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运动

作品数:21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工程皮肤
  • 9篇组织工程皮肤
  • 7篇细胞
  • 6篇纤维细胞
  • 5篇细胞生长因子
  • 5篇表皮
  • 4篇肉毒碱
  • 4篇软脂酸
  • 4篇霍乱毒素
  • 4篇表皮细胞
  • 4篇表皮细胞生长...
  • 3篇毒性
  • 3篇体外
  • 2篇毒性作用
  • 2篇性细胞
  • 2篇生物支架
  • 2篇受精
  • 2篇体外毒性
  • 2篇培养基
  • 2篇培养液

机构

  • 17篇中国检验检疫...
  • 3篇北京工商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21篇邹运动
  • 17篇董益阳
  • 15篇王军兵
  • 13篇郑洪艳
  • 13篇程艳
  • 12篇杨晓冉
  • 9篇李铭
  • 7篇任冬梅
  • 4篇白桦
  • 3篇董银卯
  • 3篇金岩
  • 2篇胡刚
  • 2篇徐军军
  • 2篇王昌涛
  • 2篇何聪芬
  • 2篇李裕强
  • 1篇曹玉萍
  • 1篇杨合生
  • 1篇马兆峰
  • 1篇余春艳

传媒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毒理学杂志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日用化学工业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香料香精化妆...

