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作颖
- 作品数:30 被引量:85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天文地球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一种煤层气井排水口厌氧取样快速接头
- 一种煤层气井排水口厌氧取样快速接头,属于煤生物成气技术领域,可解决煤层井排水口与厌氧取样装置连接困难,取样过程难以保证水样的厌氧环境的问题,包括套管和套筒,套管的内壁设有密封环,外壁对称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套管...
- 韩作颖刘健郭鑫陈林勇赵娜任恒星
- 一种防喷溅回流盖
- 本实用新型涉及容器盖体,具体为一种防喷溅回流盖。解决敞口容器加热中,液体从瓶口喷溅的技术问题。一种防溅回流瓶盖,包括衔接盖底,衔接盖底周壁设有冷凝腔,冷凝腔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在衔接盖底内壁设有回流漏斗,在衔接盖底上部...
- 赵娜关嘉栋郭鑫任恒星元雪芳宋燕莉谭凯丽刘健陈林勇韩作颖
- NaOH预处理对无烟煤生物甲烷转化的影响被引量:5
- 2019年
- 选用浓度为0.01、0.1、0.3 mol/L的NaOH溶液对无烟煤进行预处理,通过检测不同浓度NaOH预处理所得残煤、滤液及其混合物的生物甲烷产量,研究NaOH预处理对无烟煤生物甲烷转化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浓度NaOH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固体煤的产气量;不同浓度处理后的滤液也有生物甲烷的产生,说明NaOH作用于煤结构,使小分子有机物溶出;煤与滤液产气之和显著大于混合条件下产气量,在工程实际运用中,可考虑先抽出煤层预处理后产生的液体,然后注入微生物以提高产气量。
- 李兴凤郭红光郭红光韩作颖韩作颖
- 关键词:无烟煤
- 利用微生物将褐煤转化为甲烷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煤转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微生物将褐煤转化为甲烷的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利用微生物转化甲烷技术产气效率的不高的技术问题,提供利用外源微生物驯化后将煤转化为甲烷的方法。主要技术方案是采用污水...
- 王保玉邰超李生奇胡包生刘建民袁宗本韩作颖岳利娇武俐胡斌关嘉栋陈林勇赵晗陶昆鹏
- 一种煤层厌氧产甲烷菌群的菌种保藏方法
- 本发明属微生物工程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菌种保藏方法无法满足煤层气生成的产甲烷菌群的菌种短期和长期保藏,且保持菌种高产甲烷气的活性,提供一种煤层厌氧产甲烷菌群的菌种保藏方法。步骤为:筛选待保藏菌种,加入到5ml的厌氧管中,...
- 韩作颖陈彦梅魏国琴赵晗杨秀清
- 厌氧发酵自动压力放气装置
- 本实用新型属于厌氧发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厌氧发酵自动压力放气装置,包括设置在厌氧发酵罐上的排气管以及设置在所述排气管上的倒锥形圆柱体,所述倒锥形圆柱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倒锥形圆柱体的底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排气管连通的短管,所...
- 苗彪刘健元雪芳吴鹏赵娜张巍郭鑫宋燕莉韩作颖魏国琴
- 煤层厌氧微生物培育与测定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培养测定装置,具体为一种煤层厌氧微生物培育与测定装置。解决针对煤层中绝对厌氧微生物培育与生长情况测定,而提供了一种煤层厌氧微生物培育与测定装置。结构包括罐体,在罐体上方设有进料装置,下方设有出料仓,所...
- 王保玉肖栋李生奇赵晗胡包生韩作颖
- 利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分析煤层水中细菌多样性被引量:8
- 2015年
- 煤层气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有生物成因和热成因两种类型。生物成因煤层气是在煤层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的。本研究通过向煤层气井中注入培养基,采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对煤层水中细菌菌群的组成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培养基注入前后,煤层水中微生物均具有较丰富的多样性,注入前丛毛单胞菌科、甲基球菌科、假单胞菌科、鞘氨醇单胞菌科和嗜甲基菌科的微生物为优势菌种。注入3个月后,优势菌种主要为链球菌科、丛毛单胞菌科、嗜甲基菌科和红环菌科。注入6个月后,红环菌科和甲基球菌科的丰度最高。主成分分析显示,红环菌科、甲基球菌科、弯曲杆菌科、鞘氨醇单胞菌科、假单胞菌科、丛毛单胞菌科、嗜甲基菌科和链球菌科8个科的微生物对生物成气过程有重要影响。细菌菌群的ɑ多样性从chao1、ACE、Shannon、npS hannon和Simpson指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培养基的注入能显著增加物种的多样性。本研究结果为解析煤层生物成气过程中微生物的动态变化提供了依据。
- 刘建民胡斌王保玉韩作颖
- 关键词:宏基因组学甲烷细菌多样性
- 产甲烷菌的分类及研究进展被引量:33
- 2014年
- 甲烷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也是新的清洁能源。甲烷是产甲烷菌代谢的最终产物。产甲烷菌基因组学的研究使人们对其基因信息、结构和代谢有了更深的认识。产甲烷菌的代谢底物类型有很多种,嗜冷产甲烷菌是甲基营养型,H2/CO2和(或)甲基类化合物是其主要的代谢底物类型。嗜温产甲烷菌代谢底物类型最多,H2/CO2、甲基类化合物和乙酸盐均有可能作为底物利用。H2/CO2和甲基类化合物是嗜热产甲烷菌的主要前体物质。
- 王保玉刘建民韩作颖刘健胡斌
- 关键词:甲烷产甲烷菌基因组学
- 煤中孔隙发育特征及变化规律综述
- 甲烷主要赋存于煤基质孔隙中,孔隙大小对气体的吸附解吸有重要影响。研究煤的孔隙发育特征与吸附性能的关系对理解煤层气储层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总结煤阶及构造应力对煤样孔隙发育特征(孔容、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的影响,建立了煤的...
- 魏国琴宋党育李云波韩作颖唐军婷张新宾
- 关键词:孔容比表面积构造应力