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钰

作品数:99 被引量:630H指数:14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4篇农业科学
  • 19篇生物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3篇甘薯
  • 16篇水稻
  • 14篇基因
  • 9篇甜叶菊
  • 8篇栽培
  • 8篇发根
  • 7篇诱变
  • 7篇草莓
  • 6篇育种
  • 6篇脱毒
  • 6篇农杆菌
  • 6篇线虫
  • 5篇性状
  • 5篇选育
  • 5篇正交
  • 5篇茎线虫
  • 5篇抗病
  • 5篇快繁
  • 5篇发根农杆菌
  • 5篇甘薯茎线虫

机构

  • 65篇安徽大学
  • 35篇安徽省农业科...
  • 13篇安徽农业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合...
  • 8篇中国科学院
  • 6篇江苏省农业科...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云南省农业科...
  • 2篇中国科学院等...
  • 1篇合肥学院
  • 1篇安徽科技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徐州甘薯研究...
  • 1篇安徽省生态工...
  • 1篇江苏徐州甘薯...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作者

  • 98篇王钰
  • 22篇吴跃进
  • 17篇阮龙
  • 11篇陈达伟
  • 9篇刘斌美
  • 9篇汪秀峰
  • 9篇马卉
  • 8篇闵笛
  • 8篇汤其坤
  • 8篇蒋琳
  • 7篇杨剑波
  • 7篇吴飞
  • 7篇刘小平
  • 6篇郑乐娅
  • 6篇赵密珍
  • 6篇张瑛
  • 6篇吴敬德
  • 6篇倪金龙
  • 6篇叶亚峰
  • 5篇聂凡

