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
- 作品数:12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大连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丹参水溶性化合物抗Cr(Ⅵ)诱导蚕豆根尖细胞遗传毒性的研究
- 2010年
- 目的研究丹参水溶性化合物——丹酚酸A、丹酚酸B及原儿茶醛对Cr(Ⅵ)诱导的蚕豆根尖细胞遗传毒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蚕豆根尖微核试验与染色体畸变试验,观察5~1000μg/ml浓度范围的丹酚酸A、丹酚酸B、原儿茶醛单独及与100μg/mlCr(Ⅵ)联合染毒对蚕豆根尖细胞MNR、MI、CAR的影响。对照组采用蒸馏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50、100μg/ml丹酚酸A单独染毒组,50μg/ml丹酚酸B单独染毒组,100、500μg/ml原儿茶醛单独染毒组蚕豆根尖细胞MI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剂量丹酚酸A、丹酚酸B、原儿茶醛单独染毒组蚕豆根尖细胞MNR、CAR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5μg/ml丹酚酸A+100μg/mlCr(Ⅵ)染毒组、5μg/ml丹酚酸B+100μg/mlCr(Ⅵ)染毒组、5、10μg/ml原儿茶醛+100μg/mlCr(Ⅵ)染毒组蚕豆根尖细胞MNR以及1000μg/ml原儿茶醛+100μg/mlCr(Ⅵ)染毒组蚕豆根尖细胞MI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剂量丹酚酸A、丹酚酸B、原儿茶醛与100μg/mlCr(Ⅵ)联合染毒组蚕豆根尖细胞CAR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r(Ⅵ)染毒组比较,各剂量(5~1000μg/ml)丹酚酸A、丹酚酸B、原儿茶醛与Cr(Ⅵ)联合染毒组蚕豆根尖细胞MNR、CAR较低,10、100、500、1000μg/ml丹酚酸A+100μg/mlCr(Ⅵ)染毒组,5、50μg/ml丹酚酸B+100μg/mlCr(Ⅵ)染毒组和1000μg/ml原儿茶醛+100μg/mlCr(Ⅵ)染毒组蚕豆根尖细胞MI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丹酚酸A、丹酚酸B、原儿茶醛能够抑制Cr(Ⅵ)诱导的蚕豆根尖细遗传毒性,修复细胞损伤并调节细胞分裂生长。
- 王婧朱靖博
- 关键词:诱变力试验铬丹酚酸A丹酚酸B原儿茶醛
- 番茄红素生产菌的筛选及初步鉴定被引量:1
- 2009年
- 为实现番茄红素的发酵生产,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出一株产番茄红素的微生物,初步鉴定为红酵母。该菌株在葡萄糖40 g/L、酵母粉40 g/L、自然pH的液体培养基中,28℃摇瓶发酵96~120 h,生物量为26 g/L发酵液,番茄红素产量为2.8 mg/L发酵液。
- 陈莉王婧陈鹏张春枝
- 关键词:番茄红素红酵母
- 超声法提取三孢布拉氏霉中的β-胡萝卜素被引量:1
- 2009年
- 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超声法提取三孢布拉霉中β-胡萝卜素的工艺条件。最佳工艺条件为:15倍量的乙酸乙酯,35℃,100 W超声提取40 min;二级提取。加入抗氧化剂可使β-胡萝卜素提取率提高5.7%,达到89.2%。
- 陈鹏王婧陈聪张春枝
- 关键词:Β-胡萝卜素三孢布拉霉超声抗氧化剂
- 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
- 随着石油的广泛应用,石油污染已经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目前为止,已经发生多起泄漏量巨大的溢油事故,给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常用的治理石油污染的方法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其中,生物修复由于具有费用低、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等特...
- 王婧
- 文献传递
- 丹参活性化合物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研究
- 丹酚酸A、丹酚酸B及原儿茶醛为丹参活性化合物,可通过自身的强抗氧化活性对机体产生保护作用。本文研究了丹酚酸A、丹酚酸B及原儿茶醛对蚕豆根尖细胞遗传毒性的影响,探究其抗突变活性,为丹参活性化合物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本...
- 王婧
- 关键词:丹酚酸A丹酚酸B原儿茶醛遗传毒性抗突变
- 文献传递
- 红酵母生产番茄红素发酵条件的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研究了碳源、氮源、MgSO4、发酵时间、阻断剂、过氧化氢对菌体产番茄红素的影响,并进行了葡萄糖、酵母提取物、MgSO4、发酵时间4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得到红酵母产番茄红素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葡萄糖50g/L,酵母提取物40g/L,MgSO40.03g/L,发酵时间108h,发酵60h时添加阻断剂,添加量10mL/L,发酵48h时添加过氧化氢,添加量1mL/L。此条件下,番茄红素最高产量为6.8mg/L。
- 王婧余慧琳陈鹏张春枝
- 关键词:红酵母番茄红素发酵条件
- 丹酚酸B对环磷酰胺所致蚕豆根尖细胞遗传毒性的拮抗作用
- 2010年
- 目的探究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B)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所致蚕豆根尖细胞遗传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应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和染色体畸变试验,计算CP(100μg/ml)组、蒸馏水组,SalB处理组(0.1~50μg/ml)及不同处理方法(方法一:同时加入SalB和CP;方法二:先加SalB,后加CP;方法三:先加CP,后加SalB)的微核率(MNR)、有丝分裂指数(MI)和染色体畸变率(CAR)。结果(1)SalB对蚕豆根尖细胞无致突变作用;(2)3种处理方法都能够抑制CP的诱变作用,其中浓度均为50μg/ml时抗突变作用最好;(3)在相同浓度下,3种处理方法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方法三的MNR、MI和CAR均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SalB对蚕豆根尖细胞无致突变作用,并能促进细胞分裂生长;SalB能显著降低由CP诱导的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50μg/ml的SalB抗突变活性最强。
- 朱靖博王婧朱雯迟晓君
- 关键词:丹酚酸B环磷酰胺抗突变
- 番茄红素生产菌的筛选与发酵
- 番茄红素具有抗氧化等多种生理功能,为实现其发酵生产,本文首先从富油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产番茄红素的微生物,初步鉴定为红酵母。为提高红酵母生产番茄红素的产量,对筛选到的红酵母进行了发酵优化,选取碳源、氮源、MgSO添加量、...
- 王婧
- 关键词:发酵条件红酵母番茄红素
- 文献传递
- 基因工程菊粉酶水解菊芋制备果糖
- 张苓花王运吉何连芳王婧
- HFS果糖生产工艺以多聚果糖为底物,采用外切菊粉酶一步水解法制备果糖,工艺简单,成本低,果糖含量高。该项目研究了菊粉生产果糖的核心技术菊粉酶,分离筛选菊粉酶源菌株,克隆菊粉酶目的基因并转化酵母,获得菊粉酶基因工程酵母菌;...
- 关键词:
- 关键词:基因工程菊粉酶果糖
- 一株咖啡因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条件优化被引量:2
- 2018年
- 从江苏省镇江市五女峰茶园的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咖啡因高效降解菌,能以咖啡因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生长,经表型特征和16SrRNA序列分析鉴定其为Burkholderia属,命名为Burkholderiasp.CF1。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菌株CF1咖啡因降解最优条件为培养温度30℃,pH 5.0,接种量5%及转速180r/min。在此条件下,利用菌株CF1降解茶渣中的咖啡因,反应时间7d、含水量75%时,降解率最高可达到98.1%。
- 王婧李沅刘冉高子晴
- 关键词:咖啡因生物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