年份

  • 2篇2012
  • 3篇2011
  • 10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周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及成脂诱导分化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目前对于是否存在外周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备受争议。实验拟进一步探讨在皮肤损伤与非损伤条件下,外周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成骨、成脂多向分化特性。方法:实验于1996-08/1997-11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组织工程研发中心完成。①动物:清洁级SD大鼠2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创面组,12只/组,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②实验方法:创面组大鼠麻醉后,背部切去3cm×3cm全层皮肤,建立创伤模型。术后5d,两组大鼠腹主动脉抽血,8mL/只,加入含体积分数为0.1胎牛血清的α-MEM培养基,密度梯度法分离培养外周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取大鼠双侧股骨、胫骨,全骨髓法分离培养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对照。③实验评估:培养至第12天,计数原代培养每1×10^5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所形成的间充质干细胞克隆数。取第3代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行CD45、CD34、Ⅰ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细胞表型;按1×10^4密度接种于12孔板,细胞贴壁后分别换用成骨、成脂诱导液培养,以茜素红、油红染色检测其分化特性。结果:①细胞形态观察:原代培养的外周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呈成纤维样。②克隆形成:外周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形成的克隆数仅为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1/6-1/8,创面组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形成的克隆数是正常组3-4倍。③细胞表型鉴定:外周血来源间充干细胞CD45、CD34呈阴性,Ⅰ型胶原呈阳性。④成骨及成脂诱导: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后21d出现钙沉积,茜素红染色呈阳性;成脂诱导后14d有少量脂滴出现,油红染色为阳性。结论:①皮肤损伤状态下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克隆数量是正常条件的3-4倍,但仍远低于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克隆能力。②体外分离培养的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具备成骨、成脂分化特性。
徐军军胡刚邹运动刘鹏李裕强金岩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外周血创伤
一种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的方法
一种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的方法,在所述构建方法中,采用成纤维细胞的自分泌细胞外基质作为组织工程皮肤的生物支架。本发明利用培养的成纤维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外基质作为生物支架,人源表皮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培养得到的组织工程皮肤更接近天...
邹运动董益阳程艳王军兵郑洪艳杨晓冉
文献传递
In silico技术对化妆品成分的经皮暴露评估
2009年
程艳董益阳王军兵董银卯王昌涛郑洪艳任冬梅杨晓冉李铭邹运动
关键词:毒理学化妆品
组织工程皮肤构建方法及用其制备的组织工程皮肤
一种组织工程皮肤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组织工程皮肤培养液(2)制备人体成纤维细胞饲养层(3)制备凝胶生物材料:(4)构建和培养组织工程皮肤。本发明组织工程皮肤构建方法,系采用添加经过抑制增殖处理的成纤维细胞来...
邹运动董益阳王军兵郑洪艳程艳李铭杨晓冉
文献传递
含有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脂肪层结构组织工程皮肤的构建
组织工程的定义:应用生命科学与工程学的原理与技术,在正确认识哺乳动物的正常及病理两种状态下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基础上,研究、开发用于修复、维护、促进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损伤后的功能和形态的生物替代物的一门学科。 ...
邹运动
关键词:表皮层真皮层皮下脂肪层皮肤创伤结构与功能关系
文献传递
用于组织工程皮肤运输的培养基及其配制方法
一种用于组织工程皮肤运输的培养基,其在基础培养液中添加氢化可的松、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异丙基肾上腺素、胰岛素、转铁蛋白、三碘甲状腺氨酸、腺嘌呤、维生素C、霍乱毒素、L-丝氨酸、L-肉毒碱、软脂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牛脑垂...
邹运动董益阳程艳王军兵
文献传递
促进组织工程皮肤脂质结构形成的培养液及其配制方法
一种促进组织工程皮肤脂质结构形成的培养液,其在基础培养液中添加氢化可的松、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异丙基肾上腺素、胰岛素、转铁蛋白、三碘甲状腺氨酸、腺嘌呤、维生素C、维甲酸、霍乱毒素、L-丝氨酸、L-肉毒碱、软脂酸、亚油酸、花...
邹运动董益阳程艳王军兵
文献传递
一种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的方法
一种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的方法,在所述构建方法中,采用成纤维细胞的自分泌细胞外基质作为组织工程皮肤的生物支架。本发明利用培养的成纤维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外基质作为生物支架,人源表皮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培养得到的组织工程皮肤更接近天...
邹运动董益阳程艳王军兵郑洪艳杨晓冉
文献传递
基于组织工程皮肤的化学品光毒性检测被引量:3
2009年
组织工程皮肤是指应用生命科学与工程学的原理与技术,研究并开发出的用于修复、维护、促进人体皮肤损伤后功能和形态的皮肤替代物。它有2个主要的应用方向:体内主要运用于各种皮肤创伤的治疗,体外主要作为皮肤模型检测化学品的安全性。化学品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光毒性的检测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鉴于对动物福利和动物保护的日趋重视,近些年出现了多种体外替代检测方法。文章重点综述了基于组织工程皮肤的化学品光毒性替代检测情况,具体涉及组织工程皮肤的介绍、光毒性概念和发生机制、光毒性替代检测、参考化合物选择和结果的判定等方面内容。随着组织工程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基于组织工程皮肤的化学品安全性检测的敏感度、特异性和精确度会进一步提高。
邹运动曹玉萍郑洪艳杨晓冉李铭任冬梅董益阳
关键词:组织工程皮肤化学品安全光毒性
QSAR技术对化妆品中防晒剂成分经皮暴露评估被引量:4
2009年
将国外先进的计算机模拟预测技术应用于化妆品安全性评价中,进行防晒剂成分的经皮暴露评估。采用国外先进的QSAR(Quantitative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测试模块,对防晒剂成分的经皮吸收特性进行了计算和评价。同时对防晒剂成分的皮肤接触过敏性、人体感觉刺激性以及眼刺激性分别进行了预测和评价。结果表明,防晒剂成分的经皮吸收性质差异较大,经皮吸收剂量DAD值在0.0407~12672mg/kg/day之间。其中苯基苯并咪唑磺酸和二苯酮-5的经皮吸收量较小,分别为0.0769和0.0407mg/kg/day,奥克立林、甲氧基肉桂酸辛酯和水杨酸乙基己酯的经皮吸收量很大,分别为12672、1843和2136.1mg/kg/day。另外防晒剂成分表现出不同的皮肤接触过敏性、人体感觉刺激性以及眼刺激性可能性,尤其是二苯酮-3和苯基苯并咪唑磺酸作为防晒剂成分,其过敏性和刺激性可能性较高,而4-二甲氨基苯甲酸2-乙基己酯可能性较低。可得结论:化妆品中物质的辛醇/水分配系数(Kow)和化学物分子质量(MW)不同将导致物质经皮吸收系数(Kp)不同,从而对物质经皮吸收特性产生影响,进而对化妆品产品的安全性和功效性产生影响。同时防晒剂成分应用于化妆品产品中时,对人体可能有一定的皮肤接触过敏性、人体感觉刺激性以及眼刺激性作用,提示其有一定的人体暴露风险,需要引起注意。先进的QSAR技术应用于化妆品安全性和功效性评价中,将推动毒理学领域替代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程艳董益阳白桦王军兵李铭邹运动杨晓冉任冬梅郑洪艳
关键词:QSAR防晒剂经皮吸收安全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