传媒

  • 20篇安徽农业科学
  • 12篇生物学杂志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激光生物学报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农业科技管理
  • 2篇作物杂志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安徽农业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土壤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9篇2019
  • 6篇2018
  • 9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9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4篇2002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离子束辐照甜叶菊种子的当代生物学效应被引量:4
2010年
本文用20keVN+离子束处理甜叶菊种子,注量分别为100×2500、400×2500和1000×2500N+/cm2,研究不同注量下甜叶菊种子发芽势以及发芽率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各处理组间差异。经统计分析,不同注量的甜叶菊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在α=0.05水平上差异显著。结果表明,随注量增大,发芽势和发芽率均呈先升后降趋势;注量为400×2500N+/cm2时,发芽势和发芽率达最高。
苏婷婷杨婷婷纪国宏项兴佳陈学涛王钰吴跃进
关键词:甜叶菊发芽势发芽率
驱蚊草组织培养及其愈伤组织诱导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运用正交设计方法,利用植物组织、细胞培养技术,成功地建立了驱蚊草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体系。研究出: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0.2mg/L+NAA0.3mg/L,增殖倍数为6.73;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4mg/L,平均每株生根数为11.2条,生根率为90.0%。通过对其离体茎段的培养研究实验,得出驱蚊香草的最适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4-D0.5mg/L+6-BA2.0mg/L+NAA0.3mg/L,发愈率为93.3%,愈伤组织多为淡黄色,质地疏松。
吴林吴飞余家平蒋琳张晨晨王钰
关键词:正交设计驱蚊草愈伤组织培养基
氮离子束诱变蟹味菇菌株的营养价值及油菜秸秆栽培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采用氮离子束诱变蟹味菇菌株,通过测定出菇产量、生物学效率、麦角甾醇含量、糖与蛋白质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筛选出优质突变菌株X-004。X-004菌株的产量、麦角甾醇、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在各诱变菌株中均为最高,产量达139.22g,麦角甾醇在菌盖中含量为4.228mg/g,菌柄中为1.690mg/g,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分别达到35.41%和23.29%。该菌株的最适油菜秸秆栽培配方为:油菜秸秆35%,棉籽壳35%,麸皮13%,蔗糖1%,过磷酸钙1%,玉米粉5%,米糠10%。
董先茹叶翔梁昌柱李畅闵笛王钰
关键词:蟹味菇营养价值油菜秸秆
中国主栽香菇品种SSR指纹图谱的构建被引量:30
2012年
以商业栽培的25个香菇(Lentinula edodes)品种为材料,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区别性分析。本研究使用14对引物,引物的多态性为100%,每对引物产生的等位基因数为2~9个,平均5.0个,基因型数为2~12个,平均6.3个。预期杂合度为0.1151~0.8131,平均预期杂合度为0.6126;PIC值为0.1064~0.7736,平均PIC值为0.5541。25个品种中,除申香10号和申香12号不能区分外,对其他23个品种清晰鉴别,为构建香菇栽培品种的SSR分子指纹图谱提供了依据和方法。本方法获得的数据可以成为重复性良好、实验室间可比对的香菇栽培品种标准指纹图谱,在品种特异性鉴定中不再需要已有所有品种做参照,较RAPD、ISSR、SRAP等鉴定方法工作量大大减少。
叶翔黄晨阳陈强王钰张金霞
关键词:等位基因基因型杂合度
高产酒精酵母菌株及甘薯品种筛选被引量:2
2011年
以酒曲中筛选到的酵母菌A4为出发菌株,用紫外线对其原生质体进行物理诱变,经过三级筛选得到突变高产菌株A4-20。以麦芽汁为基质发酵72h后,酒精度为4.93%,较出发菌株提高了28.7%。经过连续转接10代,A4-20的发酵性能表现稳定。用其对6种高淀粉品种甘薯淀粉进行发酵实验,得出3个品种的酒精产量均达14%以上,其中徐薯22酒精产量达到最高14.87%,出酒率为38.1%,经比较,徐薯22、皖薯3号和199031-1更适合应用于酒精产业。
聂世现王钰黄文静季必霞叶亚峰刘小平
关键词:原生质体紫外线诱变甘薯酒精
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被引量:6
2002年
王钰
关键词:抗病品种药剂处理甘薯茎线虫病
新糖源植物甜叶菊自育品种选育推广应用
王钰尤谨慎开桂青王原中苏婷婷李新耀陈达伟康炳龙闵笛汤其坤
项目属农业科学技术领域,涉及新糖源植物生产能力提高。“第三糖源”甜叶菊是糖药兼用作物,其应用前景广、需求旺盛。中国是世界最大甜叶菊种植国,甜菊糖生产和出口国。安徽在中国甜叶菊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仅明光市甜叶菊种植面积占全...
关键词:
关键词:甜叶菊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宁玉’草莓花芽分化及其生化物质的变化被引量:30
2014年
【目的】探明自然条件下草莓花芽分化时期及分化过程中成花物质的动态变化。【方法】运用植物解剖学方法观察了草莓新品种‘宁玉’花芽分化过程,并测定了花芽分化过程中叶片中的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总氮及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在自然条件下,花芽分化历时约35 d,可分为未分化期、分化初始期、花序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萼片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7个时期;在花芽未分化时,叶片中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总氮含量均较高,进入花芽分化期后,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先降低后持续增加,可溶性蛋白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在整个过程中C/N值总体呈现增大趋势;在花芽分化过程中,植物内源激素ZR含量较高,最高可达907μg·g-1,GA3和ABA含量较低,ZR/GA3比值一直较稳定并处于较高,ZR/IAA比值随花芽分化不断增加,而ABA/GA3、ABA/IAA、ABA/ZR比值变化相对平稳。【结论】C/N值的增大有利于花芽分化的进行;高水平的ZR和低水平的GA3、ABA可能促进花芽分化,在激素平衡中,ZR/GA3和ZR/IAA比值的变化起主要影响作用,高比值的ZR/GA3和ZR/IAA可能有利于草莓的花芽分化。
庞夫花赵密珍王钰于红梅夏瑾
关键词:花芽分化成花
低能N^+离子束辐照甜叶菊种子的当代效应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用不同剂量低能N+离子注入甜叶菊种子后,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率、幼苗和移栽植株性状及糖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的氮离子束能促进甜叶菊发芽,高剂量则抑制其发芽;随着辐照剂量的增高,移栽植株株高、糖苷含量等主要指标出现了先下降后升高的"马鞍型"曲线;经辐照后出现了植株高、叶片多、叶面积大、糖苷含量高的有益变异,为进一步品种选育和诱变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闵笛陈达伟苏婷婷汤其坤王钰
关键词:甜叶菊辐照
红曲霉LovD基因的克隆及转基因高产洛伐他汀菌株筛选被引量:5
2019年
通过紫外诱变筛选出的高产洛伐他汀红曲霉菌株M120-1为出发菌株,提取红曲霉菌株总RNA,通过RT-PCR技术克隆LovD基因,构建表达载体,对红曲霉进行遗传转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筛选高产洛伐他汀转化菌株。结果表明:提取红曲霉总RNA并建立表达载体,随机挑选出12个转化子,经PCR鉴定,有10株成功得到转化。对其进行培养并通过HPLC法测定洛伐他汀产量,其中一株转化菌株的洛伐他汀产量为0.55mg/mL,比出发菌株产量高63%。对该菌株进行传代培养,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沈小瑞王钰陈达伟
关键词:红曲霉洛伐他汀根癌农杆菌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