粒。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荧光光谱仪对LaPO4:Ce3+,Tb3+纳米发光颗粒的物相、微结构和荧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LaPO4:Ce3+,Tb3+纳米发光颗粒具有六方晶系的晶体结构,形貌不规则,粒度为20nm左右、窄的粒度分布的纳米颗粒,并且颗粒分散均匀,具有较强的荧光性能。
- 宋雪霞李耀刚石国英王宏志
- 关键词:微反应器发光荧光性能
- 微反应器中LaPO4:Eu^3+纳米棒的制备及表征
- 2008年
- 以Eu2O3、La(NO3)3.6H2O和NaH2PO4.2H2O为原料、乙二醇为溶剂,在微反应器中合成了铕掺杂磷酸镧(LaPO4:Eu3+)纳米棒。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荧光光谱仪对LaPO4:Eu3+纳米棒的物相、微结构和荧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LaPO4:Eu3+纳米棒具有六方晶系的晶体结构,形貌为长度100nm左右,直径10nm左右的针状纳米棒,并且具有较强的荧光性能。
- 宋雪霞李耀刚石国英王宏志
- 关键词:微反应器磷酸盐荧光性能
- 一种氮化铬-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氮化铬(CrN)/聚苯胺(PANI)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过程为:(1)配制1.5M的HCl掺杂剂溶液,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于溶液中,加入粒径10~100nm的纳米氮化铬粉体,搅拌均匀,并超声分散;(...
- 李耀刚陆元元石国英王宏志
- 文献传递
- 一种氮化铬-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氮化铬(CrN)/聚苯胺(PANI)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过程为:(1)配制1.5M的HCl掺杂剂溶液,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于溶液中,加入粒径10~100nm的纳米氮化铬粉体,搅拌均匀,并超声分散;(...
- 李耀刚陆元元石国英王宏志
- 文献传递
- 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发光颗粒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掺杂氟化物LnF<Sub>3</Sub>:RE<Sup>3+</Sup>纳米发光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配制掺杂稀土元素RE溶液的硝酸Ln多元醇溶液和NH<Sub>4</Sub>F多元醇溶液...
- 王宏志宋雪霞朱晓旭李耀刚石国英
- 文献传递
- 基于锐钛矿相二氧化钛溶胶的高效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被引量:6
- 2011年
- 用稀硝酸或双氧水对TiO2沉淀进行处理,分别得到锐钛矿相TiO2溶胶及过氧钛酸溶液,两者经水热处理后通过"定向附着"得到比表面积均大于100 m2/g的TiO2纳米棒溶胶,制成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后,电池的开路电压得到提高。溶胶在导电玻璃上形成致密阻挡层,也能渗入到Degussa P25为原料经刮涂法制备的光阳极内,消除其中的大孔与缺陷。溶胶修饰的电极经过烧结、组装电池后,AM1.5模拟太阳光照下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由4.15%提高到5.63%。
- 郝艳明石国英钱迪峰张青红
- 关键词:溶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阻挡层
- 钛酸镧氧氮化物粉体的制备与表征
- 2009年
- 以溶胶-凝胶法所制备的复合氧化物La2Ti2O7粉体为前驱体,氨气为氮化剂,制备了LaTiO2N氧氮化物粉体。采用热重-差热分析(TG-DTA),X射线(XR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氮吸附比表面仪(BET)、透射电镜(TEM)对前驱体氧化物和合成的氧氮化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氧化物La2Ti2O7粉体活性高,在900℃氮化12h可制备出比表面积为13.51m2/g的LaTiO2N氧氮化物粉体。随着氮化温度的升高,氧氮化物的紫外-可见吸收边界有明显的红移,纯相LaTiO2N的吸收边界为580nm。
- 石国英朱晓旭
- 关键词:氨解红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